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全台的電動機車被規定只能用睿能的系統,會發生什麼事情

大陸電動車早就已經進來台灣了,網路上搜尋一堆

價錢很便宜,但是一樣沒有人要買。


台灣人普遍用車習慣就是去加油站加油,而最接近的方式就是去換電站換電池

這已經不是假設,今年睿能已經用七成的電動車市佔率告訴你答案了

去年銷量就已經超越台鈴和宏佳騰,今年平價車種 GGR2 上市

戰局會更精彩。


dennis10 wrote:
充電站大小大概等於一台公共電話 掛在那連一坪都沒用到

結果你還要花坪數蓋換電池站?

到底是誰比較神邏輯 ︿︿ 連大小車都可以扯進來

更何況 充電所有的設計幾乎都可以回家自己充電了

只能找固定點換電池根本就是笑話 放眼全世界都一樣

大陸早就在發展充電系統了 台灣人還笨笨的扛著重電池...

搞的像是粗工卻在當精品賣 真不知該哭該笑

如果開放大陸電動車進口 保證GGR明天就倒閉....
話說昨天晚上夢到,有兩家廠商在做Gogoro電池
一個是普通版電池, 最快為60公里
一個是高性能版電池,瞬間紐力最高 最快為118公里 (睿能表示:我GOGORO速度全解都沒關西,燒你家電池不是燒我家的)

以上都是夢到的~~~~~
1F 有插頭也是別人家的,你插了就用嗎?

充電站我每次看到都是空蕩蕩的,使用率超低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501000562-260107

全台灣的充電站就是這種下場

換電站呢?

目前已經電池交換 440 萬次,平均每天超過 6500 次電池交換

平均每個站每天交換 20次,充電柱一天可以給 20 個人用?


什麼叫做物盡其用?

我相信大家都看的出來


dennis10 wrote:
好歹可以扛電池回家充...(恕刪)
dennis10 wrote:
台灣根本不開放充電...(恕刪)
哪來的什麼台灣充電機車發展好幾年....

真無言,跟一個搞不清濋狀況的人在討論
你知道中華的充電式電動機車出來幾年了嗎?如果連這都不知道就沒什好討論的了
這該讓消費者去決定,市場也會給出答案
而不是由政府去決定

你超愛睿能,可是有更多人反睿能阿

如果睿能真的超棒,以後自然大家都會加入它,沒有人擋得住
但是這一切本來該消費者和市場去決定的,不是嗎?

你怎麼知道別家的換電系統不好?
哪天真的有別家換電的進來,費率更便宜,車子更好,你到時候要不要感謝政府沒有讓睿能獨佔?


劉德剛 wrote:
如果今天有第2家換電商出現,
他會願意做跟睿能一樣規格的換電系統嗎?
好讓他原本的客戶能用了不喜歡就跳去換睿能嗎?
答案當然是不願意,
這就是為何政府要制訂公版電池與換電了,
而目前只有睿能的換電做的最好,
電池插入換電站後,6秒就給充飽的電池,
政府不制訂它為公版,
難道要推另一家要換電要2分鐘以上的嗎?
題外話,
很多捷運站設置的充電機車停車位,
都被gogoro這種換電車停了,
害充電車主無法充電,
難怪對gogoro有很深的怨念。
dennis10 wrote:
就拿特斯拉 美國最大的電動車廠商好了

有看到人家車主抱著電池在換嗎?...(恕刪)


特斯拉有做換電喔
但是成本太貴搞不下去
一個換電站要機械手臂+自動倉儲+好幾組幾十萬的電池
弄不起來的
假如GOGORO換電也是機械手臂換我也100%看衰
可惜不是

綜觀各電器用品
能接著電的一定接著電
不能插電的一定用電池且用換的
真的特殊需求才做成內建只能充電不可換(防水、美觀、電池太大太貴使用者不想攜帶和買備品等)
說真的手機的例子頗神奇的
小小的電池反而被淘汰變成大家帶著尿袋出門

到電動車變成最差的選擇才是最棒棒的
恩...
特斯拉之前就搞過換電池系統了,以失敗收尾
目前全世界都在研究充電系統,尤其是快充,只有台灣在推換電池系統

我在想的是,其實睿能可以精算出當GGR市佔繼續往上升,需要再增加多少換電站,甚至一些換電站的電池組要再增加的可能性
如果當市佔到了一定的規模,換電站的費用,以及電池的淘汰報廢仍和月租費無法打平,那就不要再繼續搞下去了
這就代表換電系統是無法永續經營的,更何況目前月租費大部分人都嫌貴
希望睿能若意識到此情形,就不要再繼續搞下去,或是執意要搞下去,請拿自己的錢,不要拿大家的納稅錢去玩

而且快充技術真的離我們不遠,當快充技術成熟時,GGR的定位就很搞笑了


dennis10 wrote:
這兩篇一併回吧
不要在當井底之蛙了
去看看對岸或是別國電動車的發展吧
有充電頭 不開放好的產品進口 是打算要充什麼?
抱著石頭(換電池系統) 卻以為金塊 真的會被全世界的人笑死的
就拿特斯拉 美國最大的電動車廠商好了
有看到人家車主抱著電池在換嗎?
人家早就實現在家充電了... 現在還要建超級充電站
說再說都沒用 市場和技術終究會決定一切的
魯大想的真遠!最近大概沒睡好吧~

舉etc為例,如果用路人夠團結,全部改由人工辯視,逼迫遠通調降費率甚至讓這家公司倒棋都是可能的!消費者手上其實不是完全沒有資源、力量,只是大家懶得團結,懶得管這些多餘的「小事」,畢竟生活已經很忙很累了~

不論是油價或是睿能的費率,其實我國的車價也是,即便落入業者完全的掌控中,價格也不會定在一個絕對天價!而是定在那種「讓你很痛苦,但又還死不了」的盤子價!否則你膽敢讓消費者死,那你就要先死了!那就是革命了!這可是「大事」啊!
兩年前講的東西跟現在講的一模一樣啊!

台灣的國情如果適合充電,那電動機車十幾年來為什麼都推不動?

政府的電動車補助從來沒停過,為什麼沒人要買?


不會想想看台灣適合什麼東西,看到國外有什麼就搬進來

下場就不到三成的市佔率。



dennis10 wrote:
這兩篇一併回吧不要在...(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