
隨著越來越多新世代電車導入,電動車早已不是什麼新鮮玩意了,但轉至電能時代,各品牌電動車總會有台讓大家熟悉的「先驅」,而最早在2018年巴黎車展登場的e-tron車系,應該就是我們認識Audi電動車的開端。海外發表後國內是在2020年底正式上市販售,當時共推出標準SUV版本的e-tron與斜背的e-tron Sportback兩種車型,動力則提供50 quattro以及55 quattro,後續台灣奧迪又在去年追加性能更強的e-tron S,目前e-tron車系無論車型選擇抑或是動力皆屬完整。
但為了近一步提升車系戰力,今年初台灣奧迪針對e-tron與e-tron Sportback的55 S line運動版,推出了加量不加價的「S line Black Edition」車型,如此一來2023年式e-tron車系在既有產品編成下,分別都多出了55 quattro S line Black Edition可供選擇;透過一系列的黑橘色系搭配,S line Black Edition升級項目涵蓋了外觀與內裝,多達十餘項的配備總值達到44萬元,但兩者售價卻維持與55 S line運動版相同的344萬元與357萬元,精打細算的買家肯定要選擇S line Black Edition版本。

建立在55 S line運動版車型基礎上,升級配備在外觀部分包含了黑色外觀套件Plus(黑色水箱護罩、黑色保桿飾條、黑色窗框、黑色側裙飾條、黑化Audi廠徽)、黑色後視鏡蓋、深色後窗與後擋風玻璃、Audi Sport黑色21吋鋁圈、橘色煞車卡鉗,內裝則增加專屬黑色內裝搭配橘色縫線、橘色座椅安全帶、內裝真皮套件、舒適型前座中央扶手、專屬碳纖維飾板、運動化座椅搭配橘色縫線、中控台高亮澤黑色觸控按鍵與鋁質按鍵。
值得一提的是,S line Black Edition車型僅能搭配克洛諾斯灰(本次試駕車色)、冰川白與神秘黑三種車色,另外就是試駕車看到的虛擬後視鏡是作為選配提供,並沒有列在標配項目中。

相比市場上的競爭對手,e-tron推出的早,以電動車快速推陳出新的速度而言,確實在某些地方已有進步空間,事實上Audi原廠也於去年底推出e-tron車系的小改款,且為了方便日後區分各車系定位已更名為Q8 e-tron,小改款後部分車型電池容量加大至104kWh,當然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續航力提升,原廠公布數據Sportback車型中Q8 55 e-tron動力最大續航力已來到600公里(WLTP規範),確實彌補了以現今標準來看稍嫌不足的續航力表現。不過小改款車型尚未導入國內,加上漲聲響起的車市氛圍,屆時Q8 e-tron售價能否維持還是未知數,如果你比較在意的是價格與配備,選擇S line Black Edition仍然算得上是一筆划算的交易。


與本來的S line運動版相同,外觀都標配了S line套件,因此造型上並沒有差異,但S line Black Edition加入了其他車型需額外選配的黑色外觀套件Plus,套件內容包含水箱護罩、四環廠徽與部分飾條都改為黑色烤漆呈現,讓科技感濃厚的e-tron多了分肅殺之氣。

這組Matrix矩陣式LED頭燈組為全車系標配,基本已具備光型變化、遠近光自動切換等科技功能,但若還不滿足於此,另外還有一組更高階的數位矩陣式LED頭燈,照明效果更出色外還具備投影能力的燈光展演功能,徹底發揮「燈廠」應有的燈具實力。


就外觀所有升級項目,我最喜歡的就是這組Audi Sport鋁圈,尺碼雖然維持21吋(265/45 R21),但多幅式造型加上黑色烤漆,輪框側邊還有低調的Audi Sport Logo,搭配在e-tron身上恰到好處,當然同樣是升級項目的橘色煞車卡鉗更有畫龍點睛之效,兩者搭配起來非常賞心悅目。
- 虛擬後視鏡-1
- 虛擬後視鏡-2
- 虛擬後視鏡-3


