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為Jeep最具代表性的車款,Wrangler車系從軍用時代一路傳承下來的越野能力,一直都是越野玩家們的心頭好,即使目前已進化至第四代車型(JL),但Wrangler的外觀並不隨波逐流,依舊維持我們印象中的「吉普車」樣貌,加上無須質疑的越野性能,或許這正是Wrangler藍哥歷久不衰的原因之一;不過,雖然Wrangler擁有輝煌與完整歷史,但由於Jeep近十年在國內市場並未有總代理,藍哥在國內路上能見度並不高,大概只有選舉或廟會活動才比較有機會遇見(多數也都是較老舊的一、二代車型),所幸在仍有需求的情況下,仰賴強大的貿易商引進,我們仍可在國內購入新款Wrangler,只是代價會稍微高一些就是。
但值得開心的是,隨著去年歐吉汽車正式成立並成為Opel與Jeep的總代理,較早登場的Opel也逐漸步上正軌,依照歐吉汽車規劃,或許今年我們就有機會能看見以總代理之姿回歸的Jeep車款,雖然包含時程與導入車款都尚未明朗,但相信有著一票忠實粉絲的Wrangler車系應該會被列入導入清單才對。

現行第四代Wrangler最早是在2017年底現身,今年四月紐約車展則迎來小改款,當然進入數位科技世代,即使是藍哥這樣的經典車款,也不免俗地加入了更多科技配備,拿手的越野能力透過電控系統加持也是愈加強大。此外,多元豐富的等級則是Wrangler車系一大特點,以美規為例,從入門的Sport車型開始,接著還有Willys Sport、Sport S、Freedom等等,一路至最頂級的性能版本Rubicon 392具備多達數十種車型等級,當中部分車型還能依需求選擇三門或五門款式,配合強大的改裝潛力,要在路上找到兩部一模一樣或是原汁原味的Wrangler可是非常不容易。

至於這次我們所試駕車型,是屬於2023年式五門硬頂的Rubicon版本,並且是由PIT挪威特國際所引進,含選配報價318萬元,雖然本站去年就曾試駕過第四代Wrangler的五門軟頂Rubicon版本,但這次的試駕車型擁有去年才推出的Hydro Blue新色,且這部試駕車走的歐規車型,因此當中部分配備會與美規不太相同,再者這部試駕車還有額外選配一些配備,兩者差異還是不少。

經典的車頭前臉不用多說,即使是不熟汽車的朋友可能都可以直接說出「吉普車」三個字,雖然說出吉普車僅能算是答對一半,但這深植人心的造型也難怪原廠不願輕易更動,水箱護罩七道直柵設計是經典的外觀特徵之一,頭燈除了第一代(YJ)曾設計為方型外,後續則都改回圓燈設計,當然四代車型開始應用LED光源,搭配輪拱上的LED日行燈,車頭外觀變得更為現代化,而四月份才剛在紐約車展發表的小改款版本,外觀變化並不大但水箱護罩修飾得更為扁平,也成呈現較低姿態的視覺效果。

前保桿造型是歐規與美規的外觀差異之一,雖然上面同樣都具備霧燈設計,但歐規保桿上緣較為平整樸素,少了美規粗獷的鉚釘與拖車勾(位置不同),整體感受斯文許多,不過歐規輪拱上依舊有反光片設計。
- 外觀-1
- 外觀-2
引擎蓋上的兩個黑色突起結構,是當前擋風玻璃向前翻摺時,可用來緩衝之用,而前檔可以向前開啟也是Wrangler一直以來的特色之一。
- 前鏡頭
- 畫面
前鏡頭為本車另外選配,雖然能作為停車時判斷距離之用,但主要功用其實是為了越野時能夠更清楚了解車前狀況,畢竟Wrangler車高不低,前方容易造成看不見的死角,透過鏡頭輔助可避免可能的撞擊,而畫面中也貼心地附上前輪行進路線,幫助駕駛判斷相對位置。

包覆式的引擎蓋側邊有大大的Rubicon字樣彰顯其身分,葉子板下方也有Jeep與Wrangler車名字樣,當然,右上方代表著經過五項越野能力認證(牽引力、涉水深度、機動性、連接性、離地高度)的Trail Rated徽章可要好好的秀出來。

歐規車型在後照鏡上則是多了方向燈設計,但造型與材質維持與美規相同,同樣越野時難免會有小碎石噴濺,使用塑料材質也較不心疼與好保養。
- 輪圈-1
- 輪圈-2
這組輪圈採雙色設計且為Rubicon車型專屬,規格是較少見的275/75/R17,有別於一般都是選配輪框居多,但這輛試駕車則是輪選配「輪胎」,選用來自BFGoodrich百路馳的MUD-Terrain T/A KM2全地形胎,拿來對應藍哥強大的越野性能剛剛好。另外鋁圈上也有印上軍用時代的「祖先」,作為小巧思。

