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常溫儲存技術獲突破 或引發能源革命


地球国民 wrote:
比如說大疆無人機,去年佔有全球七八成市場,今年推出精靈四以後,佔有率上升到九成。


哇靠!

九成了啊?

真可怕!


我兒子夠大了,最近正要買一台給他練習。
看過專訪,這家公司的龜毛讓人佩服,標準技術派起家的。
eagleeagle wrote:
大陸擁有最大的汽車市場,如今又在技術上領先,再加上國家級的整體推動力量,


美英現在都公開承認,北京的官方推動方式是對的,高效得多。
---------------------------------------
蓋茨說了其他億萬富翁們不敢說的話,甚至顯得有些「左傾」:政府研發的作用和效率,遠比私營部門更高。


  「自二戰以來,美國政府主導的研發幾乎定義了所有領域的最先進水平,」蓋茨說:「而私營部門則普遍顯得無能。」

蓋茨告訴《大西洋月刊》:「剛準備投資新能源的時候,我腦子裡想的是,『能源部研發經費花的合理嗎?』我擔心的是:『如果我呼籲給能源部增加一倍的預算,結果他們花的錢沒有體現價值,那怎麼辦?』但在深入調查后我發現,國防高等研究計劃署把經費分配得非常好,用於基礎科學研究的錢也花在了刀刃上。這些研究中心成就卓越,政府應該增設一倍這樣的中心,撥給他們四倍的錢。」

  比爾·蓋茨為了支持公共部門,拿互聯網的成功作為例子:

  「數字技術領域比較難回到政府主導研發的路子上去,因為現在大多數研發已轉移到私營部門。但最初,互聯網是政府研究項目的產物,集成電路工廠也是政府搞的。直至今天,政府還是會出資資助一些尖端領域科研,並撥款確保高校有良好的知識基礎和人才儲備,保持科技領先地位。因此我認為,美國政府在支持研發上做得非常好。」

  比爾·蓋茨口中「成就卓越」的研究中心,是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出資建設的可再生能源求精中心(Center of Excellence in Renewable Energy)。2014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運營資金約71億美元,聯邦政府資金有1/4來自這裡,它為超過2000所高校學府、中小學、非營利和公司企業的研究項目提供資助。受該基金會資助的研究項目產生了超過200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僅在過去的5年中就產生了26位。基金會每年都收到超過40000份研究計劃書,但只能為其中約11000個項目提供經費。比爾·蓋茨希望大幅提升這筆資金的總額。

  「我希望政府撥給基礎研究的經費能提升到三倍于目前的水平,即每年180億美元,」蓋茨說。「作為政府預算的一部分,這算不上什麼天文數……不是拿不出這筆錢。」

  各國的經驗表明,美國要成為綠色能源的領導者,無需重複發展互聯網的老路,完全可以向奉行社會主義政策的國家——比如德國和中國——學習。比爾·蓋茨說,如果世界大國定好標準,其他國家將紛紛效仿。
--------------

還有,這次奧林匹克運動會上英國趕超中國,就是英國胡服騎射的效果。

英國仿效中國大陸,搞官方推動,舉國體制,爭取獎牌,結果英國獎牌數量直線上升,把其它歐洲國家看得目瞪口呆。

目前英國國策是,全面仿效中國大陸。所以,英國一定要和北京搞好關係。看北京怎麼做,自己就努力仿效。
地球国民 wrote:
英國仿效中國大陸,搞官方推動,舉國體制,爭取獎牌,結果英國獎牌數量直線上升,把其它歐洲國家看得目瞪口呆。

目前英國國策是,全面仿效中國大陸。所以,英國一定要和北京搞好關係。看北京怎麼做,自己就努力仿效。




英國這次的獎牌最多的是貴族獎牌,騎馬項目就好幾個,

靠!

馬這東西比房子還貴,哪個平民玩得起?

