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BlogArticle.aspx?ID=13277&pnumber=1
以上是商業週刊的專訪,其中有一個重點:................
八、關於小牛或是其他電動車,彭明義:樂見其成,但我們的客群不一樣。
既然客群不同,多數機車騎士就不必再關注了,GOGORO留給少數用戶即可,GOGORO自生後自滅應該是最後結局。
GOGORO彭明義的又一篇廢話:
彭明義:機車是工具,還是生活風格的延伸?
http://ten19920111.blogspot.tw/2015/08/gogoro.html
以下是科技報橘的評論,相當精準的評論:
看得太遠卻忘了腳下,瞄準不存在的消費者讓 Gogoro 在預購上摔了一跤
http://buzzorange.com/techorange/2015/08/04/gogoro-aims-illusive-consumers/
wesley1234 wrote:
看起來就是一個買菜車的樣子,卻把它當精品賣!!~
在我看是應該是想賣精品
但只做得出買菜車的車種
我相信以ggr能力可以做更好的車種(街車或大羊),但會更難賣
--
我還沒看過所謂的精品,是沒經過市場考驗就自稱是精品的
就連凌志,英飛凌,要刻意走高端路線的品牌
都是經過好幾年的客群培養,後端客服維護才開始有點高級品牌的樣子
早年也都被罵是換了銘牌的T和N牌日本車
講白就是要花時間,花精神,花熱情讓市場認同
不是請了堆寫手,叫網站消毒就算建立品牌價值
真有心變成台灣超級品牌,好歹先撐個五年八年讓大家瞧瞧(順便看一下要不要註冊地移回台灣)
你這企業前中後端,都有展現出"我的產品是精品"的價值
還爬不好就想飛,現在被評論說好高騖遠也只是剛好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