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周末,三輪電動馬車要去挑戰一日武嶺來回450KM

是阿,所以我買3000W
後來測試後發現一代增程器的幾個問題
(但我覺得三代智能型已經解決了這問題,單沒用過紙扇數據,所以只是猜測拉)

增程器會在空載時輸出非常小
也就是當電壓降低,就是大附載,雖轉數並沒有跟著提高
但因為轉數一樣,附載變大,出電流就會變大

類似凱利控的回充功能,他可以調整回充時的附載
當同一個下坡速度設定附載大時,你會感覺受到很大的阻力
但設定附載小時阻力就變小,但出電流就小

相對的,若是設定充電附載一樣,速度越快,發電流就越快

一代增程器除非你額外裝油門線,然後買一個雙用轉把
不然就只有一個情形會幫你充電
就是電壓變小時,只有當電壓在最低點時,你的實際發電流才是40A
但這對鋰鐵很不實用,鋰鐵的放電電壓曲線不是一個線性關係
有電時的降壓很小
當他低壓時,會迅速降壓
而且是真的很沒電了
所以應該只適合裝在鉛酸電池的電動車上

而這現象我出發前就發現
所以我的策略是只開啟一半的電池
讓這一半先騎到沒電,然後因為電壓低了,
它的輸出就大了

但是3000W就算出40A也不夠我雙輪80A定速續航時用
所以電壓還是會降,而且CELL LOG一直逼逼叫

因此後來我還是開啟了另一半電池繼續騎
但越騎越不對,這樣的發電流太小了,變只有10A

我就在過程中改採另一個"致命"的策略
我除了把油門用塑帶綁住外,也轉了油門上限值提高了引擎轉速
這樣怠速無附載時的發電為30A,往前騎時雖電池降壓低,但也能提高到40A

當然這不是增程器正確使用方式,地球大說過了,他是增程而不是發電機
在無行駛時,他怠速運轉,附載又低,所以並不對電池充電(只微充)
當你行駛時才輔助供電

但為了完成這段路,我還是半夜在深山中改裝了起來
的確是有發電了,但也因為連續高轉速運轉了9小時
他真的太燙了,引擎本體是沒事,也因為熱+震動,東西接二連三的壞

我也停下用現有材料工具根電線杆上鐵絲開始想辦法修起他來

首先是火心塞的那個塑膠蓋裂了,開始會因為震動而鬆脫熄火
阻風門很神奇地也因為震動跳到關閉(很神奇吧),找這原因找好久,後來還發生不只一次
後來油管也會不給油,太扯了,害我吸了一嘴汽油

然後我生氣了,把外殼拆了,一來降溫,二來維修方便

哈哈,有趣的來了,排氣管開始裂了,分離了
想說大聲就大聲先騎到再說
然後尾段先掉下來一節
就變得超大聲
騎一騎中段也掉了
沒差拉,聲音一樣,能動就好,反正整條路沒人家,有經過市區再關掉

接著又熄火了....化油器掉了
螺絲斷在裡面

這下只能用電稱到目的地了
但雖稱到了車隊的總集合點國姓鄉
但沒增程器,也沒緩衝電源,我就只能坐車上去武嶺了

車也是用運的回來
不過讓這台那麼重的車陪我戰那麼遠的一段路,也辛苦他了
我就坐高鐵回來了

但是以我的個性,要開始想這顆增程器怎麼優化了
畢竟只是一代,沒辦法像三代一樣搞不好能自行設定每個電壓點的輸出電流
若行就太完美了
因為馬達控制器能設定卡每個電壓點的輸出電流上限
增程器若也能卡每個電壓輸出電流值就剛好平衡



kaiman凱 wrote:
是阿,所以我買300...(恕刪)


凱大,恭喜還是順利回家了。
怎麼所有螺絲鬆脫,散架了。對於中國大陸的東西,辜負了凱大的抬舉,本人聊表歉意。對不起,竟然有這麼糟糕的事情發生。

我前面已經表列了。這個功率是一份價錢一分貨。把油門調到4KW,看上去調高一點點,那要1800元人民幣才能完成的工作。把油門調到6KW,那要四千元才能完成的任務。說凱大的馬車應安裝8KW增程器,昨天我查了一下淘寶,讓我大吃一驚,這東東竟然要價15000人民幣。
我是後來才發覺不同功率的增程器,價格差那麼多。可見這負荷不能差一點點。可惜來不及提醒凱大了。

不知凱大的增程器是什麼廠家牌子的呢?
以前S教授的一句話非常經典,「東西勉強可以,價格無敵」。這個機械的東西,中國大陸的東西,不能超負荷使用的,只能減負荷使用。

其實,凱大不必動任何東西,騎到沒電了,如果增程器發電功率跑不快,直接停下來休息一兩小時,讓增程器給電池每小時充3度電,然後繼續跑。跑到目的地。讓增程器開著,按照額定功率給電池繼續充電就可以了。
我看到淘寶上銷售增程器的廠家特別提醒,小功率增程器拖帶大功率馬達。增程器很容易損壞的。但沒有想到一會兒工夫,每隻螺絲都鬆脫了。

想起中國工程師的能力。
當初1958年大躍進的時候,中國人腦子發熱要製造最先進的運輸直升機。要能從哈爾濱飛到南昌。中國工程師坦言自己根本做不出來。
做不出來?必須做出來!
那好,工程師說,我的確能做出一架可以從哈爾濱飛到南昌的直升機。不過,可以保證,飛到南昌,發動機冷卻下來,也就壞掉了。
最後,還是強迫工程師製造了這樣一架運輸直升機。驗證飛行中,從哈爾濱飛到南昌,發動機剛好壞掉。
kaiman凱 wrote:
但是以我的個性,要開始想這顆增程器怎麼優化了
畢竟只是一代,沒辦法像三代一樣搞不好能自行設定每個電壓點的輸出電流
若行就太完美了
因為馬達控制器能設定卡每個電壓點的輸出電流上限
增程器若也能卡每個電壓輸出電流值就剛好平衡