黑色窗框則是包含在黑色外觀套件Plus的升級配件,另外可以見到後窗與後擋風玻璃也都改為深色處理。


全LED尾燈組採用時下流行的橫貫式設計,並具備序列式的動態指示方向燈,當然後方廠徽與車型銘牌也都換上黑色式樣。

e-tron Sportback的內裝給人一貫Audi車款散發出的冷冽科技風格,其中三具解析度非常出色的螢幕占了不小功勞,若是如試駕車又選配數位虛擬後視鏡,兩側就會再增加顯示幕;至於S line Black Edition內裝部分當然也增加了不少助於提升質感的配備,整體而言有符合這價位應有的表現,以下就來為各位一一介紹這些升級項目吧。


原先S line運動版的木紋飾板在S line Black Edition身上就改為專屬碳纖維飾板,不過這似乎與印象中的碳纖維飾板不太一樣,實際觸摸有點類似編織紋路,還蠻特殊的。


中控台高亮澤黑色觸控按鍵與鋁質按鍵也是升級項目之一,雖然黑色觸控按鍵容易沾附指紋但搭配下方鋁質按鍵質感確實更加出色。


呼應外觀,S line Black Edition內在換上橘色座椅安全帶,黑色內裝與橘色縫線相互搭配,整體視覺表現相當一致,也跳脫以往單調的黑色系內裝顯得更為活潑。



升級的運動化座椅上面同樣有橘色縫線點綴,並以兩種不同材質搭配S line字樣,而這組座椅兩側更強調包覆性,大腿支撐也有手動調整延伸,當然雙前座座椅都具備電動調整與記憶功能。後座由於e-tron Sportback軸距達到2928mm,以身高177公分的有為學長做示範,膝部空間仍相當寬裕,至於頭部空間因為Sportback車型流線的車頂線條稍微受到壓縮,不過實際感受並不會覺得壓迫,加上S line Black Edition有配備全景天窗,打開遮陽簾即可帶來明亮通透的視野。


B柱及中間均有後座冷氣出風口,雙區恆溫設定也能調整溫度風量,下方則有一組12V電源及兩個USB-C充電插孔。


為了增強車輛的獨特性,四個車門打開都有專屬車名字樣的照地燈,車內環艙氣氛燈若調整至橘色符合車型主要視覺,營造出的質感相當到位。
- 方向盤-1
- 方向盤-2
- 方向盤-3
- 方向盤-4


方向盤後方有可調整動能回收段數的撥片,左下方則有集團慣用的輔助駕駛控制系統撥桿,基本上SET按下之後即可啟動輔助駕駛功能,內側有車距控制按鍵,調整速度則是以整隻撥桿上下控制,比起大多數車廠都將這些控制功能設計在方向盤上,撥桿或許沒這麼直覺但習慣後倒也沒太大問題。



有關輔助駕駛的「公路行車輔助套件」與「都會行車輔助套件」為e-tron Sportback全車系標配,前者包含了ACC主動式定速巡航控制系統、塞車輔助系統、前方預警式安全防護系統、主動式車道維持及偏離警示、撞擊閃避、左轉預警輔助系統等;後者則有車道變換輔助(盲點警示)、離車安全警示、後方橫向車流輔助、後方預警式安全防護系統等,若是選配虛擬後視鏡,盲點燈號就會如圖中螢幕方式呈現,另外打方向燈也會有綠色的提示燈號。而這套達Level 2等級的輔助駕駛系統運作已相當成熟,無論是加減速還是車道維持的作動都屬細膩。
- 鞍座-1
- 鞍座-2
- USB-C插座

左側冷氣出風口下方另有一處深度超過iPhone 13 mini長度的空間,剛好可以拿來放置一些零錢票卡等小物。
- 後廂-1
- 後廂-2
- 後廂-3
- 前置物空間
- 經典
- 運動
- e-tron
- 導航
- 里程
- 消耗量
- 短期記憶
- 長期記憶
- 輔助系統
- 媒體

Audi座艙內的三螢幕架構,除了12.3吋數位儀表與10.1吋MMI車載主機,就是下方這組主要負責顯示空調系統的螢幕,螢幕上方也有控制包含陡坡緩降按鍵、快捷鍵設定、充電相關資訊、關閉螢幕的設定,雖然是副螢幕但畫質表現依舊細緻。

已經相當熟成的MMI車載系統,主畫面大項目有廣播、媒體、電話、導航、車輛、我的最愛、設定等基本控制功能。
- Apple CarPlay-1
- Apple CarPlay-2
- 導航-1
- 導航-2
- 導航-3
- 充電-1
- 充電-2
- 充電-3
- 環景-1
- 環景-2
- 環景-3

