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機車標準化 Gogoro為公版

kuojimmy123 wrote:
........拿內部安全緩衝空間當成可調整彈性.....(恕刪)

公司登記在境外的一個最基本好處,就是各國的法律管不到它,才不是稅而已。稅頂多讓你拿10%,剩下90%從台灣洗出去無影無蹤的財富才是重點。
也就是說理論上的法律責任,它想理就理,不想理根本可以一走了之。

台灣最多就讓睿能無法在本地賣,但是台灣市場才多大,它才不在乎咧,全部機台搬到印度去,台灣照樣拿它一點辦法都沒有。
拿安全緩衝空間來用?剛好而已吧。



拿台灣試辦是因為全世界除了台灣,找不到第二個國家願意拿錢給外資賺內需市場的銀子,那太蠢了;
用外資賺外匯的很多,台積電就是,中國拿外資扶植的外銷產業也很多,而且只限外銷,要不就是要你的技術,還限制持股在49%以下;讓外資轉頭賺內需市場還立法還當標準還送錢扶植的,這應該是全世界天真爛漫第一例。

至於為什麼會「願意」把錢放在一家能說走就走、完全管不到的開曼公司,我也很納悶,答案也沒人知道,這是當官不能說的秘密,也是明明是台資卻要跑去登記在開曼讓人不能知道的秘密。
metta-sati wrote:
你在說啥

共station 競爭過了啊
城市動力輸啊 你裝沒看到?


亂扯一通,城市動力早就已經是過去式了,誰會支持啊?

你邏輯完全都是洞啊
看不懂別人說的話啊,亂噴一通

gogoro可以用自己的規格在市場推出
下一個阿貓阿狗公司就可以照自己的規格來走

這叫邏輯啊,懂不懂?

怕你聽不懂
再說一次

gogoro之前不是沒有人在搞電池交換站(城市動力)
但gogoro顯然不理會前行者,自己搞自己的規格
現在證明,只要口袋深,沒有辦不到的

同理,如果現在阿貓阿狗公司要搞類似的電動車
大可使用自己喜歡的規格
完全不必去理會gogoro

我這樣說,叫做支持城市動力???
亂噴一氣
最煩這種人身攻擊的





其實,蘋果日報這篇報導
完全可以理解到現在經濟部官員的無能到什麼程度

電動機車相比於汽油機車,銷售量那麼低
關鍵在於國內沒有具有競爭力的電動機車

簡單,又貴又爛(相較於汽油機車)

要了解這件事,就先得把補貼金額去掉
因為補貼名額是有限的,電動機車一年就補貼一萬多台
難道電動機車就只想賣這麼多??
在不打算全面補助不限名額的電動車的情形下,先依照電動機車的原始售價來談

一般來說,電動機車(掛牌)售價大約5-6萬起跳
若要內置30-40 安時電池
可能要7-8萬

以40安時的電池,用時速約50公里來算
大概可以續航75-100公里
這算是勉強進入實用水準

也就是說,7-8萬的電動車,可以買台勉強實用的車

然後呢,汽油機車只要5-6萬,就能買台"非常"實用的車
所以電動車賣不掉

換成交換電池的電動車,實用性提高了,但價格更貴,尤其是使用價格
結果更不實用

經濟部官員不能理解鄉下老太太都能理解的事情
真是廢了

yungsheng_us2001 wrote:
亂扯一通,城市動力...(恕刪)

誰說城市動力是過去式了?頂多只是打帶跑躲去嘉義了而已,不過人家還活著好嗎XD
話說我2015/09 gogoro交車的時候,在新北市及鶯歌都還有城市動力的站點喔
然後到15年年底才突然整個南遷到嘉義去的。我今年農曆過年去嘉義時還好奇租來騎過呢
公司網站還在,FB粉絲頁也還在,嘉ebike的官網也還在,正常營運中啊
什麼過去式?不要這樣唱衰人家啦
http://ebike.citypower.com.tw/

