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機車產業網」新網址及2016年銷量統計

kuojimmy123 wrote:
哦 不太懂你已經知道大家在談換電站傑出在那 卻拿出整車好像很傑出的點出來的意義何在?

電池,換電站,使用的車體,這本來就是一整套系統,能拆開討論嗎?
當然是在設計時要把所有因素都考量進去,甚至是後勤人員的操作也考慮進去,使用者體驗才會流暢

要不你拿電糖果的電池去給中華機車用?或是把中華電動機車的電池拿去城市動力換電站交換?

這樣的道理也不懂的話,那真的不知道該如何討論下去
也難怪優秀的設計你也看不懂他哪裡好了

不過沒關係,不用勉強,有人懂就好
kuojimmy123 wrote:
哦 不太懂你已經知...(恕刪)

我想應該是沒有規定回應時只能提換電站,而不可以在回應換電站的問題後再用分隔線引用其他媒體報導,並回應說明電池交換站、電池、Gogoro電動機車是一整套的系統吧?

我回應裡轉貼的影片中,Gogoro官方對媒體的介紹也是將電池與換電站安排在同一個章節來介紹,並且使用Gogoro電動機車與其電池模組實品做現場演示,另我的回應一開始就將影片與下方的回應用分隔線分開,第一段的影片主要是針對你對於換電站的疑問做回應,分隔線第二段與第三段的回應是引用其他媒體的報導或看法,以及補充我個人的意見。

我認為一整套的系統若刻意的去分開介紹,有時候也許是好事,但有時候也可能無法將產品的功能說明的那麼清楚。一整套的系統產品其不同的模組、軟硬體之間常常是需要配套使用的,以Gogoro來說,若沒有電池模組與車輛上的無線通訊及各類感應裝罝提供資訊給換電站,那換電站的功能將大打折扣,而不容易實現許多既有功能或將來其他功能上的擴充。


目前在電動機車電池交換系統的市場上,Gogoro 的換電站確實是使用的車主最多,換電站功能最多、使用者操作起來最方便的一套系統,以其設計與實際使用的感受而言,我個人認為用傑出來形容也不算太過份,當然,沒有任何一項產品是十全十美且都適合每個人的,你個人認不認同這個產品坦白說可能也是無關緊要的。


最後,從Gogoro上市前公佈售價後至今,在01上炮Gogoro 的網友真的是多到不計其數了,然而即使意見不同,有些網友可以理性的參與討論,另有些網友在討論時可能會摻雜了太多的情緒上的用詞,或是直接、間接的用酸言酸語來貼標籤、扣帽子甚至人身攻擊,說實話,我覺得是沒有必要的。
0909小金魚 wrote:
人生要升級完全不需要靠GOGORO,不要拿騎GOGORO是升級人生來說服他人,
這跟喝酒很有品位那些酒類廣告一樣無聊可笑。
還有,你搞錯升級人生意指,是指"收月租費"這件事而不是用Gogoro這件事。我只是說,你強調Gogoro收月租費是失去自由。我告訴你,當你接受電信費收月租費時,你就接受你所謂"失去自由"來提升人生這回事了,這種事沒甚麼好抱怨的。

Tenny He wrote:
gogoro是自已弄的自負盈虧很好,...(恕刪)


檯面上的融資就有

國發基金10億台幣

銀行聯貸26億台幣

如果有了呆帳

最後誰買單

自負銀虧勒.....

幫qp

既然有人問到為什麼睿能不用以前的換電系統要自己開發「圖利自己」

我幫你們找好影片了,都是廠商自己做的,我也不說誰好誰壞,請網友自行判斷。

易能這個我在三年前有在高雄看過類似的站體。全市共30個,其他縣市我不確定。在台北我沒注意到。
睿能這個目前六都兩百多個,以我常活動的大台北來說應該是屬於飽和狀態,或許不會再新增站點了,頂多調整地點。


易能電網(e-moving)


睿能創意(gogoro)

victor10 wrote:
實在很難想像我騎機...(恕刪)


哈哈,很懷疑有這種想法的人到底知不知道,
充電式的電動機車主要使用模式
您是把它當作沒油了,再去加油站慢慢等油加滿嗎?
很多充電式的都是住家或工作地點有充電的
你做你的事,
該不會你認為BMW i8 i3的車主也是開出去開到沒電找充電站,站在旁邊等他充電吧?
充電、換電的族群與用車模式不太一樣,沒有說哪個一定最好
適合自己用車模式的才是最好
各有各的好,實在沒必要一昧的吹捧換電
Eglin wrote:
那為何不鞭策兩羊、中華這些公司出一台更厲害的充電車?


唉....怎麼說那麼多了還不懂........問題不在充電機車身上,是在沒有充電站,
是政府不願意花個一二十億為集合住宅加裝充電座。

上面我都說那麼多還不能明白了嗎?

