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手被打穿用身体接通电话 打断军长啰嗦

志願軍好猛…..我好自豪啊

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15-12/07/c_128505767.htm

上甘岭战役举世闻名,涌现出一大批战斗英雄。日前,记者拜访原志愿军45师政治部宣传科副科长李明天,聆听他讲述那段难忘的岁月和那些难忘的英雄。

“上甘岭战役是在只有3.7平方公里的两个狭小阵地展开的,战斗进行得异常惨烈。”话题一展开,86岁高龄的李明天仍激动异常:“上甘岭已成为我志愿军精神的代名词,像黄继光、邱少云那样为了胜利慷慨赴死的英雄就有一大批。”

“作为一名宣传工作者,我们时时被英雄的事迹所感动。”李明天介绍说:那时,我们的采访是“含笑接电话,含泪写英雄”。

含笑,因为电话线经常被敌人炸断,一天不知道要被炸断多少次。那时我们主要靠电话采访,一打通就说明电话接通了,心里高兴。当时有个叫牛保才的战士,为了接通电话,顽强地用被美军子弹打穿的右手捏住电话线的一端,用嘴咬住另一端,以自己的身体接通了电话线路,保证了战斗命令的及时下达。一次秦基伟军长打电话,多说了几句鼓励的话,电话转接员毫不客气地说:“首长,别啰嗦了,拣要紧的说,赶紧下命令吧。”

含泪,是因为一接电话,就能听到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比如,黄继光舍身堵枪眼,邱少云烈火烧身岿然不动,孙占元拖着残腿与敌同归于尽,都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以黄继光的宣传为例,我和黄继光同在一个部队,我第一次听到他的名字是上甘岭战役开始的第7天。那天,天刚蒙蒙亮,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战场上少有的沉寂。我赶紧拿起电话机,从前沿坑道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是坚守上甘岭阵地的45师135团副政委冯振业打来的,他主要是汇报黄继光的英雄事迹。

自战役打响之后,冯振业每天都要向师前沿指挥所报告战况、战绩和部队思想情况。由于太激动了,那天他的声音有点“变调”,他哽咽地讲述了黄继光的英雄事迹,并一再重复黄继光的名字。我一边听一边记录,当记到黄继光飞身跃起,用他那已经多处负伤的身躯、火热的胸膛,扑到敌人碉堡上,堵住了敌人的枪眼时,激动的泪水已经模糊了我的双眼。为了把英雄的名字搞准确,我特意向冯振业逐字核对:黄颜色的黄,继续的继,光明的光。就这样,黄继光的名字很快出现在我们编印的战报上,也牢牢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我曾在军里办的《战场报》任编辑记者。”谈起当时如何使典型宣传落地的话题,李明天说:“《战场报》是铅印的,那时我们想尽一切办法,使一线官兵尽快看到战报。比如,电话采访、电话传稿,我们电话一通就赶快讲几句,今天的快报赶快看,今天宣传了谁等等。每当有战士往坑道送弹药送水,我们要给他们塞几张报纸,托他们带给坑道的官兵。”李明天告诉记者,为了把战场捷报传出去,师里把文工队专门调到前线,让她们带上几份快报,深入到各个点去读捷报、讲故事、演节目,营造了浓厚的学英雄当英雄的氛围。(赵启洪)


"That's a little tickl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ovCph2fMWU

我是通信兵

電話線是兩條,除非只炸斷一條

再說!通信兵出去查線,一點線都不帶?線材也都拉的剛剛好都沒預度?

當然有一種幻通迴路,可以只用一條線達成有線電通信

通信兵準則裡面有教,不過我從來沒有測試成功過
人體阻抗太大
除非電壓很高
不然沒辦法傳輸
解放軍文宣部門的寫手,上工前是不是該教育訓綀,像基礎物理。

編故事也要來個合理的吧!
從漢人來了島上以後一切都變了,黑暗籠罩了我們的前途,從我小的時候,族中的長老就有一個疑問,我們該怎麼做?直到現在我還是不知道...
手撕鬼子 wrote:
为了接通电话,顽强地用被美军子弹打穿的右手捏住电话线的一端,用嘴咬住另一端,以自己的身体接通了电话线路,保证了战斗命令的及时下达…..我...(恕刪)


