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 最後會如何 ???


傅崐萁:活人重要還是古人重要

「到底是活著的人命重要?還是已經成為歷史的人重要?」花蓮縣長傅崐萁說,並不是否認考古的重要性,但蘇花改工期不能再延宕了,畢竟這是花蓮人盼了很久的一條「安全回家之路」,這是人道問題、是人命關天的事情,考古若進度落後,可找多一點人手幫忙,他贊同公路總局的做法。
3度跳票!蘇花改109年完工
地質、考古、缺工 蘇花改問題多

展延9年?花蓮人崩潰

「什麼!要展延9年?我聽到都要崩潰了!」昔日蘇花高促建聯盟召集人劉瑞祺難以置信,直說「完全不能接受」,他希望考古團隊能體會花蓮人的痛苦,蘇花改工程是用太多血和淚的教訓爭取而來,展延9年實在太久,相信任何花蓮人都無法接受,考古不能漠視,但工程不能就此停擺,政府必須要有補救措施,在兼顧考古之餘也要讓工程如期完工。

面對中研院考古團隊再提出工期展延9年,南澳鄉長薛秋花認為「何不繞道?考古可慢慢挖,變更幾根橋墩的難度也不高。」

與其爭論 不如繞道挖

薛秋花表示,遺址文化的確很重要,交通建設也受到人民殷切期盼,中研院考古團隊盼工期展延9年,不被公路總局採納。考古團隊也不接受公路總局另找新考古隊伍的做法,與其雙方爭論不休,不如把遺址區的橋墩路線稍微變更一下,往東或往西位移,繞過漢本遺址,免去「搶救文物」與「如期完工」彼此角力。

薛秋花也認為,漢本遺址挖掘完畢後,也可仿效新北市「十三行博物館」,將這些史前文物留在現地展覽,以深度文化內涵吸引遊客停留參觀。

蘇花改分成A段蘇澳到東澳、B段南澳到和平與C段和中到大清水,計畫開挖8個隧道,並通過蘇花沿線地質最破碎的地帶。預計分別通車,A段為106年、B段107年、C段108年,發生漢本遺址爭議的路段為B段


蘇花改109年完工
安全?
常常坍方封路是很惱人沒錯~
去調一下近年事故資料...平均10件有8件是逆向對撞,剩下才是自撞自燒、坍方、天候因素造成
死這麼多人幾乎都撞死的~想要安全回家...先自律吧!

蘇花改說真的~表面上節省了不少時間~但沿路只開兩線道就想打通花蓮門戶...這種結果只會癱瘓
等著看吧~到時候開車剛下國五蘇澳就會氣到不想開了...還有2/3的路程只能自己吞下~

那些拿人命當話題來逼蘇花改進度的人...是擔心陸資炒地皮炒過頭想靠蘇花改解套再繼續開發吧...
且蘇花改不只是花蓮問題...國道五號假日已經不堪負荷了...又要增加蘇花改進來的車流~到底能節省多少時間呢?

現在一堆北部西部人不敢開蘇花公路...到時候蘇花改一通車被說路很直很快很安全~就要被大量攻陷啦~~~
話說媒體真的很可怕...總是亂帶風向說開蘇花常被土石流沖走或落石砸~
卻不報導三寶白目亂超才是最可怕的...肇事最多的原因並非落石

另外考古是工程的一部份
把進度與考古分開來戰並不會比較快蓋好
或是有人一直想把考古這部分拿掉...
話說這堆只會出張嘴在叫的人的根本對蘇花改善工程一點貢獻也沒有阿....
andy2000a wrote:
不知道 最後會如何 ...(恕刪)

台灣那些考古的
就是動作慢呀

也沒看他們考出甚麼東西
只會整天喊自己是弱勢

是最弱的強勢吧
大家對於環保的概念常常等於不要開發
不要有便捷交通讓遊客進來破壞環境

結果就是台灣人每到假期就發現好走的路都塞滿人,旅館貴翻天
然後每年花大錢到國外去度假,度假的地點也不是不開發的國家,都愛去已開發或是過度開發的地方

好矛盾
現在一堆北部西部人不敢開蘇花公路...到時候蘇花改一通車被說路很直很快很安全~就要被大量攻陷啦

--------------------------------------------------------------

所以呢?最好蘇花改不要通車、只要走危險的蘇花公路就不會一堆人大量攻陷後山?至於花蓮人安全回家的路?在維持後山淨土理念下一點都不重要?
我認為這想法和蘭嶼要不要開便利商店其實是一樣。


至於大部分事故原因是逆向對撞?有開過蘇花公路、南迴公路的都知道為何會這樣?
不就是因為公路崎嶇又狹窄,每當大型車輛龜速擋在前面當路隊長時自然會有人耐不住性子採取危險的對向超車。
除非人性改變了,不然要根絕這種狀況不就只能採取拓寬、取直道路的做法?

雖然我不住在花蓮,但在花蓮工作過好幾年,非常清楚蘇花公路在連續幾天下雨過後有多危險,我只能說希望不要用西部人的眼光看花東地區,我們西部地區會因為幾天的陰雨綿綿就回不了家嗎?他們需要的只是一條可以安全回家的路。
EricChang wrote:
現在一堆北部西部人不...(恕刪)


我沒說反對蘇花改,建設與理念沒有衝突
花蓮聯外交通這麼封閉是先天地形造成,這是現實
蘭嶼有7-11然後呢?以後有星巴克也不用太意外

因工作常行走礁溪,完全能體會假日雪隧被西部人雞姦滿到溢出來,隧道內塞爆,出隧道用噴的...然後高工局呼籲行駛替代道路-北宜公路...咦? 網軍除了戰龜車跟速限,完全想不出辦法,但還是硬要開進來塞~

安全的路要有,但也該回到交通問題核心~東部的需求是什麼?
求學工作往外跑,養老觀光回來度假...
很抱歉那麼可以預期花蓮會跟宜蘭一樣,一堆農地變更來炒地炒房炒高高,肥了政府財團苦了當地人...有比較公平?

