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商業的大數據庫和睿能大數據的討論

臉書在2017年品牌價值排行第五名,臉書的確虧了很多年,但是投資者從不手軟,因為他們看到臉書累積的無形資產,這筆資產將會轉換貨幣,臉書也真的把這筆無形資產轉換成白花花的鈔票,臉書的大數據怎麼賺錢? 只要使用者利用網路搜尋了關鍵字後,不用多久,臉書上就會跳出相關廣告內容,而且十分精準,而且臉書掌握所有登錄者的位置,年齡,學歷背景,朋友圈,感興趣話題,所以企業會透過臉書代為尋找目標用戶,精準的向目標投遞廣告內容,2016年臉書每個月的廣告客戶在250萬名以上,2018年的廣告客戶應該更驚人,相關的廣告費用,嘖嘖,臉書賺死了

我自己用大陸的網購像是淘寶和京東也一樣,只要我搜尋了關鍵字,在打開淘寶和京東的時候,相關的廣告就會一直跟著我,美國的亞馬遜更不用說了,直接操作使用戶的個人訊息,購物習慣和偏好,大數據最重要的就是商業目的-挖掘客人,預測商機

睿能的換電系統大數據呢? 除了讓貨車精準的送達電池外,還能做什麼? 紀錄每個不同月租費戶的習慣? 可是這個大數據的價值只在有人購買睿能換電系統的時候才顯現,而且僅限台灣喔,舉例像是德國好了,目前德國有佈點對吧? 可是德國一年有1/4冰天雪地的,而且德國的都會區不如台灣密集,點到點的距離也比台灣大,德國人的用車習慣更是和台灣人不同,所以會有德國大數據? 德國大數據的價值也僅在有人要買睿能專利的時候才體現吧? 個人真的很好奇睿能的大數據能做什麼

還是別談什麼大數據了吧? 實際上睿能的產品都是實體的,換電站,電池,電動車,都是實體成本,獲利主要來源就是月租金和賣車收入,但是目前的月租金被大部分人嫌貴,每個月的銷售量也持平,離所謂的30萬輛遙遙無期,更沒有其他的車廠加入睿能陣營,這?...為什麼有些G粉這麼有信心阿? 第四輪融資能順利嗎? 睿能加油!你可是很多人口中的台灣隊呀!
使用者個資,電池更換次數、頻率,騎乘時間、距離,改裝與否
光隨便想到這些就能丟一般的程式分析出很多看起來很厲害的結果了
數據分析本來就這樣,很多看起來很厲害,有沒有用看你怎麼用
睿能所謂的電池大數據管理
是可以讓企業更有效運用大數據來管理電池
以及紀錄車主的騎乘習慣

例如每個騎乘者有不同的使用方式
有人有買性能提升專案(通常會買提升專案都會小飆一下)
假設有10組充滿的電池
或許買性能提升專案的人會有機率優先取得電力最多的那組給他
其他的人就隨機取得

另外供電站也可以提供換電次數以及使用率
睿能可以調整各站電池的擺放
讓所有的使用者都可以獲得最佳的騎乘距離


如果沒有電池管理的大數據
充電站電池管理就變成類似ubike這種
使用者可能隨時拿到差的電池(類似拿到爛的腳踏車)
這樣使用者的使用感受就很差
立刻口耳相傳(壞事總是傳最快,例如大家常提的電磁鎖)
這就是為什麼直到現在
每個使用者對於換電系統都是褒大於貶
除了抱怨拿到充不飽的電池或是供電站不普及之外

類似這種大數據還有很多細部的資料可以獲得
也可以推算出哪邊需要建立新的電池站
(騎乘者常拿用完的電池交換)
或是調整換電站的密度
在有限的資金之下
可以優先計算要在哪裡蓋新的
慢慢的拓展站點

大數據也能預先得知電池衰退率
讓睿能提早訂購新的電池芯
對睿能來說
有了供電站的大數據
可以更有效率運用金錢
花在刀口上而不浪費
金主也好知道錢到底花在哪裡
才能放心的把這麼多錢交給睿能
這才是大數據分析的價值之所在

這些都是其他從零開始的車廠
很難獲立刻獲得的
還可以從購買里程數據中推論
這個地區的未來潛在購買人口
在大數據分析時代
針對企業來說會比問卷調查、抽樣調查更精準
而且有很多數據是一般人根本思考不到的
從現有車主反推其他潛在用戶的可能習慣
在產品行銷、資金管理還有各種方面
太多可以挖掘的資料了

