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買了一臺鐵人車 Argon 18 E-112 很開心
在這裡,小弟把自己如何買車的經驗告訴車友們
以下給要準備買車的車友們,一些經驗分享。
=================買車前的準備=====================
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樣等級的車,像是 選手級 一般車友級 等等之類的。如何在經濟允許的情況下組出最適合自己的車,通常組車的考量都是 輪組>變速>車架。 當然,這只是參考。
在這裡,小弟與車友分享自己的組車概念 ,由於小弟想組一臺介於選手級與一般車友級的車。所以....
組車概念:三級車架+二級變速+一級輪組
1. 我知道自己不是一級選手,所以可以不用一級車架。 (外加 口袋不夠深
2. 變速原本想用“new red” 或是” red “..後來想一想,自己也不是一級選手 以及可能沒那麼耐用 ,沒有贊助商。 所以就用中階的變速。
3. 用一級輪組的原因 :“就算是三級的車架與三級的變速系統 但是只要你有一級的輪組 你就可以有一級的速度” 之前看雜誌一位退役黃衫選手說的。所以我的輪組錢,是跟車架差不多的! 自己覺得換輪組是感覺差最多的。一般的騎車愛好者 真的可以分辨出 一級與二級或三級車架的差異嘛? 個人是不行啦 各網站在講他們一級車架設計的多好 減少百分之幾風阻 或 減輕幾公克 等等之類的。自己是覺得我沒有一級的實力 加上 不標準身材 , 在經濟的考量下,不需要用一級的車架來增加我的速度,而是應該把自己的體能在加強,好發揮三級車架的優點
4. 如果您是經濟振奮組的車友們,就不需要考慮這麼多了。
Argon 18 E-112 開箱文 加 碎碎唸
================買車清單==================
當然 有了目標 就開始列清單吧! (當然小弟第一個是列好玩的 但是那是我的夢幻車阿)
1. BMC TM01
優點:通通都一級的,價格也很好看。
缺點: 價格很好看,但是我就是沒錢。
2. Orbea Ordu SLT
優點: 車架終身保固! 車架設計都是一樣,從三級到一級 (當然材質不一樣)
缺點: 價格可能不是那麼好看,畢竟一分錢一分貨。
3. Specialized Shiv
優點: 鐵人專用車。車架與水壺結合在一起 就像 P4 一樣。
缺點: 我真的不知道怎麼洗水壺阿~ 請知道的車有告訴我 以及 UCI 不合法 所以只能用在鐵人賽 (P4只要不用專用水壺 就合法)
4. Specialized Transition
優點:好看!帥! 大眾鐵人車 經濟實惠 已經在版上看到很多人騎這台了。
缺點: 車架與前叉的交接處會掉漆, 而且通常在右邊。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5.Trek Speed Concept 7.2
優點: 有與車架完美合體的置物盒
缺點 : 價錢不好看。
6. 實體店面車
優點: 有時候會有好價錢,然後又是你剛好喜歡的,就可以下手了。
缺點: 真的是”有時候“....

以上的車子,除了第一台,其他都是二三級的車架。 非常符合我的需求。

註: 小弟指的二三級車架是指在自己車子品牌的二三級, 像是 P5>P4>P3>P2, P3 相對來講就是三級的車架, 並非跟其他品牌比。

=================做功課========================
有了清單,就要開始做功課啦!
很幸運的,小弟在鐵人隊裡。 也參加過幾場比賽,看過許多車,以及問過車主的騎乘感受,所以大約知道車架的優缺點。像是我們隊上,就有第4台 第2台跟第5台 自己通通問過跟騎過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跟我一樣的幸運。 所以常常來上01,是很重要的 看看車友的經驗分享 看車友的分享很重要,但是如果可以去店面試騎,那會更好!這時候,就要需要google大神以及01的幫忙了。 搜尋一下,哪一個店家好, 打折最多, 最體貼,等等之類的。 畢盡, 千金買屋,萬金買鄰? 好的車店,帶你上天堂。
================試騎========================
當你做足了功課,該是時候去看看了。在家找夠了資料,知道自己是什麼size之後,就要試騎啦!不管是多完美的fitting數據,都還是要去試騎看看! 因為我們並不是機器。
小弟去過許多店,Giant的 美利達的 等等之類的。小弟問過Giant 的車,但是不給騎。 我能瞭解,畢竟一臺16的車,如果在試騎時,發生意外就不好笑了。然後 美利達的專業知識不足加上態度不好, 所以不考慮了。 所以小弟去了一些私人店面,當然就去看了實體車,而且也給試騎 。 考慮了幾天, 小弟就決定了現在這一台 E-112。

註:不是所有的美利達專業知識不足,可能只是我去的那一天,剛好只是新店員介紹。當然,這只是小弟的感受, 並不是所以的美利達都是這樣。

================正式開箱文======================
車架簡介:這台是在Argon 18 E系列的三級車架,上有:E-118E-116。 Argon 18在台灣比較少見。在國外,可是很大眾的鐵人車呢

