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大轉彎 電動機車擬改採充、換電並行

喔? 免權利金是睿能說的嗎? 還是你說的?

你知道電池佔電動車的成本多少嗎?
睿能為什麼只想賺電的錢?

你覺得睿能是白癡,大發佛心把電池換電都開發好,等著其他車廠免費來使用
其他車廠只要做比睿能更便宜的車,然後換電池不變,來搶睿能的車的生意?

而且對於其他車廠來說,賣電池也是個生意阿,為什麼要把電池的利潤都給睿能?


劉德剛 wrote:
權利金這件事之前已經回答過了,
睿能就像中油的角色一樣,
提供車輛能源,
車廠就是負責造出可使用汽柴油的車,
車廠造車幫中油增加來加油的客戶,
為何還要付權利金給中油呢?
有甚麼車廠還要看中油臉色的問題嗎?
又如果手機作業系統不只一家,
對開發app跟手機硬體商來說,
為了擴大客源要同時推出多個系統版本,
這樣會比作業系統只有一家獨大好嗎?
魯拉拉拉 wrote:
喔? 免權利金是睿能...(恕刪)

你搞錯邏輯了,
睿能開發電池與換電,
是給車主消費者使用,
並不是車廠,
那麼應該是誰該付錢給睿能呢?
政府只是擔任協調角色,充、換電方式由業者決定。

快充方式可能影響電池壽命及危險性較高,如用慢充太費時且續航力太短。

換電站數量與機車數量有關,其他業者也加入,這樣換電站數量才能快速增加。

魯拉拉拉 wrote:
小弟在深圳這,街邊的...(恕刪)

你被大陸現況影響太深,建議你回台灣試騎看看,相信你會有完全不同的體驗跟看法
重複恕刪
1515151515
yurue wrote:
.....非完全開放規格,很難成為業界標準規格。....(恕刪)

有政府力量介入,馬上能豬羊變色!

企業經營要對國家政策有正確的「預測」能力。
尹衍樑欸,當他二咖、三咖?!
人家就是要有辦法「保証」其預測會成功,要不這麼多人找他投資是投資假的喲。

睿能辦得到,
光陽、三陽不見得辦得到,更別講其他更小的咖。
我連要見市長都見不到。
不是睿能預測政府的政策,而是它有試著去 [遊說] 政府介入,而且差一些成功。因為,光陽、三陽也非省油的燈,不會讓睿能整碗捧走。
erc wrote:
有政府力量介入,馬...(恕刪)

yurue wrote:
不是睿能預測政府的政...(恕刪)
原來你是被睿能[遊說]的官員,或者你是三陽光陽派去[遊說]政府的人,一手消息來的啊!佩服佩服!
olleg123 wrote:
我覺得目前台灣電動...(恕刪)

1.我原則上也贊成充換電併行,但是認真想想,消費者不見得會是贏家,甚至廠商也是
試想若是有其他廠商也推行換電系統,真的成功了,那市面上就是多了一種不流通的規格
這是還好,那要是不幸失敗了呢?廠商賠錢不說,買的民眾也可能變成孤兒
換電系統沒有一定資金,是不容易建置的,反之充電系統是還好,反正是一台一台賣斷

2.會說對岸電動機車市場成熟,那主要是政策上禁止燃油機車使然
另一個對岸跟台灣很大不同的是,對岸的電動機車,絕大多數都是時速偏低的車種
有些等同台灣所謂的電自,快一點的通常速度也在4~50km/h以內,大多數真的是短程代步
反觀台灣路上跑的機車,平常車流中想看到跑4~50km/h的,那還真的是少數
市面上125的機車gps速度都可來到100km/h上下了
也正因為性能上的差異,台灣人用機車的模式跟對岸是有很大不同的,簡單說就是應用範圍廣大許多

