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現在己有電動公車了,可是電動公車卻是用充電的而不是換電的。


uuhp222 wrote:
可以搬電池啊,你怎麼會笨成這樣呢?...(恕刪)


既然要搬電池

我有什麼理由不去選換電式
樓主也許很有錢住透天,所以車停家裡就能充電,那也很好啊
樓主也許住大樓,但不介意用背包裝1, 20公斤的電池回家充,那也很好啊
樓主也許每天騎車只往返住家跟上班地點而已所以一組電池續航力就夠了,那也很好啊
樓主也許騎車速度都不快,單人騎極速60,上坡40就夠了,那也很好啊
只要找到適合自己的解決方案,能滿足需求就好

至於我
沒錢住透天
不想整天扛1, 20kg電池上13樓
騎車不只通勤還要騎樂趣,一天可能騎上數百公里
需要車子有至少接近125的動力表現
再加上臺灣的基礎充電設施還明顯嚴重不足.........

所以現階段台灣的充電車都無法滿足我的需求
所以我選擇了換電式的gogoro,也的確能滿足的用車需求

一句話,充電也好,換電也好,大家各取所需即可

bigandy.gm wrote:
樓主也許很有錢住透...(恕刪)


一看就知道你是來胡扯的。
現在依法,超過6樓以上的房子要設置電梯。
你爬十三樓。
沒錢才更要充電,因為充電夠快了,又便宜。
換電太貴了。

uuhp222 wrote:
台灣現在己有電動公...(恕刪)


..........
那你舉例地的公車你知道用的電池嗎...
是鋰鐵電池喔...去年12月的FB文章

那是目前快被大陸設棄掉的技術...
因為那還是把電池當成消耗品的技術..
最多2000次循環後會衰退電量..(如果都用快充可能1000次..)
大陸都是以"超級電容"來取代
可以10年內都可以不用更換電池(超級電容)
且煞車回充效能更好...(因為充電快)

目前大陸那邊已經可以
把8年前充一次電
只能跑5-10公里的技術
技術提升到可以充一次電
跑30-40公里
當然充電設備安全下
一樣是充電30秒能跑5-10公里
ABB(瑞士大廠) 超級電容公車
國內 車測廠2013文章
2015 大陸超級電容公交 文章
----------------------------------------------------------------------
以上這些技術無法都無法用在機車上...
鋰鐵電池缺點就是造價貴與電容量小
不適合使用在小型載具的主要電池
因為最適合快充(不然為何用這種電池)
但也要巨大的散熱面積

如果GOGORO換成這種電池...
可能要有相同電量下...
變成3顆起
且單1顆要價可能3萬5起(原本只要2萬5)
只是好處..正常使用到5年或是5萬公里(可達到2000次循換)
充電時間提升到1小時充到80%滿(充電器要有對電池散熱設設計下)
算下來充電設備會變成很巨大且很吵(充電時拿冷氣壓吹電池幫助散熱)

國外是有小廠設計用鋰鐵電池的電動機車(在歐洲)
但單電池售價從5萬1顆(時速50可跑40公里)到20萬1顆(時速80可跑120公里)
這樣昂貴誰還敢買...(年銷量可能不到2000台)
uuhp222 wrote:
中國街上就到處是充...(恕刪)


整樓看下來,我本來也是想貼類似的照片
結果樓主後來你就貼了
對岸的政策早就將充電落實在大街小巷與停車場了

電動車不管要充,還是要換
其實個人都不反對
主要是方針定了,國家要盡力去普及
並且讓價格壓到極低,讓民眾就像喝水一樣無壓力

看看對岸,這點做的多好
高度集權,若是做對的事,就是好事
亂世用重典,台灣就是沒一個有種的政黨敢橫一點,去做對的事

~風~阿肥~城~ wrote:
............(恕刪)

如果鋰鐵用2000次都不滿意那你現在用的1000次鋰三元就很滿意嗎?只會更爛吧!

鋰三元沒有便宜到哪,鋰鐵早期貴,現在價錢和鋰三元一樣,同價位喜歡用久一點還是體積小一點的選擇。

會用鋰鐵的,下個世代產品是鈦酸鋰,鈦酸鋰已經商轉的產品,鋰三元下個世代是固態鋰(還沒影子)...
我騎充電車,我都是家裡充滿了才出門,跨縣市就開車或搭車,綠牌車時速上不了70本來就不適合跑省道。

如果有廠商要設投幣充電椿,我會支持但是我不會去用,因為家裡充方便又省錢。

如果要政府設路邊免費充電椿,我會反對,因為維護成本太高,必需收費才能永續經營,大陸充電車這麼多他們政府也沒有設路邊免費充電椿。

充電車,家充一定是第一選擇,可以家充就已經滿足了95%以上用車需求,想騎充電車就先解決自己家裡的充電問題。

加油站快充也是很好的模式,就像目前加油模式一樣,中油都說了6~15分鐘的方案最快2年,真正實用1分鐘左右充滿還沒人提出也許十年後吧,要等的人就慢慢等吧!
電動車也可以很耐用emoving里程5萬公里達標
Leonarka wrote:

整樓看下來,我本...(恕刪)

對岸廣設充電樁,是因為禁摩政策,充電車電池功率小,而且他們沒有發展出好的換電系統,提供民眾選擇。

台灣不一樣。因為Gogoro 發展出換電系統,讓車主同時可以有換電與充電的選擇,結果多數電動車主轉而選擇換電系統,就是因為換電系統克服了充電系統的許多問題。在台灣我們可以有所選擇,在中國大陸他們沒得選擇,只有充電系統。

台灣是換電廠商自己出錢建設系統,充電廠商卻捨不得自己出錢建設,只願等政府出錢(百姓出錢)。又因為充電時間往往太久,無法真正解決「里程焦慮」問題,所以除了少數例子外,幾乎沒人把充電機車當長途使用,因為每充一次電就是數小時時間的浪費,所以充電車始終無法取代油車,更遑論跟換電車對決了,只要充電時間無法克服,旅程焦慮無法解決,那麼充電車始終落於下風。不必拿中國電摩來當成功案例,那是因為他們沒得選擇,沒有成功優質的換電系統可以選擇。

在充電時間尚無法有效縮短到接近換電的時間前提下,政府設置的充電樁,都有可能如同往例,變成蚊子樁。不是說都不要設置,而是數量要控制,否則充電車沒銷量,設了也是沒人用。

反之,充電廠商應該拿出魄力自己做一些建設並突破銷量,而不是自己漠視市場,否則只願意賺錢不願花錢,錢進股東口袋又只期待政府拿納稅義務人的錢來替自己建設,這當然是緣木求魚。因為以目前充電還是難以突破技術瓶頸,銷量也萎靡不振,把這原因歸罪到充電樁的不普及上,其實是倒果為因了。
uuhp222 wrote:
一看就知道你是...(恕刪)

你能由公車使用充電,得出機車也適合充電的結論,完全漠視兩者體積、使用狀況不同的條件,才是很胡扯,看一個胡扯的人罵別人胡扯,其實挺好笑的。

Tang543 wrote:
如果鋰鐵用2000...(恕刪)


.....
不是說過電量與價格嗎....
2000次看是耐用...但

就以GOGORO的電池為例
更換成鋰鐵電池
續航力打7折(時速60只能跑50公里變成時速60只能30公里)
且更貴(2萬5變成3萬5)
你要用嗎?

大家只想要1次充電或1次換電下
能多跑遠一點
難道買手機時
會看能充電多少次(A牌手機1800mA與S牌手機3000mA 哪牌耐用?)
而不是看能使用多少時間...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