Vision 大理石碳纖維 aero bar
Argon 18 E-112 開箱文 加 碎碎唸
Sram的 變速器
Argon 18 E-112 開箱文 加 碎碎唸
2 way post ,所以可以兩面調整。
Argon 18 E-112 開箱文 加 碎碎唸
鐵人用水壺架+工具箱。
Argon 18 E-112 開箱文 加 碎碎唸
Force 的煞車
Argon 18 E-112 開箱文 加 碎碎唸
Vision的煞車皮
Argon 18 E-112 開箱文 加 碎碎唸
Reynolds的輪組,題外話,大家可能會覺得奇怪,為什麼是Vision的煞車配Reynolds的板輪? 因為呢...原本是Vision的板輪,但是太厚了(好像是60mm)。由於地理因素,就把它換掉了
Argon 18 E-112 開箱文 加 碎碎唸
4000的管胎
Argon 18 E-112 開箱文 加 碎碎唸
Argon 18 的專利! 不用裁管 就可以調整長度
Argon 18 E-112 開箱文 加 碎碎唸
粗大的五通
Argon 18 E-112 開箱文 加 碎碎唸
Look的卡踏
Argon 18 E-112 開箱文 加 碎碎唸
正面照
Argon 18 E-112 開箱文 加 碎碎唸
Argon 18 E-112 開箱文 加 碎碎唸
內線設計
Argon 18 E-112 開箱文 加 碎碎唸
Force的煞車
Argon 18 E-112 開箱文 加 碎碎唸
Force的前變速
Argon 18 E-112 開箱文 加 碎碎唸
Force的後變速以及齒輪(11- 忘了)
Argon 18 E-112 開箱文 加 碎碎唸
特殊的後叉設計。 聽說可以減少亂流及風阻。 我是沒感覺啦。
Argon 18 E-112 開箱文 加 碎碎唸
FSA的標準盤(53/39),以及BB30。
Argon 18 E-112 開箱文 加 碎碎唸
鐵人鞋
Argon 18 E-112 開箱文 加 碎碎唸
全車照
Argon 18 E-112 開箱文 加 碎碎唸

=======================試乘心得=====================
首先,我也是只是業餘的。所以,看看就好。 不一定是正確的,畢竟這很主觀的。以下都是跟TCR比
1. 車架比較軟,騎起來比較舒服。
2. 畢竟這是鐵人車,操控性不是那麼靈敏。比較不適合多灣大下坡地形。
3. 可能是我第一次騎板輪,總覺得下坡煞不住
4. 輪組慣性不錯 (跟我一般鋁框比) 。 當然我可能有失公正,因為這是我第一組板輪....
5. 輪組真的需要一定速度以上才能發揮優勢,個人覺得是20 mph以上 就會感覺到優點了
6. BB 30 比較好出力 or 省力。當然是自己感覺啦,因為avg speed提升2 mph了。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輪組的關係。
7.轉換真的有改善很多,從原本的5min 現在只要2 min 就可以恢復原本的速度了。
8. 最速傳說:46 mph(下坡),32 mph (平路)(不要炮我,我只是無聊踩踩看而已)
9. avg speed : 23.6 mph


以上是小弟的心得,如果有錯誤,還請各位車友,好心提醒,筆下留情阿。
恭喜,入手"戰機"一架.....ccc

小心~E-112 會讓您越陷越深....

每天都想駕馭著"她".....

榨乾您的

~精.
.
.
.
.
.
.
.
.
.
.
.力~
好漂亮的車啊~~小弟這幾天也在考慮這輛112.不知可否再多分享些騎乘心得....
11 o'clock wrote:
終於買了一臺鐵人車 ...(恕刪)

獨行鐵人 wrote:
恭喜,入手"戰機"一...(恕刪)

哈哈哈哈 有可能呢 我感覺我好像還沒把E-112的實力發揮出來呢
但是我還是想要BMC TM01阿!!!!

jos829 wrote:
好漂亮的車啊~~小弟...(恕刪)

請問您想要那一方面呢? 上坡?路感? 剛性? 加速度?
還是全都要?
版大您說.感覺有點軟.是指.踩踏時力量備車架吸收.還是騎乘時遇到路面不平身體的感受?

jos829 wrote:
版大您說.感覺有點軟...(恕刪)

我沒那麼專業啦.....
專業到跟其他車友一樣,知道自己的力量被吸收我可能要多練幾年才有辦法吧
我指的是騎乘感覺,騎起來比較軟一點與TCR比較起來。當然比較軟的時後,車子的加速度就沒辦法很明顯出來。跟TCR比起來,E-112比較像是超音速戰鬥機的感覺,然後TCR比較像F1賽車。E-112直性穩定度高,但是加速不快,不過等到有一定的速度之後,蹦!速度明顯提升(這個可能跟輪組有關)。
反過來看,TCR 像F1賽車一樣,良好加速度,精準入彎,犀利人妻(大誤)犀利煞車,完美打檔。但是要有E-112的速度與續航力,可能還是沒辦法呢。
當然,這是我自己的感覺啦 如果有錯請多多指教呢。說不定對Lance 來說,TCR也可以有很棒的續航力及速度呢!畢竟,我只是業餘的 希望有幫到你

題外話:通常買鐵人車呢,應該是會比 half-ironman or ironman。如果只是比標準賽的話,小弟建議road bike 改一改就好了。改一改也可以很厲害呢
強調低風阻的車子因為車身較為扁平,側向剛性比一般公路車軟是很正常的,反正計時賽/鐵人賽也很少有攻擊這回事

這台車對你來說好像稍微小了一點,另外怎麼不用R2C撥桿呢?
yoroshiku wrote:
強調低風阻的車子因為...(恕刪)


你真厲害。怎麼知道車子對我來講稍微小一點呢?其實是有一點啦~反正之後在換車架就好了 對我來說,這台差不多啦。原本想要S的說

R2C恩......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不用 但是我也找不到要用的理由
因為用了超長龍頭,還有落差超大阿~國外車店難道不是都很重視fitting的嗎?

R2C撥桿用起來很爽耶~如果沒有R2C的話我就寧願用SHIMANO系統了,至少比較經濟也比較耐用
11 o'clock wrote:
你真厲害。怎麼知道車...(恕刪)

yoroshiku wrote:
因為用了超長龍頭,還...(恕刪)

車子在台灣買的 fitting在台灣做的 反正騎起來舒服就好 而且因為我本身是五五身 偏六四了 所以我覺得應該是沒錯吧
沒用過Sram,所以想用用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