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接觸山林、同時開始越野跑,因緣際會也是第一個 RYT-200小時瑜伽師資完成的前後。每一次置身戶外的體驗裡,開始運用瑜伽所學來觀照自己,開始培養出不同於以往的眼光與覺察能力。
依循這樣由外轉內,觀察反思、探索發現的累積練習,漸漸地我發覺自己有更多選項來面對身旁人事物,彈性且隨性,瞭知因緣而能不執取。瑜伽的練習必須要融入生活實際應用,所以離開墊子、結束體位法後才是瑜伽練習真正的開始。
「瑜伽 Yoga」與「越野跑 Trail Running」並行雙運,以山林大自然為練習場所, 從墊子上換成山徑,主軸底蘊並無不同,美好適怡。
=============================
「簡介」
UTMB 的完整名稱是 Ultra Trail du Mont Blanc,也就是環白朗峰(Mont Blanc) 一整圈的超馬越野賽,是目前全世界最大規模的指標性越野跑賽事。第一屆舉辦從2003年開始,參加人數在700人左右,接著每一年都是爆炸性地成長,時至今日,所有組別共計有超過10,000名以上的跑者共襄盛舉。(國際精品品牌萬寶龍 Mont Blanc 就是取名於此,商標就是象徵終年積雪的白朗峰山頂)
每年的 UTMB 賽事總共會持續一個禮拜,都在歐洲夏季時節,從8月底到9月初。整場賽事也有許多不同的距離可以依照跑者能力與資格選擇,目前增加到有8個組別,從最短的15公里到300公里/爬升累積要25,000公尺的多日賽都有,無疑是世界各地越野跑者一覽這一段歐洲阿爾卑斯山脈的好機會。
最新的近況是,歷經全世界越野跑活動與市場紮根萌芽、成長茁壯的這10年左右的時間,UTMB 打造了完整的生態圈,從相關的 ITRA(國際越野跑協會)、過往的 UTWT(Ultra Trail World Tour)來到現在的 UTMB World Series 系列賽,整合成自己一套玩法,變成需要四處參賽搜集寶石、或是成為活動贊助商性質的捐贈者,才能有機會最終來到 Chamonix 法國霞慕尼參加這場盛會。
(由 Patagonia Chamonix 來介紹霞慕尼,今年將滿開店駐點35年)

(賽事進行中,面對壯闊的歐洲阿爾卑斯山脈,尤其是白朗峰 Mont Blanc 這一段,如夢似幻,so mesmerizing 🏔️)
「啟程」
2019年8月底,完成 RYT-500小時進階瑜伽師資的隔天,動身前往歐洲。相隔一年,這次直飛法國巴黎🇫🇷🗼。抵達機場後,轉乘鐵路火車、再接駁一班公車,終於再度來到熟悉的 Chamonix 霞慕尼。(2018、2019年機緣條件足夠,連續兩年都有來到 Chamonix 體驗 UTMB week,總共住了超過3個禮拜。舉凡隱藏在巷弄裡的小店、超市、文具店、有著美味料理的餐廳或是小吃店、咖啡店、週遭山徑甚至是網球場,都很熟悉 😁)
Chamonix 法國霞慕尼是世界最極富盛名的戶外活動殿堂,各種戶外活動的頂尖選手或是素人運動員們幾乎都會前來朝聖、甚至移居此地就為了訓練或是長久居住。在臺灣積極演講推廣山林教育的登山家江秀真江老師、醞釀籌辦臺灣登山學校多年,也有來到 Chamonix 霞慕尼的登山學校取經學習;祝福這樣的大願順利成真、造福更多人。(江秀真介紹:http://www.mohwpaper.tw/adv3/maz25/utx10x.asp)
由於國籍關係,臺灣跑者總是較為零星地出現在每年 UTMB 的賽事中。即便每個組別人數都加總起來,每年來到 Chamonix 霞慕尼最多不過20位上下,這7、8年間觀察下來都是如此。每次見到像是香港或是日本的跑者群,都是總人數一兩百人以上,聲勢浩大,彼此也容易有照應,真的很不錯。
相較於完整的 UTMB 171公里/總累積爬升10,000公尺/限時46.5小時這個最經典的組別,我所抽籤抽中、參賽的組別是CCC 101公里/總累積爬升6,150公尺/限時26.5小時。從 🇮🇹Courmayeur 義大利庫馬耶爾出發、經由🇨🇭Champex Lac 瑞士尚倍拉湖,再回到 🇫🇷 Chamonix 法國霞慕尼。這樣的數據,在世界各地任一100公里超馬越野賽事裡面,算是難度偏高的。
(2019 UTMB CCC 101km 賽道預覽)

