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5後最中肯的全面性評論

電動車如果沒有:<較油車更低的整體擁有成本>
如何說服消費者買單?
如何與汽油機車競爭?

畢竟油.電 機車都在搶食同一塊大餅
電動機車銷售量沒有衝出來就無法降低成本,更別妄言要與汽油車競爭

今年2017第一季國內三大廠汽油機車共賣出17萬多輛
gogoro應以3成市佔為目標,給三大車廠一點壓力
有了壓力(車商可能會找陸先生開會)哈哈!
不要讓這些車廠把消費者當盤子敲

期許gogoro車價可以再低,換電月租費續調降
尤其零件價格太高,維修據點太少
一切皆不利消費者使用體驗

再者 睿能陸先生
可以考慮向電信業者頂新借鏡,推出殺手級破壞性價格突圍
實際上三大車商也爽太久囉!

最後提醒:要像電信業頂新,不要變成食品業頂新
畫虎不成反類犬那就不好了


tan5564 wrote:
作者為 Gogoro 前行銷副總彭明義,現任職於聯發科


一家稍有制度的公司

掛副總職銜的,就代表他是該方面的負責人
行銷副總,意思就是行銷方面的負責人

居然離職了,真是奇怪,什麼時候的消息啊???

這家公司應該是現金流方面壓力很大
怎麼會是行銷副總離職呢??

怪哉

olleg123 wrote:
會針對電動機車討論....(恕刪)

這就是中國低價電自用3年後的樣子,透明塑料黃到看不見儀表了。

花北路 wrote:
再者 睿能陸先生
可以考慮向電信業者頂新借鏡,推出殺手級破壞性價格突圍
實際上三大車商也爽太久囉!


殺手級破壞價格
也就代表鉅額虧損.....

這家公司的財務長大概會瘋掉

事實上,光是搞這麼多電池交換站與生產電動機車
財務長大概就快瘋了...
yungsheng_us2001 wrote:
殺手級破壞價格也就...(恕刪)


其實賣服務的公司財務不是這樣做的


廣告效益越大,使用者越多,就能夠吸金越大,等到大到不能倒,就是政府聽他的了


台灣一堆生技公司連產品都沒有,都能吸到這麼多錢,燒這麼多年了


別提有人買產品的公司了

Ml5711 wrote:
Gogoro 2進入市場會開始考驗電池交換站的承受力, 接下來才有機會吸引第二家電動機車廠商生產共用電池機車. 那些主力是油車的機車廠絕對不會幫助敵人長大, 中華應該是加入Gogoro聯盟最佳人選..

e moving本身主要是可以在家充電的機車, 本來的市場跟Gogoro有明顯區隔, 加入Gogoro聯盟生產一款可以在都會區使用Gogoro電池的機車對公司本身應該只有加分.....(恕刪)

很喜歡你的論述!因為我也這麼認為~
yungsheng_us2001 wrote:
殺手級破壞價格也就...(恕刪)

所謂殺手級破壞性價格是有人要睿能賠錢賣嗎?
產能擴大成本才會降低,這不是很淺顯的道理?

你說:事實上,光是搞這麼多電池交換站與生產電動機車
財務長大概就快瘋了...

言下之意.....還不能搞太多電池交換站,也不行生產電動機車
不然會造成財務困難?

只有自己才能超越自己
廠商當然可以選擇繼續築夢
基於成本考量或許定價138000
測試一下水溫
我比較好奇的是gogoro上市上櫃,
之後等待配股+分紅只是時間的問題,
既然已經擔任副總, 何以離開gogoro去MTK?
錢, 自然不會是原因,
離開的理由是.........
電動機車的使用成本不會高油車多少~
實在不太需要為了少少的錢如此計較

買電動機車是為了環保而不是為了省錢呀!!
買公益彩卷是為了做公益而不是賭博對吧?
說實話,你有到過北京上海嗎?
再說,你有騎過大陸的電瓶車嗎?

你知道1台有牌子的電瓶車要3000 RMB以上
而得到的是上限約25-30的速度 以及 40-50公里左右的續航力
(如果你不介意用15-20的速度騎的話 可以騎到60公里左右的距離)
再來,你如果要充電的話 約需要6-10小時才可以充滿
這個不是快充的速度 而是一般的速度 (快充沒用過)
綜合以上,這個很適合短距離的使用 以及想要便宜的方案的人


wete wrote:
說實話樓上網友提到 的確電車不是未來 是現在很多人都在做了 看看對面北京上海吧

可是人家弄得多便利啊 至於月租個3-400我反而不是很在意 手機費都比這個多很多了 當加油吧
My Flickr: www.flickr.com/photos/wuwaiter/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