自己把家裡的有線電話剪斷後, 左手握電話線端, 另外一端用嘴咬, 就知道真的假的, 這個真的只有念文學的才會當真, 這樣的好事被你弄成糗事, 就算你真的是念文的, 你不會覺得奇怪嗎? 去你們那邊的天涯問一下, 至少不會這裡丟這樣大的臉, 以後發文時先問人家是不是真的, 不要看到這種文章就發, 下次別再這樣

如果你真的可以接通有線電話, 我再和你道歉

司馬光你干嘛砸缸

我在課堂上講了司馬光砸缸的故事,然后提問。結果學生的問題差點讓我郁悶死:

第一個學生:“老師,什么是缸?”

我暈!現在的學生不知道什么是缸?只好在黑板上畫了個缸的形狀。告訴他:“缸是一種常見的家用容器。”

第二個學生:“哪買的缸?多少錢一個?”

這個問題不重要,下一個!

可那個學生還問:“很重要的,老師,如果那個缸很貴,我總不會把我家最貴重的砸了吧?”

我瞪了他一眼:“那缸不是司馬光家的!下一個同學!”

第三個同學問:“缸是干什么用的?”

又是一個超幼稚的問題。一個學生搶著說:“我知道,我爺爺奶奶家用缸腌泡菜。”

如此出色的學生是誰教出來的?我只好解釋說明:“古時候每家都有一口缸是專門用來存水的。”

第四個學生馬上問:“他們家經常停水還是欠水費了?”

看來對學生開歷史課真的很重要。不得不解釋:“那時候沒有自來水,人們都是取河水或井水存在缸里每天用。”

“連自來水都沒有,說明古代人很笨,還是我們現代人聰明。”,那個學生發出感慨。

第五個學生:“那個缸放在哪里?”

你個白癡!我心里說。我有點不耐煩了,斥責他剛才老師講故事時干嗎去了?是不是沒有認真聽講?我明明講了放在院子里,你站著聽一會!

他申辯:“老師我認真聽了,我的意思是問,那個缸放在院子里的哪個地方?是院墻邊還是院門口還是屋檐下還是院中間?”

這個我哪知道!司馬光也沒有留下回憶錄詳細說明,再說放哪小孩不都掉進去了嗎?別找借口,繼續站著!

第六個學生:“那缸為什么沒有蓋子?若有了蓋子小孩就不會掉下去了。再說古代人也應該講衛生啊,沒有蓋子,灰塵昆蟲臟東西什么的都往里掉,人吃了會得病……

我……這都哪跟哪呀!“有蓋子的,掉到一邊去了。”
我意識到這樣提問下去不是辦法,弄不好會被這幫家伙扯得昏掉,只好拿出屢試不爽的老辦法,提問領悟能力強的好學生。我示意體育委員。

體育委員:“那缸有多高?” 他也昏頭昏腦隨著前面的思路走。

“大概……到我肩膀這么高吧!”本來想說和我一米八的個頭一般高,可我也沒見過那么高的缸,可說太矮了司馬光也就不用救了。

體育委員沒看到我的示意:“那么高,小孩是怎么上去的?有梯子還是從高處跳進去的?換了我可上不去。大石頭多大?司馬光多大?老師您講了司馬光當時也是個孩子,那他抱得動大石頭嗎?那缸里的水要是不夠深,小孩掉進去也不會有危險,就不用救了。”這家伙不顧我已鐵青的臉色自顧自地說下去:“既然要救證明缸里的水足夠深或者是滿缸水。能承受那么多水的壓強而缸沒有破說明缸壁是夠厚夠堅固的。司馬光既然只是小孩子,抱不動大石頭,那么他拿小石頭能砸破那夠厚夠堅固的大缸嗎?不可能!就算他拿出鐵杵磨成針的精神,一下下耐心地砸,直到砸破為止,就算他最終把缸真的砸破了,那小孩估計早就淹死了,所以……”

“Stop!”我阻止他繼續說下去 這小子的物理學得真不錯。

我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班長身上:“從司馬光砸缸的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樣的啟發?”