如果外出旅遊時不是騎機車,而是開車,那麼只要家裡可以充電,
充電機車有八九十公里續航力就能應付大多數民眾一兩天的生活之需還剩很多。
政府立法強制新建集合住宅加裝充電座、補助或是舊集合住宅加裝就能形成電動機車風潮,
這也是最簡單有效的政策,而且只要一二十億可以全部搞定。
去年全國稅收超徵1200億,只要拿百分之一就夠了,
只要任何一個縣市政府減少重建一棟議會或是市府大樓就有剩。

另外最好取消對於電動機車的補助,取消補助表面上對推廣不利,
其實反而可以讓電動機車恢復到合理售價,並且直接淘汰掉不良的廠商。
那些電動機車每台現在每台不補助的售價都是八萬十幾萬,這種價格是超級暴利,
只要不補助他們就賣不出去,勢必降到合理價格。

政府應該取消購車補助,改採購車後騎滿一年或兩年後開始年年補助,
也就是一樣補助,但是將補助款分成幾期並延後發放。
這會使得新車的銷售有壓力而被迫降回合理售價,
但是消費者最終仍可得到補助,騎越久補助越多,直到補助上限為止。

==========================================================================

電動機車的成本就是車架、馬達、控制器、電池、輪胎、剎車、小零配件,經濟規模下的成本極低。
以目前EM100為例,標配的電池不過1000WH以內,
即使採用大陸一線大廠極嚴格篩選,給電動汽車專用的動力三元鋰電池,其成本也不過六七千台幣左右,
(這種電池零售市場拿不到)
加上車架與其他材料成本其全部材料成本兩萬以內絕對有剩,但是未補助的建議售價卻高達九萬以上。

國內也有許多高品質的電池廠商,只要有量購買成本也不會比大陸高,因為台灣的人工成本已經接近大陸,
對企業的各種稅收遠低於大陸,因此最終售價不會比大陸的電池高,甚至可以更低,只要是規模採購的話。
另外,即使採用日系電池成本也不過一萬元左右。

只要是合格電池,使用壽命都是很長的,落在消費者身上的使用成本會很低。
1000WH的電池合理建議售價應該落在20000台幣以內(實際上還可以再低),
如此的話含充電費的使用成本會低於0.7元/公里,甚至0.4~0.5元也是能做到。


===========================================================================


充電式機車對多數台灣消費者是最有利的做法,因為GOGORO是全封閉系統,
除了每公里的單位使用成本過高,消費者也無法使用多少就支付多少成本,
而且消費者失去在家充電的方便性與自由性,從使用到維修所有時間與成本完全受制於廠商。
這不是說GOGORO的換電方式不好,而是消費者使用成本原本可以更低,
原本只要1/2~1/3,使用換電站卻必須變成兩倍或三四倍以上的使用成本。

換電站當然有它的好處,長途時使用可以延長續航,
但是有至少七八成的人不會拿機車進行長途旅遊,而是選擇開車,
因此只要集合住宅內的充電座充足,就能滿足許多需求,也大幅降低民眾的使用成本。
iloveKEF wrote:
哈哈,很懷疑有這種想法的人到底知不知道,
充電式的電動機車主要使用模式
您是把它當作沒油了,再去加油站慢慢等油加滿嗎?
很多充電式的都是住家或工作地點有充電的
你做你的事,


沒錯!

換個想法,如果GOGORO可以自行在家充電,可以減少多少跑換電站的次數?

為何換電站很方便,但是一直有GOGORO車主發言說希望可以在家充電,
原因就是因為只要回到家有充電座的話,在家充電更方便,
他們也說願意繼續給月租費,但是希望能在家充電,錢不是重點,
機車他們喜歡,多給錢也不是問題,
這就是自由,對自己的機車有更完全的使用自由。

有很大比例的人是不需要換電站的,至少有數百萬個使用者
當然,有很多人回到家機車都是停外面,這種使用者當然就適合換電站的型式,
或者政府要設大量立公共付費式的充電站給這些使用者,
相對的,他們也必須付出更高的使用成本。


0909小金魚 wrote:
唉....怎麼說那...(恕刪)


說的很好!

新產品價格過高,其實可以加大攤提數量,例如設定5~10萬輛,這樣價格就會下來的。以機動車輛來看,這數量是很合理的。
若設計是穩定可靠的,也可持續沿用到往後的世代,預定攤提數量不一定只抓第一代產品。
唯有價格合宜,銷售量才能提高,加速攤提研發和設備投入費用。

若定位在精品等級,一年生產100~200台這種超跑等級的產品,大部分都是純手工,因為量少投入自動化設備不划算。
GGR既然已經投入了好的自動化生產設備,目標客群就不會是金字塔頂端的客戶,而是普羅大眾。
既然是普羅大眾,設計上還是必須回歸使用者角度來思考,怎樣才是便民的產品。

若GGR有計畫出第二代電車,還是需務實點,於新車售價、維修價格與方便性、充電成本與方便性,多加琢磨。
2016年油車和電車銷售比例仍然懸殊,電車的成長空間仍大,獨缺以消費者角度來設計的產品。

GGR有一群marketing的人盯著市場反應,你們一定也看的到大家的討論。
不妨蒐集理性且合理的建言,向你們經營者反應。
2017又是新的一年,加油吧!
wilson_huang wrote:
GGR有一群marketing的人盯著市場反應,


您期望過高了。

去看看GOGORO的股東結構與執行長,看看他們以往企業的做法,
然後就會知道您的期望有無可能達成。


唉...........甚至我會認為現在把GOGORO捧得越高,未來自己受傷也許會更重。

全力設置充電座、充電站才是真正有利全民的做法。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