宜花東...一堆滿意度高的政客根本拉著中央推行的建設不放當作爭取地方滿意的政績,地方的產業就業都擺爛,只想靠交通帶來觀光順便炒房,好會做事啊~
過去興建 台東新站 , 挖出卑南文化2000具石棺, 這是東南亞最大的石棺墓地, 只搶救了一部份

興建台東志航基地, 推土機推掉的"卑南文化遺址",範圍更大於台東新站

如果我們不知道自己是什麼? 不知道過去在這塊土地上發生的事? 那真的是失根的天龍人

解決交通問題有很多方案, 絕對不是只有建公路一種方法
而且早就知道地層破碎, 工程難度很高

不解為何一再熱衷於蓋新路? 要花很多錢?
例如
桃園機場附近就有一條林口線(桃林鐵路),只要把路線拉進機場內, 把火車捷運化, 就能把乘客送到縱貫鐵路,到桃園,台北都很容易,而且省很多錢。
這條鐵路頗受民眾歡迎, 卻廢棄掉不用? 在2012年停駛, 主要是地方民代與土地開發業者反彈壓力的影響! 一定要蓋新的機場捷運, 機場捷運卻一蓋10幾年沒有完成??

不去就原本鐵道實施火車捷運化, 可以更有效率,載更多人, 不是讓黃牛去包票,這更為容易
汽車可以上鐵皮, 可以改良運務, 用火車來運汽車, 可以很省時很安全, 偏偏用很古老運軍車的方式,運務沒有改進, 和缺乏專用車箱及汽車月台,及汽車/人員動線規劃
下鐵皮時間,台鐵要花上1h30m, 但是德鐵,奧鐵, 英法海底隧道,卻只要10分鐘

只要運用原本的鐵路載運汽車, 不做, 卻捨近求遠一定要蓋新路?
評: 花蓮對外運輸應以「鐵路為主、公路為輔、海運觀光備援」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14&t=1840295&p=5#23708558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14&t=1840295&p=5#23708558#23755339
蘇花高速公路or蘇花替代道路??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4&t=685124&p=171#23464869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4&t=685124&p=173#23601079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4&t=685124&r=3&p=174#23614013


漢本遺址有房屋的地基壘石, 有石棺墓地,文化層達8公尺, 表示此地有人類居住已有一段很長的時間!
重要的金屬遺物則包括鐵渣塊,顯示當時有冶鐵跡象。目前發現的第一層文化層和台北八里的十三行文物很類似,表示居民可能來自西岸的八里淡水 . 文化層內有煉鐵的痕跡,陶器、青銅器和石器都有,甚至還有金箔。

第二文化層則是和花蓮花岡山遺址類似,可能是新石器時代後期的聚落。

這次偶然挖到"漢本遺址",儘管官方說法是非常意外,但其實反映環評階段有重大疏失

許多公民團體,早就要求公路總局針對可能有文化遺址的區域做全面補充調查,然而公部門堅持環評已經足夠嚴謹,因此只派隨行考古人員現場監看部分工程點位,沒想到在沒監看的工程段發現了這樣重大的文化遺址!

如果環評夠嚴謹,在附近海岸已經發現不少陶片, 卻沒有再加以檢查?
現在卻要怪考古太慢?



考古當然很重要,歷史文物一旦破壞,就無法恢復
現在東部人是要滿足自己安全回家的需求
台鐵東部幹線即便平日也是一票難求,更諻論假日出遊,可能連熬夜上網買票都買不到

現在遇到的困境是
東部海岸受太平洋的侵襲,蘇花公路隨時有斷路的危險
現今的蘇花公路,也是前一代蘇花公路遭太平洋侵襲不敷使用而修建
只是當時不注重環評,考古等議題,讓我們有目前的路可以使用

而目前開闢的新路,也是同樣的原因,一切都是為了滿足人的需求而開闢的新路
如果不開公路,難不成得另闢一條鐵路?

開路是很重要,考古這件事更是錯過就沒有了
就看民眾的耐性,能等考古挖掘多久了....
herblee wrote:
過去興建 台東新站...(恕刪)

我的飯碗好小 wrote:
考古當然很重要,歷...(恕刪)


高架就行了

我的飯碗好小 wrote:
考古當然很重要,歷.
台鐵東部幹線即便平日也是一票難求,更諻論假日出遊,可能連熬夜上網買票都買不到
..(恕刪)


東部鐵路幹線之所以買不到票,是票務上出了很大的問題

無法改革台鐵, 就另蓋高鐵, 路線沒有整合, 重複投資, 國家真的有這麼多錢嗎?

不改良運務, 造成壅擠,然後再以壅塞為理由,再綁架民意,逼迫一定要蓋新路, 一次都是百億以上的預算?但是預算全數進入工程當中嗎?

火車捷運化是像日本山手線,德國S-bahn 這樣 ,尖峰每1分鐘就一班車,東部鐵路離1分鐘一班車的距離還很遠

這是小弟搭過的 Eurotunnel
直接開上火車


直接進車箱

到站開出月台, 月台直通M20 Motorway 高速公路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