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國產機車做出可攜式電池,會讓GGR車主們嘗鮮嗎?

William澈 wrote:
像標題上說的,如果...(恕刪)

> 像標題上說的,如果三隻羊做出電動機車,而電池是可拆卸的
我是e-moving EM-50用戶,不是三隻羊但是是充電機車市佔率第一的牌子

> 然後把電池提回家就能充電,隔天拔掉插頭把充飽電的電池裝進機車裡
以前就是這樣做的,但電池很重天天提回6樓就算有電梯還是很煩人的(為此放棄一個搬家機會,因為是5樓沒電梯)
尚不論手上大包小包或下雨天要擔心電池能不能淋雨的問題
後來把充電器改放在公司,有廠房可以停可以直接充電,但偶爾還是會遇到需要把電池拔出來的場合(沒位置停車)
排開行李箱內的雜物,拉開箱門提出電池去充,心理說不會靠杯是很難的.

> 就沒有所謂的沒地方充電及續航力不夠,而這樣續航力又能比擬GGR又沒月租費
EM-50當年新車時續航力最多大概就40km
充電車重點不是續航力剩多少,而是續航力能不能完成一次外出又回到充電器的航程
當騎一兩年後航程變短時,就不得不把充電器隨車帶著到公司去充電
不然到了公司縱使還有剩電也不足以回家(變成家裡公司都要提電池加拿充電器).
附帶一提的這貨要淺坡全力俯衝時速才會超過40km/h

> 電池就每三年保固一次,在正常使用下正常損耗下
每天騎去公司也很正常使用吧,只是去回各自全耗完一次電罷了,一個月基本上就跑完20次充放壽命週期
問題是電池壞掉的標準,電池電量通常不會一次全沒只會越來越差
那當一顆電池還有8成蓄電量但卻無法負擔用戶的來回航程要求時,這個電池要算好的還壞的?
因此從一開始充一次電能住家公司往返,到每天要充兩次電,到最後只能到附近捷運站來回.
何時可以讓廠商認可這電池是壞掉的可以出保固?

> 3年後付一筆小錢換新電池,舊的電池就回收做維修
換新電池
近萬元換來一顆不知道壽命剩多少的整新品
萬把元換一顆新電池
選一樣吧.

> 如果三隻羊做出這種電動機車,GGR的車主們會買單嗎??
身為一個快把EM-50騎壞的用戶(前陣子寒流我的續航力大概剩12km,而且時不時的故障停擺)
我下一台應該會換GGR
別問我的名字,我只是個舊時代的幻影.

allan_yang wrote:
如果充電跟換電2合1...(恕刪)


收費問題應該只是小事吧
就像網路有吃到飽也有買多少用多少

最怕是廠商不願意將充電跟換電2合1.怕錢賺太少

桃枝夭夭 wrote:
很少"同時"有那麼多...(恕刪)


那是因現還沒普及化.當街上都是電動車時.就有可能
(當然也許那時充電時間只要幾分鐘也有可能XD)

企業的話不要太當真
就像台朔說油品開放價格就會降低
結果咧....
當你電池只有一家時.就會被廠商牽著走.且別無選擇
(現還沒普及化還看不出來)

至於哪一家好哪一家壞.就由消費者自己選擇
就像手機有 Android跟Apple IOS系統也都有人選擇

hjy1496 wrote:
廠商不願意將充電跟換電2合1.怕錢賺太少


我認為不是營利這樣的原因,電池充電工作,集中在換電站有幾個好處;

1. 保持電池的交換翻新率,可以收集車主換電大數據資料,可以做未來更新電池模組或營運修正的依據。

2. 電池集中在換電站,可以有效防止車子失竊。歹徒除非偷來殺肉,不然偷這車也不能拿來自用或偷渡到國外。

當然,我希望可以給偏遠地區車主,如花東地區,開放在家充電的機制,等到當地有設置換電站之後,再收回充電器。
hjy1496 wrote:
收費問題應該只是小..


最怕是廠商不願意將充電跟換電2合1.怕錢賺太少
(恕刪)


個人覺得充電換電2合1有兩種情形:

第一種是車子有兩種插槽,分別是自充與換電,缺點是成本高些、重量變多、空間變小。優點是自行切換電池供電種類,可以多依賴自充電池。

但是,根據小弟及前幾樓自充經驗分享,幾年後電池變成半吊子,換了可惜又很貴,不換很難用……覺得自充省錢是還好而已,有種賠了夫人又折兵、省不到錢又傷神的感覺。

第二種是一種插槽電池,可自充也可換電。

首先澄清,自充電池不付系統月費無限跑,與換電系統電池是不可能互相流通的。

因為換電系統為了收費公平,必須是封閉而無漏洞的。

自充電池好處卻是不想付月費,跑再多的市電也很便宜。壞處是幾年後一次付幾萬重新買電池。

而換電已分攤各月份,不用付幾萬。但是要防堵好,不讓貪小便宜情形發生。

因此,不會讓從頭至尾未被監控計算的自充電池混入換電系統。

之前的ggr在家微型換電站,可在家充,一樣要連線檢核控管,照樣付費,等於是換電站延伸到您家。

由於是管制在整個換電系統中,沒有無限自充不付費漏洞存在,所以可行。

綜合以上,目前自充不付費與換電難以合併,很難有2合1產品,還是回到現況各買一台吧!
未來電動車最好的發展就是像中油或台塑加油站一樣,
沿路多設置一些「充電站」或「電池交換站」,
它的充電接頭要能夠讓各廠牌的電動車彼此互相通用 (公規),
這樣才能誘使鼓勵民眾改用電動汽機車當代步工具呀。

(個人淺見)
William澈 wrote:
像標題上說的,如果三...(恕刪)


這種車路上很多了阿。

hjfrank wrote:
未來電動車最好的發...(恕刪)


未來電動車最好的發展就是像中油或台塑加油站一樣,
睿能就是希望,沿路多設置一些『電池交換站』,最好一公里一站。
買它的電池模組讓各廠牌的電動車彼此互相通用 (公規),
這樣才能誘使鼓勵民眾改用電動汽機車當代步工具呀。

hjfrank wrote:
未來電動車最好的發展就是像中油或台塑加油站一樣,
沿路多設置一些「充電站」或「電池交換站」,
它的充電接頭要能夠讓各廠牌的電動車彼此互相通用 (公規),
這樣才能誘使鼓勵民眾改用電動汽機車當代步工具呀。
(個人淺見)

很有道理
窮人窮得只剩時間去充電比較便宜
有錢人時間就是金錢去換電比較便宜
hjfrank wrote:
未來電動車最好的發...(恕刪)

但是油燒完就沒了,電池卻是重複使用的
繳一樣的錢拿到一顆半死不活的電池或是剛好死在你手上要你賠就很倒霉了

換電系統硬體技術上不難(不就拔出插入嗎).
但要怎樣營造出公平且大家都會友善對待電池的環境卻不容易.

睿能整套體系絕大部份技術皆是在試圖解決公平性的問題.
之所以提出第三方車廠需要"使用睿能的電控系統"也是因為現階段沒有更好能讓大家一起玩又繼續維持住公平性的方案.
別問我的名字,我只是個舊時代的幻影.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