(抵達 Chamonix,不免俗地先來跟起點/終點打聲招呼 👋🏼 這幅場景儼然已經是國際越野跑圈最夢幻的景象之一了 🤩)
(一睹為快 🥳 無論是冠軍選手、或是趕在時間內壓線通過的後半段跑者們,只要遇到人潮,一定都會是夾道歡迎、被歡聲鼓舞的掌聲加油聲護航送到終點!這對歷經20~46.5小時在賽道上、大部分時間可能是獨自一人的跑者真的是相當美好的推動力及犒賞)

(起點/終點旁的大型舞台,也是賽後頒獎的地點。這時候剛好捕抓到頒獎較短距離組別前的熱鬧氛圍)
(曾經旅居在臺灣6年的紐西蘭籍世界頂尖越野跑者 Ruth 連續兩年制霸 UTMB OCC 56公里組別)

(短短的距離可以直上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無論是仰賴自己的雙腿還是纜車🚠😜,實在是夢幻的戶外大自然遊樂場)

(沏一壺蓮花茶🪷,清香撲鼻,望向住宅區的中庭廣場,遠眺直聳佇立的山巒以及高緯度的茂密針葉林森林)
(夏季的陣雨)

(與德國朋友 Johannes 合影。他曾經來臺灣一年做交換學生,也是2017年 Beast Runners 跑山獸在年終所舉辦的越野大賽-Formosa Trail 福爾摩沙古道超馬越野賽-104公里的總冠軍。同一年我參加了65公里組別,最終獲得總排名第7名,臺灣總2;跑不過香港來的高手、還有幾位國外跑者 😆。當時臺灣總1是古明政古大哥,總排名第5;他在幾個月前剛剛聯手周青、總共歷時8天16小時54分鐘完成了中央山脈大縱走的創紀錄壯舉,紀錄片預計會在今年下半年上映)

(在 Chamonix 街道上遊蕩漫步,沒有高聳的建築物,總在每個角落都可瞥見白朗峰 Mont Blanc 一隅。雪白而圓圓的山頭,百看不膩,真的好美好美)

(鄰近 Chamonix 市區大廣場及賽道終點前的最後200公尺,在此待上一整天感覺也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一整個禮拜的街上氛圍)

(極致夢幻的賽道終點前幾百公尺,尤其是白天時間中午至傍晚時段,各地遊客與相關人士最多,夾道歡迎的動線設計下,掌聲歡呼聲從不短缺)

(歐洲夏季從天亮到傍晚之間的各個時段,天色都不停變化著;是空氣濕度還有光影共同譜出的交響樂章、也是山區的日常天氣狀態)
(a taste of the UTMB week)

(來到白朗峰 Mont Blanc 的義大利🇮🇹側,是 CCC 101公里組別的起跑點)
比賽當天,一早天微微亮就搭乘接駁車跨越國境交界的白朗峰義大利側,另一個著名的山城 Courmayeur。這是 CCC 101km 組別的起點,也是 UTMB 170km 整個賽道的中後段。

(非常幸運地,是個天氣大好的一天 🌞😎)
因為是奔馳於山林間的越野跑比賽,而且是長距離長時間的超馬賽事,歷年來常有惡劣天氣的影響。有時候一開始起跑已經是下著雨而溫度寒冷、或是入夜之後淋著冰冷的雨、甚至是落下陣陣冰雹這樣子非常嚴苛艱難的外在環境條件。對於大部分的跑者來說,要完賽已經是相當不容易、更何況是有亮眼的成績時間。

