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ir開箱~首頁更新原廠壓力錶!(874樓土炮壓力錶)

bakafish wrote:
轉軸不應該在送豆室的中心啊...(恕刪)

那個填送豆室的金屬塊應不為一正圓? 應該是說有依送豆室偏心的狀況進行加工設計...

(圖From #1039 DM)

補:
加了這個是否會在送豆過程中豆子就擠壓破碎了?
bakafish wrote:
這張圖裡的EK43怎麼怪怪的,跟第一張DM裡的不一樣
轉軸不應該在送豆室的中心啊

這個套件有車偏心,放進去後外觀看起來像是在正中心。

bakafish wrote:
這個套件說穿了就是把送豆室除了最上面以外全部封住
讓豆子只能從上面送入刀盤,藉此減慢送豆的速度...(恕刪)

這也是我在猶豫要不要買套件的原因,對手沖研磨的影響似乎還不如我直接改變頻來的直接!!

我每次磨完豆都會用吹球死命地吹,送豆室看起來還算乾淨,但清潔前後還是有差,一些積粉的角落仍要定期清潔才行。



話說Titus的刀盤座精度看起來真的很好啊,進豆導螺桿跟送豆室的間隙目視大約只有0.3mm左右,要很有把握才敢在1760高轉速下作這麼小的間隙。


chan.chenhao wrote:
加了這個是否會在送豆過程中豆子就擠壓破碎了?...(恕刪)

或許少部分豆子在排列送豆過程會被擠壓破碎,但20g咖啡豆在不到5秒就磨完的狀態下,應不至於有什麼影響。
Daniel WYS wrote:
這個套件有車偏心,放進去後外觀看起來像是在正中心...(恕刪)

我想應該是這樣,只是那張圖看起來很怪
尤其配合第一張DM一起看

話說ditting Lab Sweet也是有刀盤不平行的問題,也許大量生產的磨豆機都無法避免吧
只是不知道在實際磨豆時影響多大
我用千分錶去測量,上刀盤沒辦法量,只量下刀盤,最高和最低差15微米
上刀盤用白板筆測試也是有傾斜狀況,刀盤磨擦時的開口處可能就有20微米
而Lab Sweet的一小格是5微米,這傾斜的開口相當於4小格啊

跑去買了7微米的鋁箔紙來墊
因為用千分錶沒有辦法決定要墊哪裡,所以還是用白板筆測試法
最後在刀盤最輕微磨擦時,再調細1到2小格之間可以整圈都磨擦到
再用千分錶測量一次,最高和最低差5微米,大部份差距在2或3微米
再加上上刀盤墊過之後的傾斜度,刀盤磨擦時的開口有符合1到2小格之間的距離
應該算是調得不錯了
bakafish wrote:
濾紙放在粉餅上


我的狀況是每次12g粉,做完wdt(粉杯內或外做),就算這種小粉杯,粉高還是低於粉杯,無法做任何刮平動作,晃兩下就直接下粉槌。雖然實作上不覺得有問題,但萃取完粉餅上面通常不會太平整。

加了上面這張,萃取完的粉餅上面變很平整。

以目前的操作條件,我應該還是會加上面這張。

....


之前一張V60-02剪13張小丸型濾紙,稍稍合理化後可以剪14張。幾張其實都還好,人工比較貴
bakafish wrote:
再用千分錶測量一次,最高和最低差5微米,大部份差距在2或3微米
再加上上刀盤墊過之後的傾斜度,刀盤磨擦時的開口有符合1到2小格之間的距離
應該算是調得不錯了...(恕刪)

以前在日商上班,日本技師曾說過手指頭的觸感厚度約20微米,
白板筆塗在刀盤上的厚度用手指頭摸不出來,但我想應該有3~5微米厚吧,
我個人的校正目標是10微米以內,您把平行度校正到5微米以內,算有夠厲害了
剛才調粗一些,無濾紙18g粉26秒萃取36g
在粉餅下放濾紙縮短到22秒,變成只有4秒差
前次是40秒縮短成32秒,有8秒差

這幾次實驗下來,用Guatemala磨的那次不看的話
有放濾紙的crema質感比較好
沒有放濾紙的萃取,拿湯匙攪拌後靜置一下,也可以呈現相同的crema質感
所以我認為放濾紙對均勻萃取有幫助,可以讓crema的質地比較均勻

今天也測了TDS,有使用小飛碟過濾
相同粗細和粉量,放濾紙縮短了4秒,萃取率卻能達到24.6%
沒放濾紙則是22.2%
不過萃取率差這麼多,不知為何我卻喝不太出來差異
想了想可能是濃度本來就高了,欠缺鍛鍊在這麼高濃度下的鑑別力
而味道的平衡又沒有什麼差異
bakafish wrote:
萃取率差這麼多,不知為何我卻喝不太出來


有比較乾淨與風味輪廓更清晰啦。

萃取率上升,平衡並未被改變(風味未後移,這是任何萃取手段如手沖或濃縮等從來沒發生過的事),我也覺得非常神奇,推論起來只能判定為萃取較均勻。

we543543 wrote:
有比較乾淨與風味輪廓更清晰啦...(恕刪)

哈哈!我還欠鍛鍊


we543543 wrote:
推論起來只能判定為萃取較均勻

對啊,加上前面說的crema質感比較好,跟沒有加濾紙萃取後攪拌的crema類似
我也覺得是加了濾紙萃取更均勻

有這種萃取率,讓我想拿淺焙豆來試試SOE
看看不加濾紙長時間慢升壓預浸,加濾紙正常萃取,加濾紙長時間慢升壓預浸
看這三種萃取法會出現什麼結果
bakafish wrote:
有這種萃取率,讓我想拿淺焙豆來試試SOE


這之前有想過,但要注意平衡沒有改變,不過更乾淨的淺焙espresso到底會變何種面貌還是很好奇。

這周本來要開包新的淺焙單品煮濃縮(當然是用濾紙玩),不過打算開豆那天剛好有個老友來,臨時改變主意開了一包多年前喝過很懷念的中焙混豆(以前手沖,現在煮espresso,都很ok)。明天要出門,下周的事了。
we543543 wrote:
aeropress的濾紙規格與粉杯不合...(恕刪)

是這段嗎?

這段應只能說明Scott Rao上下用的濾紙尺寸? 而無法說明其用哪個濾杯? 還是還有其他敘述??
#1005截的圖片有對下濾紙的規格作說明, 這也是我會選500目金屬濾網的原因.


bakafish wrote:
放濾紙對均勻萃取有幫助,可以讓crema的質地比較均勻...(恕刪)

金屬濾網過濾的應是極細粉, 濾紙與其相較之下應還會多過濾些東西嗎? eg:油質的吸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