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機車電池規格 月底公告統一

歐XX wrote:
我花大筆的錢買電池救地球,還要付大筆的錢來充電...(恕刪)

雖然我不看好電池交換站.但電池交換站的其中一項重要精神,就是購車者不用買電池.電池全部都是由電池交換站業者提供.因此,應該不會有你說的問題!!
基本上目前現在的統一電池交換,根本就是變相的拿錢去補貼特定廠商的利潤,用他們家的電池,環保署多補貼多少,問題點是這些特定廠家的車,規格根本不符合一般消費者的需求(30~40Km的速度)。 然後這些電動車既然有補助,就把價格抬高些,更多撈一點"政府機關"的標案,一台大陸車,不含電池成本NTD10K~12K上下,加上那48V10Ah的"交換電池"(成本約NTD5.5K~6K,三星ICR18650),居然標價3萬~5萬多。 車貴不打緊,居然電池一次交換48V10Ah的成本要NTD22,有些車種還要換兩顆,共NTD44,跑不到35Km的行程。 他們推這案,基本上,只要去做一下市場調查,簡單的算一下,與油車的價錢差不多,甚至更貴,性能比油車差,卻還要去當白老鼠,我不相信一般消費者會接受。 但,為什麼環保署長這麼執意要進行呢? 因為行政院下達的指示,那行政院為什麼這麼執意要進行呢? 因為國外似乎弄得很好,他們也想要拿納稅人的錢,弄個噱頭,炒個新聞。 成了,是他的成就,敗了,反正也不是他的錢,都是納稅人的。 討好了多少廠商,就算以後下台,也是有一群既得利益者的支持。 而那些天龍國的官員,開大cc數的進口車去開會,每天忙著開會嘴砲,有哪個真的有騎電動摩托車上下班的? 有哪個真的去做過市場調查說,這樣的方案,民眾的接受度有多少?

所以Tass大說根本沒有幾間大間的廠家去鳥他,與我所得到的信息也是同樣的,似乎只是圖利特定一小搓廠家,違背市場需求的燒錢案而已。 大間廠商都做過市調,這電池交換費用太貴,根本沒人會去用,自然做出這電池交換的車也沒人去買,所以也沒有去鳥他的必要。

重點: 就我了解,交換補助的那一萬,不是給現金,而是給交換電池的額度。 所以環保署是撥錢給電池交換業者,並不是給消費者。 是我~ 這樣的條件我也不要。

還有就是,這交換電池,並不能充電,所以煞車能源回收功能也不能用,用了搞不好他會說你把他電池惡意破壞了。 暈,這是電動車的強項說,難道Tesla都是笨蛋,猛用能源回收煞車?


工業局應該統一的,是充電頭的規格,如SAE-J1772或是IEC-62196,並強制要求出廠的車,通通要用這固定規格的充電插座。 目前歐美的EV都已經統一得差不多了,Leaf,Volt,PriusE與Tesla MS都是用J1772。

而環保署應該要做的是新增油車環境汙染稅,每台油車一次多收5,000(125cc)~100,000(600cc),然後把這收來的錢,拿來補助電動摩托車,這樣電動摩托車的預算充足,一台電動摩托車補助到3萬都不是問題。 然後每年在收油車空氣污染稅,一年多收2,000(125cc)~50,000(600cc),來補助電動機車的電池。

唯有這樣,台灣的空氣,環境,與產業,才會進步。 但,目前有多少的既得利益團體,我們那些天龍國的官員敢得罪嗎?