不過也要說一下,雖然貴族類獎牌很多,但是他們贏的項目仍算是平均,這一點不容易。

yungsheng_us2001 wrote:
所以,日韓的電池沒法在對岸用,其實損失的不是日韓企業
是對岸的電動車業者拿不到最好的電池
生產出來的電動車品質會受到影響


您太小看大陸的電池了。

大陸電池差的很差,好的很好,
不能一直只拿那些淘汰、再淘汰的次品或是三流廠商來代表大陸電池水平。

大陸一線大廠的動力電池壽命比日本電池還高許多,容量正在追上來,這是事實。



eagleeagle wrote:
您太小看大陸的電池...(恕刪)


我是看目前的事實說話

電動車,已知的
以世界市場為主販售的
美國、歐洲銷量最大的電動車(純電動車)

用的不是日本就是韓國的電池
最多就松下跟韓國LG,三星

等到真的對岸的電池突破了
多數電動車用的電池也不該是松下、LG或三星了


yungsheng_us2001 wrote:
電動車,已知的
以世界市場為主販售的
美國、歐洲銷量最大的電動車(純電動車)


我上面有說過故事了,這是品牌優勢,並非產品優勢。

您去看淘寶會發現大陸獨輪車、平衡車每一台都說用三星電池,
因為三星有品牌優勢,價格介於日韓之間。
要是說內建大陸電池就很難賣,只有DIY或是常常在討論區交換經驗的人願意買大陸電池。

同樣的,大陸電池會爆炸已經被說得多麼可怕,
這就像優秀的蘇聯鑽被戴比爾斯公司形容成三流的工業鑽石一樣,
國際汽車大場當然不會先考慮大陸電池。

獨輪車盛行兩三年後有賣家私下告訴消費者,
三星電池壽命是最短的,不建議使用,建議改國產或是波士頓電池。
您若有時間找淘寶賣家討論就知道了。
yungsheng_us2001 wrote:
我是看目前的事實說話

電動車,已知的
以世界市場為主販售的
美國、歐洲銷量最大的電動車(純電動車)


誰是世界市場?中國大陸的汽車市場,比歐美都要大一些。是世界上最大的單一市場。德國大眾美國通用,看起來都象是一家中國公司。因為在中國的銷量遠大於本國銷量。


要向他國的汽車市場滲透,是很難的。不僅是動力電池和系統問題。而且涉及到汽車車體等問題。

實際上,包括比亞迪在內的大陸的電動大巴幾乎牢牢控制了歐美的電動大巴市場,還有儲能電動輕軌市場(有意思的是,歐洲英法德找中國合作進口動力系統。台灣找西班牙進口輕軌儲能系統)。

至於電動轎車市場,大家基本是在自娛自樂。大陸的電動汽車市場銷量也是最大的。歐美加起來才能與中國市場一比。比亞迪是當之無愧的最大製造公司,比特斯拉大得多。


泰歌號燃料電池系統

地球国民 wrote:
誰是世界市場?中國...(恕刪)


中國靠內需 幾乎就無敵手了...

進一步.不只車用能源
如果氫真的運輸.安全.價格...都OK的話
離島及偏遠山區 就可以直接用氫發電 自給自足...
大型社區 醫院 機關...等備用電力來源 搞不好也會改用氫發電

日本政府正式宣佈,將打造2020東京奧運村為氫氣城,所有能源100%來自氫能源
台灣也可以借鏡..

acih1981 wrote:
進一步.不只車用能源
如果氫真的運輸.安全.價格...都OK的話
離島及偏遠山區 就可以直接用氫發電 自給自足...
大型社區 醫院 機關...等備用電力來源 搞不好也會改用氫發電

日本政府正式宣布,將打造2020東京奧運村為氫氣城,所有能源100%來自氫能源
台灣也可以借鏡..


對,儲氫問題,也就是儲能問題解決了。運輸不可燃性溶液的成本,甚至比運輸汽油的成本更低,而用來發電的比能量(而不是用來取暖的比能量)卻比汽油高。那麼那些孤立封閉區域,就可以用儲氫的方式來解決儲能。

順便一提,那張氫燃料電池的離子交換膜。以前一直是美國杜邦公司獨家壟斷專利製造。價格是一平方米幾萬元人民幣,其實,與鋰電池中間的薄膜很像,其實,氫燃料電池,即,一次性的氫空氣電池,屬於氣體的金屬空氣電池。一輛汽油的使用量少說要一平方米。占汽車燃料電池的一半成本左右。現在中國大陸也能製造,成本是十分之一。

其實,燃料電池裝置中沒幾件零配件,大規模生產的話,成本可以很低,只有白金元素,理論上還沒有發現好辦法,目前還要在理論上想想辦法。
這個文章可以看一下:
燃料電池vs鋰電池:成本及安全性比較分析

我一直認為電動車發展太慢而且減碳還不夠多,氫能進入成熟期又要非常久的時間,
但是現在對地球暖化的逆轉或者說至少減緩開始有點信心,
原因就在於氫能技術的終於即將進入實用與商業化了,這一點必須給老共鼓掌。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