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io one cup cafeor - cfo-1b 可以手沖出拿鐵咖啡


bakafish wrote:
根據我的經驗,在流速相同的情況下拉長萃取15秒,最後出來的咖啡液顏色會很淡
如果在25秒時換個杯子,單獨品嚐後段15秒的咖啡,我吞不下去


這種分段萃取的品嘗方式,對義式沖煮者來說算是很平常的試驗

最前面的十秒、中段的十秒,接續的十秒,即到最後所萃取的咖啡液,很值得大家試試如 m 大前面提到的不同萃取率的咖啡味道
(也可以以容量來分段萃取,比如每段萃取各10cc, )

嗯,至於最後的十秒... 別鬧了

那如果加奶騙騙不懂的人,那似乎也不太好吧!?

延伸, wrote:
不用試,兩杯比較一定...(恕刪)


...個人純粹好奇於用咖啡渣二沖來得到一杯有深濃咖啡"苦"味這部份..
依延伸大所述全糖++要這麼沖才能有咖啡味..
而我只試出一杯糖水..
可能是工作的關係吧..發現同事間玩過這實驗的人還不少..
但得到的結果都相同..供參考
S.A.G. wrote:
這種分段萃取的品嘗...(恕刪)
除非不相信機器不穩定問題,但若相信機器越連續運作下咖啡品質越好,那定義的流數已經失去參考價值了,再者咖啡整個滾來吃都有了,有甚麼好別鬧呢!
ujm wrote:
...個人純粹好奇...(恕刪)
我不知道大家怎麼試咖啡的,還是根本只是用鍵盤試咖啡,我試那麼久就覺得咖啡是浸煮越久越不苦!

延伸, wrote:
我不知道大家怎麼試咖...(恕刪)


這部份我的經驗又相反了,尤其是我工作時最常使用的法式壓..
而二沖唯一能達成濃苦的方式則是一沖完不喝,再用那杯咖啡再沖一次..
供大家參考
ujm wrote:
這部份我的經驗又相...(恕刪)
其實有不少咖啡癮的,咖啡不苦對他來講是打槍的,好像我就是哈,其實苦不苦也是豆子本身及烘焙因素吧!
ujm wrote:
...個人純粹好奇...(恕刪)
閒閒再給大家分享這個好喝甜咖啡問題,就像一泡凍頂烏龍茶,你給他加糖他就真的是糖水,但是廉價綠茶紅茶加糖就好喝茶香茶,原因就是在於澀味在提味,咖啡也是,一般沖煮太久不是苦味是澀味,而看情況有時候恰當澀味提味是必須的,但要不要提澀味不是單純浸泡或時間流量,水溫才是關鍵!

延伸, wrote:
閒閒再給大家分享這...(恕刪)


我一個朋友
多年來一直告訴我
麥當勞的咖啡配上兩顆奶油球加上糖包
是他最喜歡的口味
超級有咖啡味
那個碳烤味是他的最愛
早上來一杯精神百倍

由以上的事實告訴了一件事
麥當勞那反覆沖煮的咖啡
早以深植人心
正所謂的積非成是的最佳典範

所以你追求的也就是這種口味
做了20年來根深蒂固的想法
或許各人有各人之道
你的客人都被你教育成這樣
當然我朋友始終都說麥當勞的咖啡好喝

通往地獄的路,都是由善意鋪成的 - F.A. Hayek
Mr ciprino wrote:
我一個朋友多年來一...(恕刪)
前陣子有看到一則新聞,不知哪國家要將含糖飲料課重稅,我一看心想要是台灣我就樂了,糖也是挺貴成本而且還要攪半天,還有我賣咖啡還蠻討厭還要幫人賣鮮奶,今天光泉才告知我四月要漲價,有沒有同業身受同感!
不過對了,我們嘉義有一家奇葩咖啡店是不給客人加糖的,我甘拜下風!
延伸, wrote:
機器做一杯次二杯次,跟連續做第十杯次以上的咖啡差異是很大的,就算流更慘第十杯之後都+100...(恕刪)
除非不相信機器不穩定問題,但若相信機器越連續運作下咖啡品質越好,那定義的流速時間已經不重要了...(恕刪)

又在講這種自大的話
定義的流速時間不重要? 全世界就你是專家
雖然不是鐵則,但沒有人會說它不重要
看到你說這段,也許你用了幾十年,還不了解手上機器的特性

金屬導熱的效果,其實並不如一般人認為的那麼好
即使是多鍋爐PID溫控的機器,也需要30分鐘以上的暖機時間,效果才會穩定
如果是熱交換的咖啡機,則可能需要到一兩小時
而且在沖煮過後,沖煮頭的溫度,子鍋爐的溫度,都會產生變化,影響出杯的品質
連續運作下咖啡品質越好?
只怕是你對機器特性沒有完全了解,無法完全掌控
以及你的技巧不穩定,在一天之初無法隨即進入狀況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