它這個是電腦軟體做死的。需要重新編寫軟體程序指令。
屬於能源管理的範疇。屬於智能控制。卻不是人工智慧識別。
所以,這個技術很難很難的。歐美日大公司也不確定能拿下,總之很花費功夫的。

人工智慧,模擬大腦隨機應變地處理各種突發情況。屬於人類科技還沒有破解的技術。和人工智慧最接近的學科是「模糊數學」。
凱門~~~

一開始我對於增程器就沒什麼好感,之前有過壓猛燒我們控制器的紀錄,也有線圈燒壞的新聞,地球大已經為大陸的品質道歉了,我也不好再多批評什麼。 不過這次準備了這麼久,真的是可惜了。

下次等我的e-go好,我陪你去再跑一趟。



shenta wrote:
凱門~~~一開始我對...(恕刪)


燒控制器也許算幸運的。弄得不巧要充壞電池的,那損失更大。
所以,啟動控制器軟體計算的第一要務是不要充壞電池,在這個基礎上,然後才是能提供多少發電功率的問題。

其實也是,我先前曾一再提到過的,比如說出售輪轂馬達,說是要2.5KW的。然後給3KW的,其實只有2KW,甚至還不到。
我估計這台發電機的情形也差不多。說是額定功率3KW的,其實只能工作于最多2.5KW。功率超上去的話,後果就是,用不了多久就會燒掉發動機。

shenta wrote:
下次等我的e-go好,我陪你去再跑一趟。


對,有兩個人作伴比較好,互相有照應。遇到問題也不容易急躁。而且S教授對控制技術了如指掌,那更是太好了。
記得當初M大去環島,也是倆人一起去的。
雖然沒有成功
不過這是難能可貴的經驗和分享
謝謝
其實仔細想想
增程器這玩意也不是不能玩
他的設計也合理

不讓你充電
免得整段路下來有無數次的充放電
對電池也是很傷

他的用意在你將近"沒電"時,取代電池
但還是需要有電池提供瞬間的放電(類似超大型電容)

就算你沒電了,也不幫你充
但若要設計的完美
就要依各種電池類型的特性來設計對應的控制器
所以我才想,若是他能接電腦類似魔獸可程式化設定就完美了

今天開車去巡工地時我就一直想
疑,對阿,我還有一顆覺得太遜淘汰下來的凱莉控制器
他的充電負載可自行設定%數
也不知內部有沒有穩壓裝置,若是只有整流
那對車上的原本控制器是非常非常傷的
一般慢速車的回充就算沒穩壓都還好
但增程器轉速達3000轉,三相電瞬間可飆過150V,那很可怕
所以前幾年對岸只有一代增程器才那麼多燒控制器的
也就是這樣才出了三代智能型穩版增程器的控制器

若凱利控有,我就可決定是在行駛時發電還是沒電時在荒郊野嶺沒的充電,停下讓電池休息後發電完再讓電池休息後再走(但我覺得應該沒有,要我試,我也不敢冒險,有沒高手有資訊知道凱利控到底能不能回充穩壓,因為凱利控已被我歸類為兩光控了,若不想辦法用他,這顆控因該永遠都在倉庫了)

PS:目前增程器就算停下來起動引擎,電池回壓到高點,他負載變小,發電流就相當相當小,因為不希望太多電充到電池造成傷害


但後來又想到,凱利控與魔獸控都是以霍爾來監控運轉(大部分控都是如此,只有少部分控可只靠接三相)
而增程器是沒有霍爾感知器的
只靠三相電來驅動發動引擎

所以必須手拉啟動,這就相當遜了
加上沒霍爾,沒試過也不知道能不能正常作動凱利控的充電模式

再想想吧....

但老實說,我真的好不想用增程器喔,但又買不到燃料電池的發電機本體來玩,之所以之前都不想測試他,真的覺得啟動他的聲音很丟臉,但若要玩遠程,又非靠它不可,這也是我這趟選擇山路的原因,因為整路幾乎沒有住戶,XDDD
那顆引擎本體是日本Honda山寨版的,再來就是您買的輸出功率太小,一直用高轉速輸出,那顆引擎很快就掛了...至於發電機發出的電壓需要一個品質較好的台灣製穩壓電路,大陸有一家天時增程器裝在去年賣最多台(將近5千3百台)的QQ3 EV低速電動車上

二、強調說明:
1.本發電機是在電動車行駛中,在不停車的情況下輸出直流電能驅動電動車電機工作,並且控制發動機運轉和熄火使輸出電壓穩定在標準範圍內(或採用整流穩壓器),剩餘電量給電池補充充電,因此不必擔心過高電壓和大電流充電對車載電池組造成損害。
2.如果選配比電動車電機功率大2倍的發電機,電瓶完全沒電了也能滿足電動車啟動,加速、上坡的要求。
3.需要強調的是如果選用和電動車電機功率相同的《增程發電機》,還是要用原車電池配套使用,因為電動車啟動、加速、上坡時的用電量是正常行駛的兩倍以上,還要電池輔助供電。
4.如果選用小於電動車電機功率的發電機,那隻能大大的增加發動機的耗油量。長途行駛過程中很容易使發動機損壞。


kaiman凱 wrote:
其實仔細想想增程器這...(恕刪)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