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g2抱怨聲中,不如加價換購g1

我原本也是想買GGR2,但爬文看到太多災情,所以改買一代
GOGORO S 已下訂,待交車中

winleo19820726 wrote:
照這麼說DUCATI...(恕刪)
杜卡迪的鋼管是一種浪漫成份 ,
國產速克達鋼管是一種成本考量,
比操控性扯不上邊邊,

況且 motogp賽道上,
常勝軍可不是鋼管車。

劉德剛 wrote:
在很多g2的抱怨文...(恕刪)
G1的造型 和HCG幽浮系列長的好像, 真是有特色!


小弟是G2車主,也算是go粉,分享一些心得。

首先,版面上説的G2災情,個人覺得還好,是少數情形。例如:龍頭鎖為了配合遥控車鎖,需要採用電磁式,而非傳統機械式,遇到停車時車頭左打,力道大而卡住鐵閂縮不回去,就容易發生未解鎖情形。

幸好小弟牽車習慣打正車頭再摧油門,所以不擔心龍頭鎖問題,相信絕大多數車主也是如此。

其次,積土問題,小弟幾乎市區柏油路騎乘,也不擔心,而且回廠保養會請師父巡視。

最後,同意樓主所説,G1比G2好料不止三萬。但是G2也有實用之處。舉例手把按扭,雖然G1可發光,但是排列緊密,容易誤按,想按方向燈會不小心按到雙黃燈。其實騎乘時專注路況,不常看按鈕,多是憑手感按下…這一點覺得G2按鈕不錯。分散排列,較不易誤按,尤其小弟手指粗大…

其他:14吋與13吋大輪、大座墊大置物箱、較大照後鏡、連動雙碟煞、鏈條較耐用、用料便宜……

總而言之,G2算經濟實用型。
1515141515151515155555555
暗 黑 wrote:
...(恕刪)

回34樓 ,好就好壞就壞, 就事論事 ,不需要貶低別人,抬高自己,您講的手把按鈕排列方式,真是本日最中肯的說法 !
如果G2 可以在不含補助 50000元左右買到,
我 認為這才是合理的價格,
也才夠經濟實惠 ,
為什麼 ?
因為,當一台車 大部分零件規格都與 油車 相當,沒有特規 ,
但卻用一顆馬達 取代油車的引擎系統 與變速系統,
以致零件 少了近1倍 ,
卻還跟油車賣同樣價格 ,合理嗎?
在CP值上它不合理,
但在市場機制下它是合理,
因為定價從來就不是完全按照成本 來訂價,
而是依照消費者心中的價值來訂價,
G2 在消費者的心中 ,
就是衝著它有含兩萬多的補助 ,
跟它創造了 以前充電車所沒有的價值,
所以吸引他們買單 並不是因為他是一台cp值高的車。

假如他今天賣七萬多且沒有補助,
或他不能換電屬於充電車,
還有這麼多消費者願意買單嗎?

結論: G2目前經濟實惠沒錯,
那是因為 補助 把價格壓下來。
劉德剛 wrote:
如果G2 可以在不...(恕刪)


同意您說的,G2應該賣五萬,但不是現在。

等幾年後,換電站蓋完及之前開發成本攤平一些,價格就有下降空間。

ggr可以慶幸油車多年來漲價不少,才可以訂高價又不會讓民眾感覺差距太大,因此才能回收建設經費。
winleo19820726 wrote:
1不是鋁合金車架輕輕一摔就整台車解體了嗎?

劉德剛 wrote:
鋼管車架在天生上就是不如鋁合金車架的操控性,
所以只能比摔車比較不會解體嗎?

winleo19820726 wrote:
鋁合金車架好那北宜那次怎麼說,不就是玻璃鋁合金車架,同樣都是新車也不會輕輕一摔就整台車解體,會從玻璃鋁合金改成鋼管車不就很明顯了嗎?