班長站起來,看看同學們期盼的目光,深吸了一口氣:“老師,我得到的啟發和同學們是一樣的,就是——這個故事——是假的!

口吐鮮血,我栽倒在講臺上---司馬光!你干嘛砸缸?
手撕鬼子 wrote:
顽强地用被美军子弹打穿的右手捏住电话线的一端,用嘴咬住另一端,以自己的身体接通了电话线路,


文中的敘述是有可能導通的。

人體阻抗最大的在"皮",不信自己拿個三用電錶用歐姆擋範圍調到"1K",然後用手指抓住探棒測一下自己的阻抗然後再將相同的手指頭用濕再量一次,你會發現阻抗大減。文中受傷的手應該有血水加上嘴巴的口水一定導通難講但個人覺得應該有希望。
1950年代的軍用電話確實可以符合文中的描述(單線制、通過人體接通)。
有人詳細論證過。

--------------------
人能不能用来当电话线?关键是看传输阻抗。磁石电话里有变压器,某些变压器有高阻抗抽头,但是大多数磁石电话在800赫兹的阻抗在800欧(正负20%)左右。

先估算一下炭精话筒的功率。在电源3伏的情况下,最大电流与最小电流的差值大约是14毫安,交流峰值电流7毫安,按正弦波估算,有效值5毫安,平均电阻大约60欧,输出功率有效值大约是0.000025×60=1.5mw,扣除变压器的效率,很接近1mw。

老式磁石电话听筒都是铁皮振膜的动铁耳机,虽然大信号灵敏度不好,小信号灵敏度挺高的,在1微瓦的驱动功率下,灵敏度高达110分贝/mw(跟今天大多数高档动铁耳机差不多,低于美军Sound Powered 甲板电话的121分贝/mw),普通野外环境下,按照环境噪音60dB、信噪比10dB估算,耳机需要70dB的声压级。最大允许损耗110-70=40分贝。

因此,在人体电阻远小于100倍耳机阻抗的时候,基本上是可以听的见的。或者说,允许的最大人体电阻是800欧姆x100=80k欧。

如果用军用的橡皮隔音罩耳式头戴式外接耳机,可以降噪20dB(A)左右,可以允许最大人体电阻高达800k欧。

所以,用人体代替电话线是完全可行的。

人体代替电话线安全么?通话的时候电流很小,对人体别说毫无危险,即使想感觉到电流都是不可能的,因为峰值电压比一节五号电池还低。

振铃时会危险吗?从HCX-3电路图看,电机、振铃都是串联的。

按照典型值估算振铃时的电流:每个电铃电阻2千欧,发电机内阻忽略,人体电阻10千欧,线路电阻3千欧,总电阻为17千欧。若振铃电压为70伏,则电流只有4毫安多一点。在人体导电很好的情况下(汗如雨下),人体电阻接近1k欧,电流也不到10毫安。因此即使在振铃电压下,一个健康的人即使长期承受电击也是安全的。对于持续只有几秒的振铃,更是没什么危险。

所以,人体电话线是完全可行的,而且很安全。
這種軍用電話在我小時候還有。有一次我溜進一個哨兵不在的碉堡,偷拆了一個碳精受話器拿回家玩。後來用鐵錘把它砸破了,果然倒出了碳粉,證明書上看的電話原理所言不虛。
--------------
如果還沒有從上邊一段分析看出這種電話的原理,我再簡單講一下:

電話機裡有一塊3V電池,給碳精受話器加電。聲波振動時碳粉的疏密變化就會造成電阻的變化。所以在這個迴路裡跑的是直流加交流(或者說信號)的合量,然後通過一個變壓器,一方面隔去直流部分,一方面對交流部分減小電流增大電壓再送到線路上去。
如果搖手柄則是帶動一個發電機,發出幾十伏特的電壓直接送到線路上去,對端的電鈴就會響。

moriarty1 wrote:
1950年代的軍用...(恕刪)

一个健康的人即使长期承受电击也是安全的。对于持续只有几秒的振铃,更是没什么危险。

所以,人体电话线是完全可行的,而且很安全。...(恕刪)



簡體文章道聽塗說真多
有被電過再來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