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納稅義務人,我實在不清楚,為什麼政府對買電動機車的人有補助?
不公平及亂象之處:
1:一國多制,各縣市政府補助金額不一樣。
2:沒有排富條款,郭先生跟王先生買與我們買補助一樣。
3:自由貿易下,為什麼進口的不補助?
4:一樣是機車,為什麼有些縣市電動機車停車免費,騎油車的是稅金少繳嗎?
5:借補助金額多的縣市人頭,除非至親,不然會衍生很多問題!
如果有人還有知的不平及亂象,可以自己補充。
對已經用補助金買車的人,我先說聲抱歉,對事不對人,因為我也想換台電動機車!
文章關鍵字
298305漳泉 wrote:...
1:一國多制,各縣市政府補助金額不一樣。

那是各地方政府資金運用的問題
補助最多是台東3.8萬多(內涵經濟補1萬元補助)
但是是限額800多位

有些補助
只有16600元的(內涵經濟補1萬元補助)
卻有1萬位名額..
哪是誰的問題?
2:沒有排富條款,郭先生跟王先生買與我們買補助一樣。

這是購買消費級產品的優惠補助
並不是減免稅或是購買不動產補助...

哪裡需要排富了...
這跟有沒有錢無關....
3:自由貿易下,為什麼進口的不補助?

進口車不補助
不是只有我國是這樣
大部分國家也是這樣做

而且進來都要關稅跟驗證過
目前只要幾乎2萬元內的電動自行車
都是不合法上路(外勞跟菜市場買菜車都幾乎是..)
是可以依情況下
沒收銷毀的...

所以一台大陸1萬元的電動自行車
要經過檢驗合格到能上路(煞車距離與加速度測試)
可能每一台變成3萬(改規格..)
這樣還要買嗎?

有不少
在歐洲上路的白牌電動機車
是台灣製造
但售價一台13萬...(時速80 能騎60公里遠)
要不9萬塊一台只能騎30公里遠(不過電池保固5年或是3萬公里)
這樣你還要買嗎?
4:一樣是機車,為什麼有些縣市電動機車停車免費,騎油車的是稅金少繳嗎?

油車本身的使用的汽油
也需要大量的電力來加工生產(石油 維基百科)
所以有另收燃料稅...
但是卻沒有收取空汙稅(倒是跟工廠收取這費用)
5:借補助金額多的縣市人頭,除非至親,不然會衍生很多問題!(恕刪)

所以補助有旦書..
機車一年內不得過戶
查到過戶是可以不核發補助
所以通常補助越高的縣市
補助款都要6-8個月才拿到..
298305漳泉 wrote:
身為納稅義務人,我實...(恕刪)

部分油車好像也有補助,只是相對電動車來說比較少,而且補助是為了鼓勵使用電動車,減少空汙。
我先回答第五點,一年不能過戶是吧?
一年內會發生什麼事大家都不知道,萬一車給無照駕駛的人騎,發生事故,甚至無照酒駕肇事,人頭有可能負刑責的,不是行政罰可以解決的。

298305漳泉 wrote:
1:一國多制,各縣市政府補助金額不一樣。
2:沒有排富條款,郭先生跟王先生買與我們買補助一樣。
3:自由貿易下,為什麼進口的不補助?
4:一樣是機車,為什麼有些縣市電動機車停車免費,騎油車的是稅金少繳嗎?
5:借補助金額多的縣市人頭,除非至親,不然會衍生很多問題!...(恕刪)



1:因為補助是地方政府出的,所以各地不一樣~

2:政府浪費納稅金,這只是其中一例罷了!議會不監督,市府當然灑錢作功德!看看現任市長跟市議員是哪些人,下次被投他們了。

3:進口電車真的沒有補助嗎?我也想問為什麼…

4:這就好像251cc可以走內側,但249cc要強制兩段式左轉!市府定了就是定了!理由也隨便他們吹!不爽的話下次別投他們了!

5:買台機車也要搞到人頭,挺累人的說…但這終究也是各地補助不均造成的~

298305漳泉 wrote:
身為納稅義務人,我...(恕刪)


要齊頭式公平
又要排富
自相矛盾

排隊也有先來後到
特價商品也有售完為止

對了
購車補助正逐年遞減
越晚買補助越少
心動不如馬上行動


驅韓抗日 wrote:



要齊頭式公平
...(恕刪)

朋友,我說可能會買,但是不一定會去申請補助哦?
既然我有這疑問,去請了不是很矛盾嗎!
298305漳泉 wrote:
朋友,我說可能會買...(恕刪)


其實中央政府的補助
都是一樣的(工業局&環保署)
差別在地方政府(環保局)

每個縣市財政不同
每個縣市長支持度不同
才會有補多補少的差異性
大家都說桃園補最多
可能有包含到機場回饋金

我認為 有給你補助算是多拿的
就算沒有 好像也不能怪人家





假設政府今天要扶植國內手機產業發展,
為鼓勵大家多買國產手機,
買國產智慧手機有補助,
傳統手機或進口手機就沒有補助,
不知樓主覺得公平否?
你這標題下的還真像是台灣的記者啊,不理解的不是疑問而是直接開口質疑
1:補助金額不一樣。
3:進口的不補助?
4:為什麼有些縣市電動機車停車免費
上面三個直接總結成一個答案,就是你根本不懂什麼是補助
各縣市有獨立的市政府,有獨立的預算,可以針對自己想要推動的產業進行不同額度的補助,產業剛起步的時候最難,如現今的美國特斯拉百分百是靠著補助活到現在的,難不成你以為台灣早期的半導體產業沒有政府的幫助嗎?既然都推行電動車,台灣又有製造技術了還補助進口車,有人會幹這種事嗎?第四個問題一樣,都是市府利用自有資產來推行產業的方式罷了
2排富條款
這個一樣,怎麼想怎麼怪,政府希望大家騎電動車,所以利用補助降低購車價,有錢人比你更有錢不代表比你蠢,排富條款運作後只會讓電動車變成窮人專用
5:借補助金額多的縣市人頭,除非至親,不然會衍生很多問題!
這也是問題?這當然是問題,而且是個發生在各個產業的問題,絕非只有電動車
最後再強調一次,有疑問可以,不需要像台灣記者一樣下硬標題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