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大陸已經全面改電動機車許久為何台灣不行

ukj2621004 wrote:
請問您的電動汽車常常(恕刪)

纯电动汽车里程取决于电池容量,微型汽车大约百公里13-15度左右,紧凑型多一点,tesla这种sedan20度以上,另外车内舒适性设备也需要耗电,比如空调。
又因为电动汽车没有热源,所以制热异常耗电,一般都是用ptc发热,好几个千瓦呢。

我全部是根据电池电量安排行程的,大陆商业充电特别多,特别贵,在外面难得会补一点电。

隔夜充满是关键,满电第二天行程才比较机动。隔夜充电一般都是交流电,3kw或者7kw,家庭或者小区可以安装,不需要特别的电力线路。

社会型充电企业没有一个赚钱的,就是那种遍设充电桩的企业,反而是为特定用户服务的充电桩企业不会亏的,比如为公交车充电的企业。

商业充电在大城市非常方便,就是贵,服务不稳定,很多时候车位被油车占了。

商业充电以直流为主,一般充电机60kw,你根据上述耗电量就能大致估计需要的时间了,现在主流的电动车基本在40-60度电。

5年来和我一起买车的100多个车主每天都在微信上聊天,他们的下一部车基本都是电动车,用过电动车的人不想再用传统汽车了,除非经常大范围无计划活动的那种。当然他们中很多人其实也有一部油车以备他用。
frank_qu wrote:
5年来和我一起买车的100多个车主每天都在微信上聊天,他们的下一部车基本都是电动车,用过电动车的人不想再用传统汽车了,除非经常大范围无计划活动的那种。当然他们中很多人其实也有一部油车以备他用。

原文網址: 閒聊-大陸已經全面改電動機車許久為何台灣不行 #Mobile01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22&t=5796090&p=28(恕刪)


紅字才是重點...
油車是主要交通工具..
電車只是代步而已....
請願取消林鄭家族的英國護照.https://reurl.cc/VaWZqQ
不長眼 wrote:
紅字才是重點...油(恕刪)


不是的,是除非必要不开油车,油车一般都是先买的,后来才买的电车。

因为实际使用,有了信心,所以第三次购买还是电车。

得到正确经验指导的,第一次购车就可以买电车,因为一切情况都已经是预知的了。

一般没有使用经验的人总是问,车子能跑多远,有经验的人只问车子带多少电。


nissan leaf2018美国款才250km左右,但是已经覆盖了美国90%的用户需求,无限制堆叠电池提高里程的做法,一点不科学,比如tesla。

换电其实是变相堆叠电池,而且把问题进一步复杂化了,都是高成本的不合理做法。当然换电消除了一般人从油改成电的不确定感,就是俗称的里程焦虑,让这个生意可以先跑起来,否则消费者疑虑的比较多,大家都不敢买还是没有生意。

另外电动车的二手残值非常低,因为哪怕不用电池也有损耗,所以买昂贵的电动车也不是理性的选择。合理的做法是选适合自己活动范围的里程,然后尽量每天多用,用得少的,没有必要买。


所以出租车公交车用电动的是比较合理的。
frank_qu wrote:
纯电动汽车里程取决于(恕刪)


感謝您的分享
確實大陸比起台灣不民主,不過歐盟各國也訂下時間表強制油車禁售,你們又要怎麼說?歐盟各國也全都是獨裁專制國家嗎?

所以終歸到底只有一句話:想不想做而已。什麼民主自由的藉口根本都是瞎扯蛋。
friendeo wrote:
確實大陸比起台灣不民(恕刪)

大陆推行电动汽车每年几百亿人民币的补贴呢!

为什么要搞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传统汽车的核心技术中国人并不掌握,电动汽车一下子减低了汽车制造的难度,焦点变成了电池。他改变的是汽车行业的格局。
frank_qu wrote:
大陆推行电动汽车每年


为什么要搞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传统汽车的核心技术中国人并不掌握,电动汽车一下子减低了汽车制造的难度,焦点变成了电池。他改变的是汽车行业的格局。

(恕刪)


沒錯! 30年後 電動車大行其道,汽車逐漸沒落,德日汽車精密機械工藝將成為昨日黃花。

電動汽車原理簡單, 各國可以輕易擁有自己的汽車產業。百年前的保時捷博士都做出來了,如果當時有現在的電池科技,根本不會有百年來的汽車產業。
不長眼 wrote:
紅字才是重點...
油車是主要交通工具..
電車只是代步而已....

這邏輯?
哪種私人交通工具不是代步?
advantage wrote:
一大堆停在路邊機車格內的機車長時間停放讓車位沒周轉率

原文網址: 閒聊-大陸已經全面改電動機車許久為何台灣不行 #Mobile01 https://m.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22&t=5796090&p=27

我给你一个上海的解决方案,停车位的时间不是24小时,早上有一个小时不能停。

目的是给隔夜停车的需求一个满足的机会,白天是收费的,晚上是免费的,但是不给长期占用车位的人机会,保证流动性。

警察早上会来贴单子。
台灣的政策完全沒有在考慮推展電動車,光看充電樁的設置就知道了
台灣的政策只有考慮下次怎麼當選而已…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