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產業成長
不少傳統燃油車廠正面臨轉型的壓力
光陽的境遇正是一個縮影
再加上電車市場目前仍處於培養期
短期內要實現顯著成長並不容易

專訪光陽工業董事長柯勝峯:比起衝高內銷市佔,這件事更重要

「光陽選擇被譽為「東方底特律」的泰國作為Ionex品牌東南亞首個發展據點,因為這是東南亞汽機車製造與零組件重鎮。光陽與泰國國家石油集團(PTT)旗下的Arun Plus合資成立「Aionex」,將來計劃進一步拓展至越南、印尼。」


「目前光陽整體營收,台灣與海外大約各半,兩邊都能同時成長,會是最理想狀態。但如果要問我優先順序,在國際市場搶奪先機,比衝高內銷佔比要來得重要。率先建立品牌知名度與認同度,就能搶得先機,這是我觀察Gogoro,學到最重要的事。」


當前光陽明顯將發展的重心放在國際市場上
雖然希望海內外市場都能同步成長
但重點應放在海外
尤其是東南亞這種市場潛力大的地區
還能帶來更多的營收和品牌曝光

相比單純追求國內市佔率
搶佔全球市場先機並建立品牌認同感
可能更有助於發展
文章關鍵字
其實東南亞機車市場是很競爭的環境,
不一定能夠討到便宜。
我個人認為,
電動車適合在島嶼型的環境發展,
例如綠島、普吉島等觀光地區,
以無空氣污染的交通工具來提昇觀光品質,
並取得當地政府的支持,
也許就能永續發展。
我猜現在Aionex也許就在建立灘頭堡,
促使當地業者使用該系統,
觀光地區小區域實驗,由觀光客付費支持,
應該還有發展的潛力。
我愛星爺
第一個抵制的就是當地的租車業者[^++^]
alanchen71
所以我才說需要取得當地政府的支持,才能推的動。
shihdad wrote:
不少傳統燃油車廠正面臨轉型的壓力


這句話好眼熟

不過電動車產業成長??

是不是說錯了

全廠牌電動車加一起

月銷只有幾千台

對比燃油車月銷6萬台以上

電動車要如何突破困境?

不要賣就不用突破了阿
覺得觀念不改真的有難度!
推出月租999終身騎, 機車免費送

每月限量100台申請之類的

基隆推廣得很成功
simonni
月租999 然後 終身騎機車免費?你不矛盾嗎?
先把油車、電車補助通通拿掉,
就知道真相了。
1.電池技術突破
2.長途費率改善
3.改外型設計語言,大家已經厭倦圓滾滾了
4.改善高額維修費用
5.想到再補充
shihdad wrote:
在國際市場搶奪先機,比衝高內銷佔比要來得重要

搶到先機然後虎頭蛇尾也沒用,東南亞都是日系品牌的天下,尤其HONDA市占率很高,靠的是品質與口碑,以前中國品牌曾一度取代,但因品質太差而被淘汰,光陽品質還不理想,拿甚麼與日系牌競爭。中國機車品牌CP質高,本身也競爭激烈,光陽到中國賣也佔不到便宜。
不要把環保當賣點,消費者要的是性能跟效益,環保是政府要的。
我油車一公升跑45~50KM,每月油錢不到150元。電車能符合我的現況嗎?
GuleGule
可以啊 只要換成四輪電車就好, 150元在家能充75度電, 保守算1度電跑6km, 能跑 450km , 比油車省太多了, 我現在只有假日騎油車, 上班開電車比騎油車還省又安全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