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只是個路過的 wrote:
我們的政府一樣都是外行領導專業
沒有辦法設計出什麼好規格
現在總算也只有一家
認真設計出來了一台堪用的電動機車
其他家就想搶著分一杯羹
商業不是慈善事業
怎麼可能把自己研發的專利分給別人用
吃相難看的反而我覺得是其他賣了十幾年電動車
也沒看真的推出甚麼好車的廠商
設計出來一台堪用的電機車,
賣個沒幾萬台數量了,
就"能夠"透過利用政策手段,想強迫大家採用被它綁死的規格,
想利用這造勢期,加上政策推手綁定,把未來所有電機車能源全部抓在自己手上
成功了,它未來不用做啥車子。
""光拿台電的電來賣獨家供應的機車能源就賺到死。""
站在國家的立場,
該以這區區兩三萬台成績就下這種綁定"獨家規格"政策嗎?
為何會單獨在電機車上政策這麼快速進逼,
不但利用國家地方設站高速配合
,政府也快速拿人民錢投資它,
那還是一家未來不定如何,還在高速燒錢賠錢的公司。
之前政策又要配合搞獨家規格綁定,一切的一切難道還不夠清楚?
其它政策的形成有哪個有這麼高效率配合的,電機車難道是台灣首要的經濟發展條件了麼。
看事情的層面不一樣,看法分歧不奇怪,
誰的吃相難看,很好看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