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教育當局為什麼不發給學生電子書

那不然電子書到底是什麼?
請賜教....please


OLPC 那個當然不是平板,也不是電子紙,是百元筆電
但那台是三防的,防水、防塵、防摔
抗炫光螢幕,太陽底下不反光
高續航電力、內建手搖發電
最諷刺的是:MIT 台灣代工製造
台灣買不到,台灣學校也見不到...

這篇主題很前面
有網友提到小孩子容易打翻水杯、摔機子什麼的
就說做三防不就好了
然後會有人說,三防你用說的比唱的快,市面哪有機子三防的...

日本富士通就有一台防水的 Android 平板,聽說洗澡還能看影片...

又或者,用透明保鮮袋包一包,也是可以防水啦...

平板,有網友說
要給每個座位安插座=納稅幫學生繳電費打電動,有沒有搞錯

所以 E-INK 電子紙不正好,充一次電可用2星期
但又有一派說:電子紙有沒有搞錯,黑白的,又不能上網打電動

那乾脆撒尿牛丸參一起,做個手搖發電機好了,皆大歡喜

總和起來,其實 OLPC 不就是最完美的機子

但想必一定又會有人說:
紙,華人發明的,已經使用幾千年,經得起考驗,電子啥的都是垃圾


再來肯定會有人說:你搞錯方向了,問題的根本在教育制度,教育要改革

那請問:教育改革有何高見?
某人:啊...這個....那個.....反正教育就是要改革

請問:可否說清楚一點?聽不太明白
某人:對了,課本不要帶回家就好了,放學校,美國都有櫃子放的

請問:可是台灣沒有耶,誰要出錢去造那個櫃子?

請問:還有,台灣填鴨教育很喜歡出作業給學生回家寫,書不帶回家怎麼寫作業?

某人:啊咧~....總之教育就是要改革啦,懶的說,去爬文


------------------------------------------------

最後一定又會有人說:
弱勢族群要怎麼辦?城鄉差距怎辦?
建議去鄉下看看慘況,你就不會講這個"何不食肉糜"的東西了。

鄉下其實沒那麼落後,田轎仔一大堆

古代有位皇帝微服出巡
看到百姓飢餓,問大臣:他們怎麼了
大臣回答:報告皇上,他們沒飯吃
皇帝:沒飯吃?不會吃肉啊!
大臣:....

但是皇帝有權開倉賑災吧
政府難道沒錢輔助清貧學生

是啊,國庫的錢是人民納稅的,給教育用或許不爽
但是總比一天到晚挖路給黑掉好吧

大臣:他們鄉下來的,很慘,沒飯也沒肉
皇帝:原來如此,早說我賑災就好了

這時旁邊路人甲抗議了:怎麼可以,那米倉的米都我貢獻的,給鄉下人吃,有沒有搞錯,鄉下人吃土吧。

皇帝、大臣:.......

鄉下人:躺著也中槍...


小時候,老師都會和我們講一個故事,說:如果你看到有一個人要去跳井,你會不會去拉他一把。原來這個叫做同理心啊,人類因為有同理心,所以是萬物之靈,而不是....



powerkk wrote:
其實我最擔心的就是這...(恕刪)


遠距教學 其實還需要很多地方配合

就算那個弄的再好~ 也沒太多用處吧

就如同 電子書 可以裝 國小到大學的書 是不是就不用背書包上學了

遠距交學在家學習就可以了 不用上學 就可以從網路上學到東西

自學就可以這麼神 那絕對是聰明的人


像美國 頂尖大學 MIT 等~都把 上課內容po到網路上 給全世界人看

是不是 從此不需要上 MIT ~就可以受到同等樣的教育水準呢

只是單方面接受資訊 就能夠學習 那也頭腦夠好~

沒有 同學 老師 互動 沒有上課 or 環境影響~ 那種課程只是 讓你體會一下人家上課內容語最新的教材

去review當初 在大學時 老師教學 是不是夠不夠認真

又或者 再去觸發你當初沒學到的


那位人兄 fedora 把電子東西看太神了!!