由於路上許多外匯車(如C300)多為美規車型,因此透過後方燈來辨別是個簡單的方法,同理Wrangler美規車型後方向燈也是採用紅色光源,而歐規Wrangler後方向燈則是我們較習慣的黃色,當然啦後方向燈無論黃色或紅色都符合國內法規。



背了一個全尺寸備胎的Wrangler,車尾開啟方式採用側開式設計,尾門開啟之後後檔玻璃可再向上掀,當然會有這樣的設計是因為Wrangler整個車頂(黑色部分)都可以拆除,本身連接車體的僅有尾門部分。另外歐規車型的後保桿與美規也不太一樣,不同於美規車牌是設置在左側,歐規則是置中於備胎下方,兩側則配有後霧燈。


試駕車為五門硬頂車型,前座上的兩塊車頂結構可單獨拆除,重量部分成年男性都可以輕鬆拿起,而其他車頂部分雖然也可以拆除,但需要用上特殊工具加上工程較為浩大,且拆除之後也沒有合適地方放置,避免造成損壞所以這部分就沒有另行拆卸。

車頂內部則有另外選配的隔音棉。


四扇門都可以獨立拆卸,因此Wrangler也有著與一般車款不同的連接設計,當然拆門也比起前座兩塊車頂麻煩許多,而且拆了門也無法在一般道路行駛,應該很少會有人真的將門給拆下。
- 後廂空間-1
- 後廂空間-2
- 後廂空間-3
- 椅背傾倒
方正的車體連帶有著方正的後廂空間,標準五人座狀態有548公升容積,透過椅背上的拉桿將座椅完全倒平,倒平後平整度還算不錯,底板掀開則有一處實用的置物槽,而與一般車款較不同的是Wrangler後廂有著屬車體部分的防滾結構。

路邊巧遇一輛從頭燈判斷應為一代(YJ)的短軸藍哥,除了長短軸的差別,可以發現即使已經從一代演化至四代,但藍哥依舊維持了相仿的車體輪廓,幾項標誌性的經典特徵也都持續傳承下來。

身為一輛越野硬漢,內裝自然不能設計得太秀氣,中控台使用大面積紅色飾板裝飾,並搭配部分皮革與紅色縫線,不是走豪華路線但也不會感到廉價,而有別於市場潮流實體按鍵大幅減少並由螢幕取代,Wrangler仍是較傳統的設計方式,中間八吋大小的觸控螢幕也顯得不夠大,不過四月發表的小改款車型已從這個地方改進,換上12.3吋螢幕搭配Uconnect 5車載系統,整體配置更符合現今消費者口味。

雖然不大但中控台上方提供了一處置物空間,放一些磁扣票卷還算方便。

越野車款車內當然少不了扶手提供乘客抓握,副駕前方就具備印有Wrangler字樣的扶手。
- 內裝-1
- 內裝-2
中間面板主要分成上下兩塊控制區域,上方為冷氣、音量、加熱方向盤/座椅、怠速熄火、循跡與陡坡緩降等按鍵,下方則是控制四門電動窗按鈕與12V電源USB插孔等,由於Wrangler的四個車門都可以獨立拆除,因此原廠也就將電動窗開關改設在此處。

搭載前後固定軸的Wrangler,當然具備了前後差速器鎖定功能,可依照當下路況條件選擇單獨鎖定,增強車輛的脫困力。另一旁的Sway Bar則是電控防傾桿連結開關,需要的時候將防傾桿斷開,前軸即可具備更大活動行程與角度,如果駕駛本身又具備精良的越野技術,無論何種路面Wrangler應該都能一一克服。
- 加力箱
- 檔位顯示
除了差速器鎖定與電子防傾桿,變速箱排檔旁的加力箱控制桿也是越野一大利器,具備2H、4H、4L 檔位切換,一般正常路面行駛固定在2H或4H即可,若是行經崎嶇越野路面時,則可切換至4L放大引擎扭力提升車輛性能,其中這部試駕車另外選配了Select-Trac Auto 4WD系統,因此可以看到排檔與儀表4H檔位多出了Auto與Part Time的顯示符號。
- 方向盤-1
- 方向盤-2
- 方向盤-3
- 方向盤-4
有紅色縫線與皮質包覆的三輻式方向盤,左右側按鍵分別操控儀表螢幕、電話接聽、跟車系統等功能,後方很像換檔撥片的按鍵則是音量及歌曲切換。