換電池系統感覺超像對岸的共享單車
都是指望未來還有其他部分的收入

眾所周知
換電,共享單車
現金流都是在未來的幾年時間裡

也就是說,目前所有的軟硬體投資全數要由公司支付
賣越多或者出租越多,當場就必須預支更多資金
然後期待未來幾年的時間內回本
繼而獲利

但實際上這樣的獲利能力算起來都異常不保險
因為不管是換電、共享單車

價格貴了沒人用,價格便宜回本就極為困難

所以有一說是指望這些所謂的大數據帶來另外的回報
靠賣大數據賺錢
靠賣廣告賺錢
甚至還有說靠這些使用者必須下載手機app
然後app上植入廣告賺錢

等等等等的說法
不能說不會成功

但台灣的換電與對岸的共享單車有一點相同的
全世界的範圍內,大規模商業化的
都還沒有成功的例子(正常營利)
如果你對睿能的大數據認知僅止於這樣,那代表你對能源這塊完全不熟,同時正符合馬雲說的,你看不懂!

魯拉拉拉 wrote:
臉書在2017年品牌價值排行第五名,臉書的確虧了很多年,但是投資者從不手軟,因為他們看到臉書累積的無形資產,這筆資產將會轉換貨幣,臉書也真的把這筆無形資產轉換成白花花的鈔票,臉書的大數據怎麼賺錢? 只要使用者利用網路搜尋了關鍵字後,不用多久,臉書上就會跳出相關廣告內容,而且十分精準,而且臉書掌握所有登錄者的位置,年齡,學歷背景,朋友圈,感興趣話題,所以企業會透過臉書代為尋找目標用戶,精準的向目標投遞廣告內容,2016年臉書每個月的廣告客戶在250萬名以上,2018年的廣告客戶應該更驚人,相關的廣告費用,嘖嘖,臉書賺死了我自己用大陸的網購像是淘寶和京東也一樣,只要我搜尋了關鍵字,在打開淘寶和京東的時候,相關的廣告就會一直跟著我,美國的亞馬遜更不用說了,直接操作使用戶的個人訊息,購物習慣和偏好,大數據最重要的就是商業目的-挖掘客人,預測商機睿能的換電系統大數據呢? 除了讓貨車精準的送達電池外,還能做什麼? 紀錄每個不同月租費戶的習慣? 可是這個大數據的價值只在有人購買睿能換電系統的時候才顯現,而且僅限台灣喔,舉例像是德國好了,目前德國有佈點對吧? 可是德國一年有1/4冰天雪地的,而且德國的都會區不如台灣密集,點到點的距離也比台灣大,德國人的用車習慣更是和台灣人不同,所以會有德國大數據? 德國大數據的價值也僅在有人要買睿能專利的時候才體現吧? 個人真的很好奇睿能的大數據能做什麼還是別談什麼大數據了吧? 實際上睿能的產品都是實體的,換電站,電池,電動車,都是實體成本,獲利主要來源就是月租金和賣車收入,但是目前的月租金被大部分人嫌貴,每個月的銷售量也持平,離所謂的30萬輛遙遙無期,更沒有其他的車廠加入睿能陣營,這?...為什麼有些G粉這麼有信心阿? 第四輪融資能順利嗎? 睿能加油!你可是很多人口中的台灣隊呀!


你…你…你…樓主你PO這種文,

不怕會被纏到天荒地老喔!
年齡,性別,騎乘里程,油門習慣,資費方案, 騎乘以及換電路線
電池需求, 電量衰減量, 充電速度, 電池溫度/電流, 馬達溫度/負荷
氣溫

車上30個感應器, 電池上25個感應器

一堆有用的東西你說你看不懂不知怎麼使用???
這代表你老了....
這些數據都不如錢好用,花錢買數據不如花錢買電池
充電管理做得再好都不如電池技術進步汰換電池蕊,花錢買更多電池也有效提升使用壽命
根本不需要如此大量的感應器及數據分析
能用最低價格買到最多最大容量的電池蕊就是市場領先

當然以上都是以換電為唯一選擇的時候
出了台灣沒人要換電,這些數據的效益差不多是0...!!!

會不會是用這些數據,硏發出電力強、壽命長、充電快的睿能牌電池組?

ukj2621004 wrote:
會不會是用這些數據,硏發出電力強、壽命長、充電快的睿能牌電池組?


這些數據是使用資料,是末端的資料

如果有任何一家台灣公司能在前端
也就是電芯製造與電池管理技術能有獨步技術
那才是真正了不起

現在看起來,一家都沒有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