Audi可程式車身動態系統具備多種行車模式切換,對應各種模式,所配備的跑車化氣壓懸吊系統也會隨之進行高低調整,使車輛能有符合當下路況的懸吊與操控反應。

文章開頭提過,S line Black Edition是基於55 quattro的動力規格,使用前後軸各一具電動馬達來帶動車輛,在雙馬達驅使下最大馬力達408ps、扭力67.7kgm,用來推動一部長寬高達4901mm、1935mm、1673mm,車重2599公斤的大傢伙綽綽有餘,以一般道路較常用的節能、舒適、動力三種行車模式來說,無論切至何者全電門的加速體感都相當具有衝勁,就算是節能模式只要將排檔切入S檔,隨之而來的動力也能輕易完成超車等動作,百公里加速官方公布只需5.7秒即可完成;當然有這樣即時的加速反應,quattro智慧型恆時四驅系統功不可沒,車輛靜止瞬間起步就能感受到四個輪胎牢牢抓住地面,無聲的加速衝出。

加速反應快與即時一直都是電動車的一大優勢,更何況55 quattro馬力已突破四百匹,雖然上面還有輸出更強悍,4.5秒加速破百的e-tron S,但日常生活使用55 quattro已能帶來夠爽快的加速體驗。況且不管是e-tron S還是55 quattro,車重都達到2.6噸,加速快固然熱血沸騰,但55 quattro在進彎時的重量負擔還是稍嫌沉重,加上轉向反應也屬於中性設定,並不算特別犀利,因此體驗完直線衝刺的快感後還是會選擇將模式調至舒適或節能,好好感受良好隔音與氣壓避震帶來的舒適移動過程我認為會是更恰當的駕駛方式。

透過方向盤後方撥片控制,除了初始預設的第一段,還有二段動能回充段數可供駕駛使用,雖然切至第二段並鬆開電門可明顯感受到一股阻力,但e-tron並沒有單踏板模式,因此仍需靠駕駛煞車才能將車輛完全停下,另外試駕時發現當車輛靜止後,再起步動能回充就會回到預設狀態,此時就必須再使用撥片重新調整。

電力系統方面,e-tron車系均採用國內主流的CCS1搭配J1772規格,畢竟是2018年登場車型,400V的電力架構直流快充功率最高達150kW並不算特別突出,根據官方給出數據使用快充0~80%約30分鐘完成,使用7kW家用充電樁(另有11kW)約一小時可補充35公里續航,以市面上的電動車來看算是中規中矩;鋰電池組容量除了入門的50 quattro為71kWh,其餘包含e-tron S都使用95kWh大小,而最大續航里程依照WLTP測試規範,55 quattro有著446公里的表現,至於當天拿到車時滿電狀態儀表顯示續航力則有381公里。
接近400公里的續航里程以國內使用環境,除非時常有長途需求,不然市區通勤其實沒有太大問題,以Audi來說目前全台共有10間展示中心具備最高達180kW功率的極速充電站,當然隨著第三方充電站日漸普及,要在市區找到快充站並非難事。


去年一整年國內市場多出了相當多的電動車新面孔,各家車廠無論在動力、續航力等消費者在意的項目都持續精進,當然對於e-tron這類推出較早的電動車而言是會感到些許壓力,相信台灣奧迪在此時推出S line Black Edition,不加價的前提下增添許多配備,就是希望能夠使e-tron的賣相更佳,若是你並不追求最新穎的產品,其實e-tron的動力與行路表現已有成熟穩定的發揮,當然為了與其他對手抗衡,接下來導入小改款Q8 e-tron勢在必行,不過如果你對於外型與配備有無法割捨的堅持,S line Black Edition相信也不會讓你失望。


▍Audi e-tron Sportback S line Black Edition規格諸元表
動力型式:非同步式前後雙馬達最大馬力:408ps
最大扭力:67.7kgm
百公里加速:5.7秒
最高速度:200km/h
電池容量:95kWh
最大續航力:446公里(WLTP規範)
驅動方式:四輪驅動
煞車結構:四輪碟煞
前懸吊結構:獨立五連桿-跑車化氣壓懸吊
後懸吊結構:獨立五連桿-跑車化氣壓懸吊
輪胎規格:265/45R21
車身尺寸:4901mm x 1935mm x 1673mm
軸距:2928mm
車重:2599kg
國內售價:357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