傳統的指針搭配中間數位螢幕,中間可顯示的資訊相當豐富,雖然沒有數位儀表但Wrangler這類硬派越野車保留一些機械式元素其實也挺不錯的。
- 儀表-1
- 儀表-2
- 儀表-3
- 儀表-4
- 儀表-5
- 儀表-6
- 儀表-7
從車速、胎壓、越野狀態、油耗里程、音訊、輔助駕駛系統等等都可於顯示幕切換,另外加力箱檔位則設置於左邊轉速表旁。
- 空調系統
- 主選單
- 介面
- Apple CarPlay
- 導航
八吋的車載主機整合了許多功能,空調系統座椅/方向盤加熱功能雖然有實體按鍵,但仍可透過螢幕操作,其他便利的Apple CarPlay功能與導航也都一應俱全,不過由於沒有台灣圖資所以螢幕只能顯示一片藍藍的海。
- 越野資訊-1
- 越野資訊-2
- 越野資訊-3
車機還有完整關於Off Road的資訊顯示,從前後軸差速器鎖定狀態,到機油、水溫、電池等車輛資訊,還有車身前後左右的水平角度,都能在螢幕上清楚了解,方便駕駛隨時掌握車輛當下狀態。
- 鞍座-1
- 置物空間
排檔後方有兩個杯架與手煞車拉桿,後方扶手置物空間表現一般,但裡面還有一個USB-A插孔可以利用。
- 乘坐-1
- 乘坐-2
- 後座扶手
Wrangler Rubicon車長來到4882mm、寬1894mm、高1848mm,軸距則為3008mm,其實並沒有想像中大台,大概就比主流中型SUV再放大一些,頂多就是高度接近1.9米在進出停車場時要注意限高。乘坐表現以年輕有為學長177公分入座,雖然不能稱上十分寬敞但也夠用,唯獨後椅墊長度略為不足,稍微影響長途乘坐的舒適度外,倒也沒太大問題。
- 後座出風口
- 音響-1
- 音響-2
後座也有獨立出風口,可提升後座冷房效果,下方則依序是電動窗、USB充電孔、115V電源插座,Alpine品牌音響則為選配,音質表現還不錯,加上後座喇叭是設置於車頂上,聲音從上方發出感受到是出奇的好。

Wrangler在海外有著多元的動力配置,除了這具2.0升四缸渦輪汽油引擎外,還有3.6升V6自然進氣,4xe車型的2.0升渦輪插電式油電,與性能版Rubicon 392所搭載的6.4升V8自然進氣引擎,從渦輪、插電式油電到大排量NA一應俱全,至於本車所搭載的2.0升渦輪引擎,具備最大272hp/40.8kgm輸出,變速系統則是使用八速手自排變速箱,這套動力系統使用在Rubicon身上算是恰到好處,雖然沒有非常強勁的加速感受,但充足的扭力在一般道路油門只要輕踩都能跟上前方車流,不過Turbo lag較為明顯,有時大概要等個半秒才會有較充足的動力湧現。

由於這輛試駕車已經名花有主,這次我們就沒有特地開去越野路面體驗,但依照上回同樣試駕Wrangler Rubicon軟頂車型的印象,基本上只要不是超過車輛極限的路況,多數非鋪裝路面都難不倒它,若是進一階的崎嶇碎石與沙地,只要適當的搭配加力箱、差速器鎖定與斷開電控防傾桿,謹慎選好路線同樣都沒太大問題,確實展現出名副其實的越野實力。

至於On Road的表現,應該還是有不少人會好奇這樣的越野車又裝上AT胎,是否能保有足夠舒適的行路質感?首先若是市區低速行駛,其實Wrangler與一般都會型SUV比起來並沒有太顯著差異,當然較長的避震器行程會讓車身晃動感較明顯一些,不過面對市區道路坑洞倒是顯得游刃有餘,除了駕駛不用刻意避開這些坑洞,拜懸吊與A/T胎較厚的扁平比之賜,兩者可以過濾掉不少隨之而來的衝擊與反饋,帶來舒服的乘坐感受;高速路段部分,較模糊的指向會需要多花心力將車輛維持在車道中央,不過風切聲與輪噪倒是沒有想像中巨大,高速公路的再加速反應也都在預期範圍,渦輪開啟後動力的湧現面對超車等狀況也能從容應付。

當然速度提升後,轉向反應、操控性本來就不是Wrangler的強項,因此山路行駛面對彎道必須適當減速,對於車輛重心轉換也更考驗駕駛的方向盤轉打;除此之外,大概就是較特殊的車身設計,尤其在市區行駛對於四輪位置的掌握必須稍加謹慎,多預留點空間會是比較安全的作法。
在尚未有總代理導入的情況下,想要購入一輛新世代Wrangler的代價雖然不低,但這類越野車也鮮少有人會當作自身唯一車輛,因此以國內會考慮藍哥的客群來說,想必都是看上其頂尖的越野能力,價格可能都是次要考量,所以有需求藍哥也才一直有貿易商引進,再者強大的改裝潛力與獨樹一格的外觀造型,即使不越野,開在路上的吸睛程度絕對不亞於各式超跑!
▍Jeep Wrangler Rubicon 2023 規格諸元表
引擎型式:直四汽油渦輪排氣量:1995c.c.
最大馬力:272ps/5250rpm
最大扭力:40.8kgm/3000rpm
驅動方式:四輪驅動
變速箱型式:八速手自排
煞車結構:四輪碟煞
前懸吊結構:多連桿(DANA M210前軸)
後懸吊結構:拖曳臂(DANA M220後軸)
輪胎規格:285/70 R17
進入/穿越/離去角:36°/31.4°/20.8°
車身尺寸:4882mm x 1894mm x 1848mm
軸距:3008mm
建議售價:318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