那些只不過是個 工具 ~~~~~~~~ 一些人看到新奇的工具 總是喜歡 把玩 玩一玩 才過癮

然後迫不急待說這個 工具 真是棒 整體真是無懈可擊

熟不知只墮入 一般迷失

真正 用工具 的工匠 ~~~ 工具只是工具 要工匠怎麼去發揮這工具

空有一堆工具 但是本身不夠經驗or根本不需要這麼多工具

還不如 簡單幾個工具 給一個工匠去學習 發揮

就如同 現在 電子工程 資訊工程

在選修一些 高階程式語言 之前 一定會學 電腦架構 & 組合語言

因為這才是真正懂 電腦怎麼去運作 怎麼去跑程式 怎麼一步一步去動

總之 他已經 胡言亂語 亂扯一通 他高興就好 無知也算是一種福



19世紀工業革命後,全世界各國都面臨改革維新還是守護傳統的難題。

日本則是採用兩者並行,接受西方工業,但是也保留傳統。

用電子書,並不是說要消滅傳統,高興的話,也可以上書法課,拿毛筆寫字。這兩者並不衝突。

國文教白話文,但是也教古文(文言文),即使那個古文在現代根本沒人在講了,然而古代詩賦,文學價值很高,這種傳統不應拋棄。

即便電子書非常普及,印刷業也不會被消滅的,會以其它型態重生。

毛筆都沒人在用了,為何還有廠商在賣毛筆?此外也有轉型去做化妝刷子的,賺更多。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一個好的工匠,會使用方便的工具,增加產能、改進工作速度和效率。

就拿木匠、土木建築來說好了,以前的人用尺量距離,現在用雷射測距儀,按一下結果就出來了,誤差精度 < 0.5mm。以往要量個老半天的,還要雙人操作,現在一個人就可以操作,還能快速做完,工時減少的豈是一倍兩倍,是幾十倍啊。

墨線或定垂直水平什麼的,現在也都改用雷射墨線,光線是一直線,不會彎曲,這精度有多高,可想而知。

工法和機械的改良:以前挖隧道,用人力鏟子和炸藥,現在用全斷面開挖機,一天能挖的長度是以前幾百幾千倍。以前做高架道路,用現場澆鑄的,現在用懸臂工法,先工廠做好RC模塊,在吊去現場組裝起來,完工速度增加幾百倍,且對周遭環境的影響也變小了。


以前用 GPS 導航,可能被朋友笑說:路都不認得,虧你還是在這土生土長。

你住的城市,或許認識路,但是去外地呢,誰有辦法認識全國甚至全世界的路,不可能的嘛。

而且你又能保證你走得路徑是最佳路徑?GPS 導航可是能規劃出最短路徑或最佳路徑,可以最省油,不塞車。

以前的公車系統,無法追蹤公車的位置,在站牌傻傻的等,什麼時候到,僅有不是很準確的時刻表,甚至公車是不是已經過了也不曉得。

現在三大都會區的公車系統,全裝 GPS 的,可以上網追蹤查詢公車到達時間,誤差不超過 3分鐘。此外手機有 APP 軟體,比如公車通什麼的,都可以查詢,有的還能自動幫規劃要搭幾號公車,怎麼轉車。


蓋高速公路,就有人說有何屁用,現在不只一條,還二條,照樣塞。

蓋捷運,有人說有何屁用,現在還不一樣塞塞塞。

有些事情,是不能只看眼前的,而是要看未來。

---------------------------------------------

遠距教學,就只能是家裡看嗎?學校不能看?

比如:視訊會議,就不能是公司對公司嗎。

當然可以互動啊,為什麼不行,麥克風可以講話,視訊也可雙向。又不是說要男女肢體互動...


說個故事:

高雄有一家醫學院

然後台大有一位外科權威的教授,是世界知名的某方面專家

高雄那家醫學院,邀請台大那位教授,來講個幾堂課

結果台大那位教授很性格,他說:太遠了,我忙,沒時間去

高雄醫學院就請學生幫忙,想個點子,如何邀請台大權威教授來講課

傳統思維學生:
我說這樣好了,現在高鐵這麼快,我們出車票錢,請他坐高鐵,不然坐飛機也行。

新時代的學生:
也許人家真的很忙吧,聽說現在電腦視訊很發達,要不這樣吧,我們用雙向視訊,台大教授不必過來,請那邊的聯絡人負責一下架設視訊設備,讓教授直接在台大那邊講課,我們透過雙向視訊上課和互動。

最後醫學院採納視訊教學的點子
試過一次後,效果不錯
後來又與美國哈彿大學、MIT、英國劍橋大學的教授,也合作視訊上課

非洲和中南美的學校,聽聞此消息
紛紛派人來台灣取經,學習視訊教學技術

那位提出視訊點子的學生也被保送進研究所
聽說他還沒畢業,就有大醫院邀請他去工作了
研究視訊診療的可行性...
(以上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實屬巧合)