嗨~ 我這工程師的個性,實話實說,不知道這下又得罪多少人,先說聲對不起了~

nowin wrote:
雖然我不看好電池交換...(恕刪)


Nowin大,不是歐,目前電池交換站的意思是,你拿顆全新的電池去跟他交換顆用過舊的,充飽電的電池。
這我非常確定,親自確認過的。 交換廠家的意思是"你新的電池也不過新一天,用過就舊了,那我拿顆舊的電池與你換又怎麼樣? 我還有終生保固A"

但就我了解,一般電池容量8成以上為良品,8成以下為報廢品,但似乎有些廠家想說要把報廢品定義降到6成以下。 所以原本可以跑40Km的新電池,可能換一次後就變成只剩下24Km的航程。 在下一次換卻有30Km... 消費者的使用經驗,我個人並不看好。


我不知道一般人怎麼想,但是我是絕對不幹。 Tesla Roadster的電池用了快10年了,還有8成多的容量(之前有發過連接,美國能源部測試300多台Roadster的報告),電池是充壞的,不是用壞的。 感覺上台灣真的有電池充電技術的... 沒一間。
nowin wrote:
雖然我不看好電池交換...(恕刪)

shenta wrote:
基本上目前現在的統一電池交換,根本就是變相的拿錢去補貼特定廠商的利潤,用他們家的電池,環保署多補貼多少,問題點是這些特定廠家的車,規格根本不符合一般消費者的需求(30~40Km的速度)。 然後這些電動車既然有補助,就把價格抬高些,更多撈一點"政府機關"的標案,一台大陸車,不含電池成本NTD10K~12K上下,加上那48V10Ah的"交換電池"(成本約NTD5.5K~6K,三星ICR18650),居然標價3萬~5萬多。 車貴不打緊,居然電池一次交換48V10Ah的成本要NTD22,有些車種還要換兩顆,共NTD44,跑不到35Km的行程。...(恕刪)


請問
中國那邊也有搞電池交換站嗎?
還是他們充電有什麼更好的辦法台灣可學習的?
shenta wrote:
Nowin大,不是歐...(恕刪)


意思是這樣交換有一定的風險在是吧...

williamP wrote:
請問

中國那邊也有...(恕刪)


有,但是都失敗了,目前只剩下投幣充電站與快速充電站。

williamP wrote:
請問
中國那邊也有搞電池交換站嗎?
還是他們充電有什麼更好的辦法台灣可學習的?


記得我看報道,無錫在某些地方搞過一次,有常識想想的。根本沒有可操作性。我根本不用再去關心實踐的結果會如何。
以色列在電動汽車上也曾實踐過一次,那還勉強有可操作性。但考慮到巨大的交換成本,失敗也是註定的。(也失敗了)

很簡單,每盒回收進來的電池,並不是簡單充電就可以又租出去的。都要經過嚴格測試,確認狀態良好,有足夠的標定容量,才能再租出去的。否則,混有不合格電池,然後又租出去,導致消費者半路拋錨,那不是嚴重商業糾紛了?顯然,這個專業的嚴格再測試,要花費多少錢?我認為,那是在燒錢!
原來的問題出在這裡http://mag.chinatimes.com/mag-cnt.aspx?artid=21217&page=3

記者訪問出現在的狀況是[有車無站,有站無車],看了之後實在是讓人搖頭,連中國都有前車之鑑可以參考,還是要自己試試看,真的是謎一樣的政府啊!

若是拿這二億元給各大超商,補助新北與高雄二地的大型連鎖超商,每一間都裝幾個投幣式的充電座(如桃園縣政府之前補助各社區大樓的那種),應該就可以達到效益了吧,若是設置一個投幣式的充電座要五萬元,這樣子可以設置4000個充電座,若是每一間有三個電動機車的停車位,也會有1300多個可以提供充電服務的點,不管哪一家的車種,只要有內建充電器或是自備充電器的人,遇到沒電可回家時,就去投個5元10元就可以解決了,希望其他縣市政府不要再重蹈覆轍

電動機車的廠商沒有公會這類組織嗎?一起跟縣市環保局反應難道很困難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SCNMlxSaYk

4500萬,弄了30座電池交換站~

~~~~~~~~~~~~~~一座約120萬~~~~~~~~~~~~~~

而且換電池的成本與油車差不多,性能卻與腳踏車差不多~

嗨~
他們這種充電站應該是給那種大型公司內部的交通工具使用才對,專人專職幫公司的電動機車或自行車的電池充飽電,其他人就來換電池就行了,而且他們一次買的電動機車或自行車的數量要夠多才划算。
拿到公共區使用,怎麼想都不對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