劉德剛 wrote:
可以追求鋁合金車架 帶來的極致操控。
技術不好常摔車的,
更推薦 鋁合金車架帶來的穩定感。

winleo19820726 wrote:
照這麼說DUCATI的鋼管車架穩定性操控會輸玻璃鋁合金車囉

這位一定沒有在單車版走跳
在公路車的世界鋁合金確實優於鋼管車
而且鋼管車是最便宜車種
常見自行車架使用感受分享
鋼架是最早的車架材料,基本上都是纖細的圓管。採用焊接的方式製作,高端車架採用套管焊接。鈦架我覺得可以看出是全面加強的鋼架。
鋁架是鋁管經過「抽管」工藝後焊接,再熱處理而成。所謂抽管,就是把直徑細而厚的管,抽成直徑粗而薄的管。使管材中段比兩端薄一些,「雙抽」就是一根管內有兩種不同管壁厚度,那「三抽」就是三段不同厚度了。目的是使管材在保證相同強度下達到更輕的重量,由於材料特性所限,鋼和鈦的抽管難度大於鋁管,所以鋁架在相同的重量下,有著比鋼架和鈦架更好的剛性,也就有著更好的踩踏效率,就是所謂的「硬」。
鋼架和鈦架雖然同重量剛性不如鋁架,但車架強度可比鋁架強很多。打個比方來說 給鋁架施加一個1KN的力 鋁架才會有變形 但是力加到1.1KN的時候 鋁架就塑性變形 報廢了;但是對鋼架鈦架來說,施加0.8KN的力就有變形,但是就算加到1.6KN 力撤去以後車架還能恢復原狀。彈性大,這個就是大部分人說的「軟」,所以鋼架和鈦架不適合比賽等注重踩踏效率的場合,而適合平時騎游、訓練和旅行。而且鋼架斷裂之後,隨便找個地方焊好就能繼續騎行,但鋁架補焊之後必須做熱處理,否則強度大降。因此最早的川藏線上鋼架大行其道。
我覺得可以用樹木和竹子來比喻鋁架和鋼架鈦架,颱風天,樹木不彎,但易斷;竹子不斷,但易彎。
簡單講
看售價就知道這是有閒錢的人買的車
你還是乖乖買便宜通勤用的油車吧
買不起還要來這邊酸是眼紅嗎?
winleo19820726 wrote:
1不是鋁合金車架輕輕一摔就整台車解體了嗎?

劉德剛 wrote:
鋼管車架在天生上就是不如鋁合金車架的操控性,
所以只能比摔車比較不會解體嗎?

winleo19820726 wrote:
鋁合金車架好那北宜那次怎麼說,不就是玻璃鋁合金車架,同樣都是新車也不會輕輕一摔就整台車解體,會從玻璃鋁合金改成鋼管車不就很明顯了嗎?

劉德剛 wrote:
可以追求鋁合金車架 帶來的極致操控。
技術不好常摔車的,
更推薦 鋁合金車架帶來的穩定感。

winleo19820726 wrote:
照這麼說DUCATI的鋼管車架穩定性操控會輸玻璃鋁合金車囉

這位一定沒有在單車版走跳
在公路車的世界鋁合金確實優於鋼管車
而且鋼管車是最便宜車種
常見自行車架使用感受分享
鋼架是最早的車架材料,基本上都是纖細的圓管。採用焊接的方式製作,高端車架採用套管焊接。鈦架我覺得可以看出是全面加強的鋼架。
鋁架是鋁管經過「抽管」工藝後焊接,再熱處理而成。所謂抽管,就是把直徑細而厚的管,抽成直徑粗而薄的管。使管材中段比兩端薄一些,「雙抽」就是一根管內有兩種不同管壁厚度,那「三抽」就是三段不同厚度了。目的是使管材在保證相同強度下達到更輕的重量,由於材料特性所限,鋼和鈦的抽管難度大於鋁管,所以鋁架在相同的重量下,有著比鋼架和鈦架更好的剛性,也就有著更好的踩踏效率,就是所謂的「硬」。
鋼架和鈦架雖然同重量剛性不如鋁架,但車架強度可比鋁架強很多。打個比方來說 給鋁架施加一個1KN的力 鋁架才會有變形 但是力加到1.1KN的時候 鋁架就塑性變形 報廢了;但是對鋼架鈦架來說,施加0.8KN的力就有變形,但是就算加到1.6KN 力撤去以後車架還能恢復原狀。彈性大,這個就是大部分人說的「軟」,所以鋼架和鈦架不適合比賽等注重踩踏效率的場合,而適合平時騎游、訓練和旅行。而且鋼架斷裂之後,隨便找個地方焊好就能繼續騎行,但鋁架補焊之後必須做熱處理,否則強度大降。因此最早的川藏線上鋼架大行其道。
我覺得可以用樹木和竹子來比喻鋁架和鋼架鈦架,颱風天,樹木不彎,但易斷;竹子不斷,但易彎。
簡單講
看售價就知道這是有閒錢的人買的車
你還是乖乖買便宜通勤用的油車吧
買不起還要來這邊酸是眼紅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