所以很明顯的,城市動力跟睿能是同時在市場上競爭的,只是消費者做出了選擇,決定了去留而已
而且睿能是家成立於2011年的公司,在城市動力還不是推薦規格前,睿能也已經開發自己的系統了
你說有錢誰也能重新搞一套環電系統,設計自己的電池規格是嗎?
是沒錯啊,問題是誰,有誰真的認真在做了,而不是為了騙騙輔助或上市做做樣子而已?
兩陽一葉很有錢啊,中華前陣子不是也發表換電系統的宣傳影片了?自由市場當然大家都可以做啊
但是,但是誰真的砸大錢自己卯起來設站了?我訂gogoro的時候只有台北有32個換電站
不到兩年後的現在呢?全台已經有超過300個換電站在線上提供服務了
為什麼這麼多年過去了大家都不做?因為都無心積極經營電動車市場嘛
因為都只走充電的老方法,讓民眾一想到電動機車就聯想到性能貧弱,續航力短這些缺點
兩陽一葉更是配合政策做做樣子敷衍一下就好,主業在賣油車啊,總不好打到自己吧
所以在gogoro出現之前,油車玩油車的,電車玩電車的,根本沒什麼重疊的市場
電動機車性能差,使用的情境自然也就受限於短距離低速的移動為主,對油車市場根本不構成威脅
一直到gogoro上市後,才真正開始改變了這樣的狀態
yungsheng_us2001 wrote:
其實,蘋果日報這篇...(恕刪)

也不用急啦,再過不久,連價格上都真正有競爭力的車款應該就會問世了
很多人以為這一天還很久,但是其實或許就在不遠處了
你只看現在檯面上的,但檯面下人家拼了命在努力做的,你又知道多少了?
經濟部官員或許沒那麼廢,也許只是有人看得遠一些而已,也許

總之wait and see就是囉
yungsheng_us2001 wrote:
其實,蘋果日報這篇...(恕刪)
換成交換電池的電動車,實用性提高了,但價格更貴,尤其是使用價格
結果更不實用

主要是GOGORO用比較有設計感跟特殊規格去吸引高端使用者。
才會有換電的車比較貴的印象。
事實上........那些外觀看起來向粗製濫造的車款,
也可以修改一下電力規格,推出相容GOGORO電池的車款。
車還是一樣五萬賣你,你自己去跟GOGORO租電池。
或是車廠直接跟GOGORO合作。
GOGORO當初就講了,他們的目標是電能管理市場。
既然這樣,我想他們應該很歡迎車廠跟他們合作。
只是看車廠願不願意而已。。
erc wrote:
啊就數學不好咩,是有...(恕刪)
是你們轉不過來。都說Gogoro的電池殼有兩層。跟你舉個例子,你拿一大一小兩個盒子疊在一起。大盒子不動,裡面的小盒子要裝大一點的電池,就把小盒子換稍微大一點的就好,外面的大盒子一樣不變。這樣可以懂了嗎?突然覺得我變成小班老師...。

Visitante wrote:
公版限制了創新及未...(恕刪)


講這種話不怕人家笑?
手機充電端子如果有十種二十種好不好?
把你手上的USB丟掉好嗎?

USB = 通用序列匯流排(英語:Universal Serial Bus)
前面都有人回答了....
"裡面就18650的鋰電池而已~"....不管Gogoro還是Tesla,裡面都是這種規格的鋰電搭接在一起...
連比較大型的筆電也是....

所以我說你真的不太了解....當基本的理解門檻沒過,就會覺得凡事都不可能....

petrojelly wrote:
基本架構不太可能是...(恕刪)
kuojimmy123 wrote:
....你知道有可...(恕刪)

gogoro電池的尺寸差不多是15x15x30cm這麼大,裡頭只放了72顆18650
當然還有電路板,感應器呀什麼的
但即使是如此,稍微計算一下就知道,裡頭的空間其實還很寬裕的
從72顆18650變成72顆20700,其實體積上大不了多少的
即使以後裡頭要改放72顆20700,我也不認為會有什麼大問題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