創新,都是從"異想天開"開始的

牛頓當年被蘋果砸到,如果只是拿起來吃,他就不會發現萬有引力

如果被傳統思維給束縛了,那就不能發明更多技術,來提昇生活品質

何不放開心懷,思考一下(或幻想一下),新技術運用的可行性
fedora wrote:
高雄有一家醫學院

然後台大有一位外科權威的教授,是世界知名的某方面專家

高雄那家醫學院,邀請台大那位教授,來講個幾堂課

結果台大那位教授很性格,他說:太遠了,我忙,沒時間去

高雄醫學院就請學生幫忙,想個點子,如何邀請台大權威教授來講課

傳統思維學生:
我說這樣好了,現在高鐵這麼快,我們出車票錢,請他坐高鐵,不然坐飛機也行。

新時代的學生:
也許人家真的很忙吧,聽說現在電腦視訊很發達,要不這樣吧,我們用雙向視訊,台大教授不必過來,請那邊的聯絡人負責一下架設視訊設備,讓教授直接在台大那邊講課,我們透過雙向視訊上課和互動。

最後醫學院採納視訊教學的點子
試過一次後,效果不錯
後來又與美國哈彿大學、MIT、英國劍橋大學的教授,也合作視訊上課

非洲和中南美的學校,聽聞此消息
紛紛派人來台灣取經,學習視訊教學技術

那位提出視訊點子的學生也被保送進研究所
聽說他還沒畢業,就有大醫院邀請他去工作了
研究視訊診療的可行性...
(以上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實屬巧合)



您喝醉了嗎?

我自認01上已經是作文級的
與這棟樓相比,自嘆不如
您的真像是科幻小說...........

活在現實一點,好嗎?
這個不會很科幻啊~

MSN、SKYPE 視訊聊天,很多人都玩過的

skype 還有群組會議,多對多聊天

webcam 攝影頭,幾百元就有了,麥克風還有 99元的

現在新出的平板電腦,哪台前面沒視訊頭的?

就連手機都有視訊頭,都能 skype

各位大哥們,現在 21世紀了,OK.....

-------------------------------------------------

哈彿學者,與台灣總統遠距視訊討論 ECFA,中美跨國視訊互動:




原來「視訊教學」老早就在用了....



↑不過覺得它那種 一對一的不理想,雖然有電子白板,但是硬體成本和人力都太高。

其實直接拿「視訊會議」系統,來「視訊教學」就好了。

那只是名稱不一樣,實際上同樣的東西...

比如:
兩個相隔很遠的教室,用投影機或大尺寸電視,接電腦雙向視訊

軟體直接用 skype 就好了,省錢,不用另外開發

要寫黑板白板,攝影頭移過去照就好了

可以請助教當攝影師,拿著攝影頭或腳架追老師跑
usb 線不夠長?裝個延長線不就得了,一條才多少錢

要互動發問,麥克風講話
麥克風只有一支?傳過去不就好了...

這樣會很科幻嗎?成本會很高嗎?

誰的家裡電腦不能視訊?幾千元破爛電腦都行!
webcam 幾百元而已
麥克風便宜的 99 元,無線的會貴一點啦

差別只是教室需用大螢幕或投影機

沒大螢幕、投影機?

不然電腦教室廣播下去也行
有那種一對多的影像廣播器,電腦補習班常用
就是 VGA/DVI 頭 1 in,多 out
老師的電腦操作的畫面,底下學員的電腦都看到一樣的畫面,那種東西
那個也不會很貴,整套幾千元而已,一般來說電腦教室都有配備


真正問題是什麼?

只有一個,就是台灣網路太破爛,視訊可能會 lag....


fedora wrote:
這個不會很科幻啊~


你們這行的工作壓力一定很大,
中午又這麼醉...


但這討論也太離題
不過從這篇的啟發,
你可以和老板討論看看,能不能在家視訊上班,
再發台防水的東東,
你還可以責任制到老板看到都流眼淚。

唉,
真醉...

綁約像被綁架 wrote:
但這討論也太離題
不過從這篇的啟發,
你可以和老板討論看看,能不能在家視訊上班,
再發台防水的東東,
你還可以責任制到老板看到都流眼淚。..(恕刪)


您醉了嗎?

我又不是正妹,怎麼有辦法在家視訊上班

收費辣妹視訊,要正妹才行的


在台灣、中國大陸兩地都有公司的大企業,早就都用視訊開會了
不然時間太多、錢太多,飛機兩地跑....
當然在大陸包小三的,那是例外...

