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池有必要完全放電嗎??

其實R大說的耗電五倍(功率or安培數)是差不多, 是油車(尤其機車)效率太差...

排氣量太小, 猝熄現象會影響輸出, 所以一般都希望單缸500cc才能讓猝熄現象減輕. 可是真的做到500cc, 引擎內部阻力又太大, 大部分的油耗都去克服活塞磨擦力了. 所以怎麼做都不對, 因為機車所需動力太小了.

就像手錶or筆電所需動力, 沒有人會用汽油引擎.

rico0123tw
,如果我手邊有48顆3.3V的鐵鋰,在同樣的速度下,組成兩組72v的下去跑會比組成三組48v下去跑的里程還遠嗎?
(恕刪)


如同設計一輛坦克,它是機動性,火力和防護力的最佳平衡.提高任一單項性能,都要犧牲其它兩項性能.如果火力特別猛,叫自行火炮了.如果防護力特別好,叫碉堡了.如果機動性特別好,叫吉普車了.
同樣道理,電動機車的性能,是速度,里程和壽命的平衡.提高任一單項都會犧牲其它兩項的性能.所以,中國大陸一線品牌的機車都不是跑最快的,或最遠的,或電池壽命最長的.而是合理平衡,既快又遠又壽命長.

提高電壓,和兩個因素有關,
一,電池的一致性,因為電壓越高,一致性的問題會急劇上升.所以,貌似初始一段時間里,里程增加了,但中端時間的里程會下降,電池壽命會急劇縮短.所以,電池電壓是個被電池一致性問題限制的問題.只能隨電池技術的改善而慢慢隨之而提高.
二,還和電機常用功率的高效點有關.根據車型不同,需求不同,電機廠家會把電機功率的高效點做在某點上.比如說,350瓦電機,中國通過大量的行車特徵統計分析,認為高效點為250瓦.也就是說,電機標稱功率的七成位置,是高效點.
電機效率的差異性,比燃油發動機的差異性要小得多.
電機功率高低效率段,基本在70%到85%之間,相差20%左右.而燃油發動機的效率,要相差一倍以上.比如說,汽車發動機的高效率點在80KM/H.所以,開慢車,或開開停停,汽車油耗很高.混合動力車的企圖就是,希望汽車的低速段由電池電機驅動.這樣汽車燃油效率就大大改善了.
也所以,燃油機車油耗起碼2L/100KM.而油電混合機車的油耗是1.5L/100KM左右.因為油電混合機車的功率點基本始終在四五十公里/小時左右.


大陸一線品牌的的新日公司是電動自行車電機技術的領導者.變頻同步電機是新日的原創.新日曾發明一種雙動力電機.通過銅線圈繞組的不同連接方法,可以改善電機的高速下的效率.所以,一般電動機車都有兩擋開關位,一擋為低速高效擋.另一擋是高速擋.現在還有第三擋,負重檔.
地球国民 wrote:
大陸一線品牌的的新日公司是電動自行車電機技術的領導者.變頻同步電機是新日的原創.新日曾發明一種雙動力電機.通過銅線圈繞組的不同連接方法,可以改善電機的高速下的效率.所以,一般電動機車都有兩擋開關位,一擋為低速高效擋.另一擋是高速擋.現在還有第三擋,負重檔.


好想弄一組來玩啊

這篇營養了

sylow wrote:
其實R大說的耗電五倍...(恕刪)


速度快一倍,風阻大四倍,再加摩擦損耗等原因,電流的確要大四五倍.但由於跑得快一倍,距離也增加了一倍.所以,速度大一倍,單位里程的電耗只是大1.2倍.
另外,1.2倍大電流放電,電池容量值會小一些.
所以,60KM/H的速度跑十公里,電耗,等於用30KM/H速度可以跑24公里左右的樣子.
值得一提的是,輕型電動自行車的速度20KM/H,在平路理想狀態,電機平均功率只是105W.
e-moving是一台很奇怪的電動機車設計...,請問您在內地有看過這部車嗎?

地球国民 wrote:
如同設計一輛坦克,它...(恕刪)
kalinka520 wrote:
今晚我將鋰鐵...(恕刪)


你要先去少林寺學鐵砂掌要不然你的手...

kalinka520 wrote:
e-moving是一...(恕刪)


抱歉,沒有見識過.
在大陸,日本YAMAHA和台灣GIANT有電動機車製造.當然使用的都是中國技術.因為電動機車核心部件,鉛電池,電機,控制器和充電器技術,中國領先日本有五年左右.日本YAMAHA和台灣GIANT公司只是指定一些高品質零配件,要求別人代工組裝而已.價格特別貴,給不介意價格的消費者使用.年銷售量不大.YAMAHA公司幾年前使用的還是松下鉛電池,這兩年開始原裝海寶電池了.不過松下鋰電池仍是最好的.
地球国民 wrote:
請不必您啦您的,中文和德文里把對方分成您和你,一種人的等級潛意識思想,所以容易出獨裁者啦.象英語里多好,只有YOU,一律YOU.大家平等隨和,就很好嘛,特別不容易出獨裁者.


我只是覺得像德國那樣的工匠師徒制度很不錯,因為嚴師總是出高徒。

而且有實力有經驗的師父本來就應該得到敬重,畢竟傳承這件事沒什麼理所當然。

現在的台灣,尊師重道的觀念早已蕩然無存,都不尊師了,還哪來的道德觀!

rico0123tw wrote:
我只是覺得像德國那樣...(恕刪)


剛巧我還會些德語,對德國還是比較了解.
德國師徒制度下的小企業,大多還是家族企業.父業子承,還是比較合理的結果.比如說做鋸條,那就兢兢業業永遠研究做鋸條的學問,把鋸條做到世界最好.日本也差不多.不過現在德國的等級文化習慣已開始淡化了.
尊重,包括形式和內容的東西.尊重別人,是不言而喻的事情,不必特別在於形式.因為形式容易導致厚此薄彼的事情發生.而尊重某人的某一點,然而並不說明某人在另一點上未必就是對的.那如果別人在另一點上只是在瞎扯呢?
而且,如果某人值得尊重,難道又有人不值得尊重?尊重不尊重不應是個問題.任意某人,作為人,天經地義,不言而喻是偉大的,了不起的.所以,戴在任意某人頭上的帽子或標籤,永遠是"偉大的人","了不起的人".問題只是,由於人性的弱點,錯誤是人生的一部分.人會做錯一些事情.做錯事情當然也不要緊的,只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就可以.
看您的文章,小弟學習不少。在此鄭重道謝。
由於我沒去過內地,所以結交的朋友不多;但有修為的比例也頗高。
反倒是台灣這邊多元化得有些失控(日本發展更早,年輕人生態更難以想像)
人不論出生或居住在哪兒,都必須經過學習的阿!

弟最近開始用太陽能輻射加熱水與
太陽能板推動電扇空調,已取得初步成果。
去年冬天未曾以天然氣燒水洗澡,

太陽能板發電做直流應用效率不錯,
15W~40W左右的直流扇,風量可比80W~220W的工業用交流扇
但儲能成了問題。

等台灣買得到便宜的40155之後,也許會買些來裝在電動機車上,
然後夜間放電回電扇使用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