(齊聚一堂、蓄勢待發 🏹️ 在起跑線前聚集了超過2,100名以上、來自世界各地的越野跑者,準備出發好好享受這難得的旅程體驗)

(層疊交錯的針葉林森林、高緯度的歐洲阿爾卑斯山樣貌、遠方高海拔的白雪皚皚山頭,好美啊)

(歐洲夏季山區的天候,待在陰影處會覺得有寒意、曝曬在陽光下太久也會熱,濕度不高,整體很舒服,其實很容易就沈浸在溫暖的陽光下太久而曬傷 😎)

(在前在後的跑者們,其實程度都差不了多少,雖然還不認識,但會是同甘共苦、一齊分享賽道風景還有心路歷程的好戰友們)

(魚貫而行,這陡峭的上坡也很難超車,是很好的時機檢視自己的身心狀態,確認飲水還有食物的補給狀況,無需操之過急)

(美景當前,無不稍作停留拿出相機或是運動攝影機拍照留念,能因緣際會到此走一遭真的很美好)

(位於山上的補給站搭設一點都不容易;工作人員與志工們必須在這裡輪班待上兩天時間更是艱辛,必須裝備齊全保暖好、無畏風雨,還要照顧好跑者)

(壯麗的景色很容易讓人想坐下來好好欣賞,不過不是這時候,比賽有比賽的調性節奏,所以,跑起來 😆)

(藍天白雲,心曠神怡)
「總結」
噢,對,這場 UTMB CCC 101km 沒有完賽。
綜觀所有條件,這次真的很難完成這 CCC 101公里。賽前兩天其實還在感冒發燒的狀態,整個人渾身不舒服,忐忑不安地想說不曉得能不能站上起跑線上。Bottom line 給自己的底線是,盡力而為、開心享受、保持彈性、長久的身心健康為優先。無論是在山上、或是在日常生活中,自己的狀況只有自己最清楚,自己的安全就該全權負責;既不想拖命、也不想燃燒生命力來證明什麼。
一路的自我觀察與掌握呼吸節奏,藉由降低行進的速度來客觀應變,最終總算是在🇨🇭瑞士國境內的 La Fouly,賽事40公里處,決定棄賽(DNF)不再繼續。
賽後資料統計,2019這年,參加 UTMB CCC 101km 組別的跑者共有2,132位,最後只有1,578位在限時的26.5小時內完賽。完賽或是中途棄賽,相信大家都在過程中好好努力過。😊

(記得已經把強度降到5成、只是順順推進、感受身心狀況的起伏變化,照顧好大病初癒的整體狀態。清清楚楚的決定,一點悔意都沒有 😊)

(夢幻的 Chamonix 霞慕尼紅土網球場🤩 背景中最富盛名的是歐洲阿爾卑斯山脈最高峰白朗峰 Mont Blanc,海拔4,810公尺。)
「後記」
也因為只跑了40公里/,賽後不需要什麼恢復時間。興奮地帶著難得帶出國的網球拍(原本是跟周青約好 😂),來到當地的俱樂部找尋球友,享受一下在 Chamonix 打網球的體驗。
很幸運,將自己的程度轉換成法國網球分級制度後,再加上一個能以英文溝通的條件,因緣際會約到了 Antoine 來切磋球技、以球會友一下。原本只是想說動一動,畢竟5年沒打球,結果 Antoine 躍躍欲試邀約打一場單打,客隨主便,只好恭敬不如從命 😆。
因為生疏而失誤不斷、好球不連貫,一路拉鋸,在 Antoine 領先局數5-4,正準備發球拿下比賽。還好這戲碼我很熟悉,面臨賽末點落後之下,處變不驚而後來居上在決勝局以7-6(1)贏球,奠定了回到臺灣後重回球場打球的契機。也在2021年初的幾場分級賽拿了1冠🥇1亞🥈6季軍🥉(含單雙打)的成績,現在回想起來真的很棒。
(And that's another story for another time. 😎)
=============================
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及作者,並聯繫知會,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