遠端視訊教學,是要減少城鄉落差的,讓鄉下的小孩,可以上城裡老師的課,人人生而平等,這個是很崇高的理想。


另外你好聰明啊,怎知很多醫院早就採用平板當電子履歷表




fedora wrote:
您醉了嗎?
我又不是正妹,怎麼有辦法在家視訊上班\
收費辣妹視訊,要正妹才行的


可以啦,你說的海闊天空、天下無敵的
怎麼遇到你自已的現實,
忽然就理性起來。
您老板和整個體制若能被你說服,
中華與世界各大ISP一定爭相高薪聘請你
因為你創造需求與實踐者...

您一定是未來的賈伯斯或誰試誰。
或者,
或者以上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實屬巧合
\
你剛才醫學院的例子,看到都想笑
編也編個像樣的或和乎常理的。

這就是現實的困境!

fedora wrote:
另外你好聰明啊,怎知很多醫院早就採用平板當電子履歷表


你知道還有很多醫師還是一支指頭在打病歷嗎?

你的先知,
已經超乎我的程度,
你說了什麼多,
和發不發電子書有啥關係?



fedora wrote:
遠端視訊教學,是要減少城鄉落差的,讓鄉下的小孩,可以上城裡老師的課,人人生而平等,這個是很崇高的理想。...(恕刪)

真的想忍住不罵人,
不過你對教育這塊一無所知,
可不可以請你別再討論教育了?
城鄉落差的由來,並不是鄉下的老師比較差或是比較混,
而是家庭、社區文化以及多樣文化刺激缺乏所造成,
都市裡的小孩,很多從小爸爸媽媽就唸故事書給他聽,買書給他看,陪他寫作業,就算沒時間陪也送安親班;
鄉下的小孩,很多爸爸媽媽從來不看聯絡簿,功課有沒有寫也不管,就算功課沒完成寫聯絡簿家長也不鳥你,想上個安親班家長也不見得願意出錢,安親班的選擇也非常之少,很多地方甚至連安親班都沒有,小朋友下課後家裡的人還沒回家,就得在外面混/玩到晚上才回家,
這些才是城鄉差距的由來,
這些教育、文化、經濟的因素,一台平板、電子紙能改變什麼?
回家作業不寫家長都不管了,你給他一台平板、電子紙他就會乖乖寫作業?還會主動線上學習?
你真的活在自己的想像世界。
你的這些論述也的確代表某些人對教育的看法,
也因為幾次這樣子的「教改」,外行領導內行,教改不聽基層教師的聲音,所以搞得2266。
很多唸了教育博士的人,就自己以為很懂教育、很懂教學,
叫他去國小一年級待半天他都待不下去…
-----------------
真的遠距教學這麼神,其實也不用那麼麻煩啦,就每個學生發一片王牌名師授課的dvd回家,
也不用電腦,家家戶戶也有dvd player,這樣子人人平等,
應該所有的人都能有「相同」的學習成效了…
-----------------
以前我唸中一中時,老師說過:其實我們跟其他高中的老師也沒什麼兩樣,但是因為你們的優越,讓我們出去都會受到尊重。
我自己當老師10年後其實也有這種感受,教師某種程度上只是家庭教育的推手、延伸,尤其是在這個剝奪教師管教權的今日。現在還有學生沒寫作業老師課後留下來,結果長家來罵老師的,你說現在老師的力量有多小?
家庭功能好的,家庭教育成功的,其實老師上課都不用理他,他就都作業甲上/100,考試第一名;反之,事倍但是功半,
想要改變教育,必須從建全家庭功能著手,而不是想辦法由其他單位來取代家庭功能。
-----------------
這樓是我上01十幾年來看過外行裝內行最好笑的文了…
knift wrote:
真的想忍住不罵人,
不過你對教育這塊一無所知,
可不可以請你別再討論教育了?


說實在的,
本來我也想無視這篇文章,
但這位的荒誕的例子,真令人傻眼。

正好我與高雄某醫學院有點小淵源
去年亦協助某位人士整理回憶錄供為校史長存之用
當年人家創校與成長之時,
還真是台大教授不辭千里下來授課的。
其中提過當年人家台大教授
可是有神聖的使命感(五、六十幾年)
坐夜車下來高雄授課
上完課後還不是大魚大肉,夜夜笙歌
中餐就是旁邊的小店小吃果腹,然後又坐車趕回台北,
數十年如一日,治學教學授課精神令人感佩

他的例子真是莫名奇妙,天方夜譚
甚至引據失當,憑空杜撰
已經不是一般常人所能思考出來的。

教學研究我外行,
但常識判斷應該和一般人差不多。

knift wrote:
這樓是我上01十幾年來看過外行裝內行最好笑的文了…


me too,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