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動車行業的思慮~

shenta wrote:
Rico大,小弟明天...(恕刪)


小弟我現在雖然還是個外行,不過也關注ttxgp很久了。

容我在此道聽塗說
===============================================

現階段在ttxgp上的車隊很少有能力自己設計車架。
就算如motoczysz也是從最早的c1花了好幾年演變至今日。

因此最快的可行方法可能就像其他車隊一樣,使用現成的車架來改裝。
這裡有一個網站關於diy參賽的計畫http://endless-sphere.com/forums/viewtopic.php?f=10&t=29916

如果車架要diy的話,為了方便以及遠離大馬力車種容易碰上的技術問題,車子本身的定位最好向輕量的走,且在於前叉、後搖臂、輪框和剎車盡量用現有的零件,因為在此處使用自製的設計會增添很多不划算的時間和成本,剩下最大的問題在於車架的設計,如何去配合不同於ICE的架構,去裝載馬達、電池組、控制器以及散熱相關設備,以及少掉可當作骨架一部分的引擎的結構問題去重新設計車架。

但至少這部分比起需要反覆分析實驗才能成形的後搖臂相比,這部分比較容易做出"可用",但重量不是極致減輕的版本,因此可以考慮使用鋼管,且在銲接上比鋁合金輕鬆些。

不過如果想找國內的機車公司幫忙,可能有困難。
"聽說"碰到真的難以解決的問題,也還是請學校教授幫一下。

jonathan18999 wrote:
linbeihongah wrote:
因為有的人是不使用BMS,直接上, 只有回家充電時才會透過BMS充電,因為充飽量起來單顆最高也不會超過3.7V,所以有時也不會經由保護板充電。
jonathan18999 wrote:
要這麼做也可以, 只要他能完全做到BMS保護的模式. 只是事情不怕一萬, 只怕萬一, 低電壓過放時有可能會沒注意, 不小心短路時直接燒電池芯(電極), 大電流過放時沒有保護, 只要碰到幾次這顆電池組性能就會大減了.

因為以前跟隨阿國兄ya wo兄玩鐵鋰時就都是沒使用BMS開始,所以時間久了也就習慣了~
後來有訂製台製BMS,也掏了些中製,但也沒有所有電池都裝,只是自己要注意總電壓但我後來買的控制器可以自由設定斷電電壓就也不用太在意了。

shenta wrote:
感謝大家的捧場,更感...(恕刪)

簡單啦!
如果樂透這期有10E以上讓我一人獨得
扣掉所得稅有8E以上
我一次團1萬台*8萬(售價)=8E 廠商絕對會給我打折才對
而且有1萬台的優是應該能在每個縣設置一個經銷點
想想一年電動車的銷售量不過如此!
想想看一萬台一次攻進台灣
5000W的馬達一定把100CC汽油機車打臉打假的
不過我會把馬達降規到4000W
72V=48V*1.5 48V大約7000 72V10A=10500吧
大大說的72V40A大概也就差不多!
但我會改成48V60A 或是 60V50A
72V 10A 720W*10C=7200W放電 用5000W還十分輕鬆
我傾向於走法規路線
60V*50A OR 48V60A 電池售價約4萬左右
48V 10A 480W要用360W充電器充2小時
60A就12小時 如果充電器用720W只要6小時,大家比較能接受
用2代E 600W充電器也很OK 8小時搞定
48V*60A=2880W 用4000W馬達 2880/4000=滿載0.72小時
如果極速80KM*0.72,續航力最低60KM很夠用,除非你3天要加一次油
回家充8小時就好了
極速有80就OK了!
花個8億去扶植電動車產業
不如花個8E 把阿光阿三阿葉阿中 統統打臉,打到黏在牆上
某個藝人LED虧成這樣,早知道叫他投資這個!

此舉雖為險招! 但是我如果把車弄進來又給他驗過!
我就無敵
1萬台是要壓過電動機車銷售量的年銷售
同時打100CC的臉
況且1度約4元的話 變壓效率減少600W要用700W來轉
700*8小時=5.6度 5.6*4=25元左右 或更低
續航力最差情況下也比汽油車省2倍
25元:60公里 30 時速75
36元:30公里 10 都是時速75的油耗的話
本身燃料省30% 續航2倍 差3倍
每公里差0.65來算

一天通勤30KM來說 365*30=10800
10800*0.65=7020
騎5年就回收電池了,剛好換新的!
加上 11次換機油*5年+燃料稅900*2.5=2200*5+2250=13250
35100+13250=48350 5年省
48350-電池(5年後的電池更猛更便宜),超賺!


shenta wrote:
關於團購,如果真的有夠多人的話,我可以幫忙...(恕刪)


shenta大,真要團購而且牌照也有解的話,就算我一份。

原本已打算等Pioneer3.0D,也找好廠家準備改5000W電機及控制器,只是原車價11萬,加改裝就超過15萬了。

在台灣要騎電動車真的沒啥選擇性,而且性價比非常不合理。

台灣政府在推電動車都是做做樣子。
定做車台不如找腳踏車工廠....台灣是一流的,像Volando,HASA,Venzo等,您還以為機車廠會支援,
都是買市售車台回來改....
shenta wrote:
Linbei大,可以打開,但控制器,電池,平衡板,充電器...這些通通廠家會不保,有出問題的話要算自己的。
因為接點電流太大發生火花產生爆炸。 雖然威力不大,燒掉某身體部位點毛,但笑果真的很嚇人說。(真搞笑~希望只是腳毛烤焦了~

所以我如果選擇了有磁煞的就是放棄了保固,我了解了~
(3. 72V400A小弟研發的控制器-1800人民幣)外觀就是您PO的照片上紅色外掛的那個嗎?
可以賣我一個72V400A的嗎?只是要不要放棄保固的部分我還要想一下~ 因為很喜歡用磁煞煞車...
我車上配備是QS4KW 凱利72601 A123-26650(主) 興海38120(輔) 力神18650(輔)
現在難得有台灣自主研發的高端大功率控制器我也想支持一下!!
我想你們應該是台灣第一家吧!


kalinka520 wrote:
定做車台不如找腳踏車...(恕刪)


HASA的腳踏車我家裡就有一部越野型的,骨架比機車還粗勇~

用這台K社的K-PIPE車架來改也非常有味:




kalinka520 wrote:
,您還以為機車廠會支援,
都是買市售車台回來改....


之前某國產大羊就是碰上難以解決的震動問題,才跑來學校請教授幫一下。
所以不用期望在這方面他們會懂得比普通人多太多。



kalinka520 wrote:
定做車台不如找腳踏車工廠.


事實上,之前有聽過有腳踏車代工廠,願意代工一兩隻機車骨架。
況且,reynolds本身也有想要往這方面拓展
http://reynoldstechnology.biz/our_customers_motorcyclists.php

真的用上reynolds管的話,某方面來說比ducati的鋼管還高級
關於均壓板
其實很希望有廠商可以出能監控各單體電壓/放電 況狀的面板,最好能直接整合在儀表上 方便監控
這樣一出況狀就可以馬上調整,提昇電池壽命 也減少拔來拔去的麻煩



showermin wrote:
關於均壓板其實很希望...(恕刪)


BRAMMO ENERTIA就是如此,可以下載他的使用手冊來看看,第41頁。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