3.性能方面,既然你會說續航力由車主自行判斷需求,那同理,需不需要更優異的性能當然也一樣
沒有什麼所謂比較快就絕對比較危險的說法的,以目前銷售量來說,白牌的gogoro反而勝過其他車種
為何呢?因為性能低落,使用者就比較難把他當成是主要車種,通常就是家中第二台機車,買菜車
換句話說也就是因為性能低落而限制了車子的使用模式

過往台灣民眾對電動機車的刻板印象就是性能差續航差,只適合家附近騎騎
gogoro上市之後,才開始扭轉這種印象,大眾才開始認真思考買台白牌電機車取代油車
要取代油車,除了速度上的性能之外,續航力也要想辦法能跟上,所以才會有換電系統出現
畢竟現今電池技術就是如此,要性能好又要跑得遠,對電池的要求非常高,一組電池很難達成
所以只能靠抽換電池的模式來達成續航力提昇的目標
而由於電池屬於公司所有,消費者也不需去擔心電池壽命的問題

此外,換電站及電池都常時處在一種共有共享的模式當中,資源利用因此可以發揮最大值
想想,你要是買一個充電器放在家裡充,你自己要負擔購買成本,同時一天可能只會用一次
你想要增加續航力,只能自己再多買一顆電池,攜帶上也不便,回家又要充兩顆電池,都是你的成本
換電式呢?換電站(也就是充電器)24小時都開放車主使用,一組電池沒電了就換一組繼續上路
這組電池一個小時充好後,又隨時可供其他車主使用,你不需要買電池,也不用買充電器
只要有換電站,你的車子基本上就沒有續航力的限制,只需要依使用里程來付月租費及里程費
只有這樣,電動機車的實用性才有可能能跟油車做競爭啊

我不是否定換電機車的市場,但是以台灣人多數的使用模式來考量,充電式終究只是小市場
除非等到電池技術真的有重大突破,一顆電池的續航力能跟油車接近,更重要的,充電時間要夠短
但是誰能打包票那天何時才會到來?
我覺得現階段在政策上充、換電並行比較好,因為並非所有人都需要使用換電的方式,有些人的使用方式或許充電式的會更適合,這樣也比較不容易被說是圖利或打壓特定廠商。

另一方面,睿能現有的換電站都有支付租金使用場地,將來或可以在政策上給予一些方便,例如有公家設置的機車充電站的處所,若場地空間允許的話,也提供睿能自行評估是否無償或支付租金使用該場地來架設換電站,但使用電費的部份睿能必須要支付,因為其有向消費者收取換電系統的服務費用。反之,在捷運站或其他公有土地上若睿能有在該場地上架設換電站,若空間允許,亦應提供充電設施供其他充電式的電動機車使用。

再一方面,若要更進一步推廣電動機車,或可以在政策上做一些一舉數得的調整,例如開放白牌以上電動機車可行駛市區平面道路的禁行機車道,此開放並不會影響或限制其他用路人使用道路的權利,也不需要增加經費,卻可能可以增加其他白牌油車的駕駛換購電動機車的誘因,同時也可以進一步提供數據給交通相關部門參考日後是否應全面取消禁行機車道的政策,因為雖然台北市與新北市的警察與政府交通部門的實際統計與研究顯示,在部份實驗開放取消禁行機車道的路段,顯然會減少機車發生事故的機率,然而也許因取樣數據不夠多,以及社會上的多數人因既有觀念的認知,認為機車就是該行駛慢車道而不應和其他四輪車輛享有平等的路權,所以即使統計與研究顯示取消禁行機車道雖可以減少事故發生的機率,但政策上還是趨向維持既有的限制。

至於要以睿能的電池系統作為所謂的公版,我個人認為現階段太早也還沒那個必要,自由競爭由市場去決定選擇即可,也免於扼殺其他也想做換電系統的廠商的機會。

最後,無論是傳統油車,還是充電或換電式的車輛,各有其優缺點,選擇自己喜歡或合用的即可。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