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斯大黎加的蜜處理似乎最近一兩年才開始慢慢出現
在咖啡展後對喝過的蜜處理挺滿意的

剛好在fb看到有店家販售四種蜜處理各100g的組合
799的價格也不貴 爬了一下生豆價用的也是挺不錯的豆子
就買了一組嘗試
理面有黑蜜 紅蜜 黃蜜 白蜜四種 都是哥斯大產區

寶藏莊園 黑蜜
森特羅莊園 紅蜜
巔峰莊園 黃蜜
特莉雅莊園 白蜜

嘗試過四種之後覺得
尾韻的甜度黑蜜最為明顯
風味豐富程度也是黑蜜最豐富 紅蜜次之
但白蜜黃蜜的口感與風味乾淨許多
整體來說我個人是喜愛紅蜜的味道
偏好蜜處理更勝於日曬豆XD

我是分別使用knc和大富士 梯形 錐形 蛋糕濾杯(畢竟100g只能沖沒幾次)
不知道有沒有喝過同產區的蜜處理可以分享一下差異心得?


sensen'S wrote:
哥斯大黎加的蜜處理似...(恕刪)


請問,蜜處理的豆子本身是否風味不是很優秀
為了提高競爭力,採用了風險較高的蜜處理來提升風味?

sensen'S wrote:
哥斯大黎加的蜜處理似乎最近一兩年才開始慢慢出現


時間應該是比一兩年長一些,好幾年前喝過拉斯拉哈斯蜜處理。

記得那年的孔加好好喝,雖然家家不同,隨便一家店的都很讚。

還記得當時同一家店孔加半磅賣350,不知是特殊批次還是啥的,拉斯拉哈斯天殺的賣到750.

印象很深刻的一支豆子,中焙,肉桂、醬油、砂糖、高粱,很甜,極端狂野,有厚度。

農產品這東西有時過了這個村就沒那個店,隔年同一支豆子就找不到相同的感覺了。

FZ6盧魚 wrote:
請問,蜜處理的豆子...(恕刪)


蜜處理不能用中文字面去認知
是目前三種主要處理法之一
可以先去了解:處理法的過程與步驟

若是如此,今年很多拿GEISHA種做處理的
是因為Geisha的豆子味道本身不夠好嗎?
蜜處理
已經很久了!
名稱上英文的使用字各有不同!
會翻成蜜處理,主要有的用到:honey的字


去年產季至今年目前現在
喝過覺得最特別的蜜處理
是:
2017 衣索比亞單一農場蘇克庫托的蜜處理(淺焙)
除了蜜處理特色具備,還有日曬風味果香湯汁.....
價格又便宜!

很有趣的豆子.........................


sensen'S wrote:
哥斯大黎加的蜜處理...(恕刪)


不要被蜜處理這三個字誤導
真是不是再加蜜去處理
蜜處理是日晒加上水洗的改良版
黑蜜是只有去除咖啡櫻桃的果皮後進行日晒等果肉晒到變乾時
再將果肉去除
將果的風味保留到咖啡種子裡
處理的工序相對的較多較耗費時間
紅蜜、黃蜜、白蜜只是保留果肉的程度不同
所以黑蜜處理的風味最完整
少了只有日晒度的發酵風味
但因為完整保留果肉去處理
所以會得到最為豐富的層次和乾淨的口感
通往地獄的路,都是由善意鋪成的 - F.A. Hayek

FZ6盧魚 wrote:
請問,蜜處理的豆子...(恕刪)


我自己的認知是
哥斯大黎加的豆子比較偏酸
所以會用蜜處理去酸
他去酸的效果雖然沒有日曬處理強 但瑕疵豆也不會像是日曬豆那麼多
蜜處理其實有點類似半日曬 但是粘膜層殘留的程度不太一樣


we543543 wrote:
時間應該是比一兩年長...(恕刪)

目前台灣自家烘焙還是挺少出現蜜處理的咖啡
一次喝四種也是滿新奇的體驗XD





Mr ciprino wrote:
黑蜜處理的風味最完整


看來以後買黑蜜的處理的豆子就好!

yechain2000 wrote:
看來以後買黑蜜的處...(恕刪)


其實我不會在意吔
因為很多的蜜處理並不會特別標示是那一類的處理法
通往地獄的路,都是由善意鋪成的 - F.A. Hayek
四個不同的莊園,四種稍有不同的處理,可以視為四支不同的豆子。

真要比,同一莊園同一豆子的不同處理,才比得出些啥吧。

會抓老鼠的貓就是好貓,抓不到老鼠,討論貓是啥顏色,就咖啡這回事來說,意義不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