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民主道路,是否應該要朝向新思維前進?

九份老街 wrote:
就如同有三位候選者,在角逐"英語翻譯員/口譯員"這一個職務。
1.找10位托益滿分的人當評審(包含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員)。
2.隨機抽樣10位成年人來當評審。

以上哪一種評審結構,能夠選出最適格的英語翻譯口譯人員? 

考試制度是誰建立的?
出題者有沒有問題?誰來驗證?
考題有沒有政治偏好色彩?
考試滿分,品行重不重要?是否作弊?
認真滿分的資優生~但會酗酒外遇口出惡言行不行?
你說這樣不行~
但我認為私人品行不影響決策能力
誰說了算?要聽誰的?
世上若有這麼完美的人…
給他統治,社會一定會幸福嗎?
他會不會有大頭症排擠族群
完美也是利用比較定義出來的
菁英很厲害是嗎~
先問他台北車站的遊民要怎麼「處理」
看看回答的方式人民服不服
就像喊說下修投票年齡

但有政治人物敢喊說要限制年齡多高不准投票嗎?
羅馬的元老院


由每一公民選出
諷刺的是並不是每個人都是‘公民’

那時的公民就是篩選過後的
菁英?

台灣就大批老人很多都菁英

投票起來權力很大位置跟資源站得滿滿

如果能計畫

跟菁英哪有關

要不要先限制多高不能投?
先從地方民代、立法委員、縣市首長參選人本身開始做起,不是更合理!?

候選人適格
投票的人再怎麼無知,也是從適格的人當中選擇不是嗎?
菁英分子來決定國家命脈?

別的地方不清楚

如果台灣那樣一堆老人來決定國家命脈?
投票者僅限於菁英分子

繳稅者也僅限於菁英
兩軍對峙今若何,戰聲恰似迅雷過,奉天城外三更雪,百萬精兵渡大河
也許應該

剔除不合適參選人

參選人應先參加資格審判選舉 通過者 可參加 選擇制選舉

資格審判由 各級選舉之相關人民進行投票 推薦電子投票 投票期間一個月左右

初次 當選 選舉公職者 不須通過資格審判
很簡單的菁英政治法

用你繳的稅金多少決定你的投票加權就好啦


你繳給國家的錢多少就代表你的聲量應該被放大多少嘛


這樣好不好咧??
Wild Coyotes wrote:
很簡單的菁英政治法用...(恕刪)


西方國家的政治獻金不就已經搞到那樣囉對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