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手工打造一台磨豆機吧! (2014-1-9更新)


bakafish wrote:
對我來說,電磨第一要...(恕刪)


整理一下目前幾位版大的訊息:

1.殘粉少。
2.細粉量。
3.轉速。
4.粗細要能準確調整。
5.美觀耐用。

> 殘粉對個人玩家尤其重要,不知有沒有磨豆神器殘粉量的參考。
> 細粉產生原因為何?
> 有一說:把細粉篩掉,味道變乾淨,但是也變單調了,是這樣嗎?
> 國內外或磨豆神器原廠不知是否有細粉量的參考資料?
> 轉速除了改變磨豆速度之外,有影響了咖啡味道的呈現嗎?
> 同一台磨豆機在不同轉速下如何改變咖啡的味道? 是否有人研究過!


howzero wrote:
感覺最後會出來怪物...(恕刪)


其實我是想做一台看起來像小綿羊的變型金鋼

bakafish wrote:
但是家裡用的話,殘粉問題就很惱人,尤其對我這個用慣手搖的人來說


??
我一直以為手搖機的機構清楚簡單,應該沒有殘粉。

bakafish wrote:
不知道華府兄是想做錐刀還是平刀?
在刀盤位置的調校上(兩個刀盤的圓心要在同一軸線上)
對機器來說,錐刀與平刀不知道有沒有差別
而且我一直覺得錐刀的圓並非真圓,手搖錐刀的刀盤調校一直都讓我很頭痛


* 錐刀、平刀 or 其它? 目前階段不先預設,有沒有比較這兩種刀盤對咖啡風味影響的好文章?
* 兩刀盤的同心度與間距精度,我會特別注意,是我這次計畫的基本要求。
* 我手上有一套錐刀刀盤,剛量了一下,還蠻圓的。
* 困擾魚大的刀盤調校問題是指那方面? 調整?校正?會鬆動?還是刻度不準?

華府代號9527 wrote:
??
我一直以為手搖...* 我手上有一套錐刀刀盤,剛量了一下,還蠻圓的。
(恕刪)

真圓用游標尺是量不出來的
得上顯微投影放大機.
華府代號9527 wrote:
> 細粉產生原因為何?
> 有一說:把細粉篩掉,味道變乾淨,但是也變單調了,是這樣嗎?
> 國內外或磨豆神器原廠不知是否有細粉量的參考資料?
> 轉速除了改變磨豆速度之外,有影響了咖啡味道的呈現嗎?
> 同一台磨豆機在不同轉速下如何改變咖啡的味道? 是否有人研究過!...(恕刪)

大哉問

細粉是磨豆過程中一定會產生的
如果不篩粉,不可能完全沒細粉,所以沒有味道會變單調的問題
只有擔心細粉量會不會過多,導致過萃產生不好的味道的問題

細粉產生原因來自於豆子在被磨碎的過程中,除了刀盤的切割、擠壓、夾爆,還有豆子互磨
就像把烤的脆脆的一塊餅乾掰成兩塊,一定會掉落很多碎屑
所以豆子的烘焙度應該也會影響細粉量

不同刀盤進豆與磨豆效率不同,也可能使豆子被磨過的次數不同,以致細粉量不同
細粉如果很多,其實肉眼都看得出來
像我用PHAROS磨手沖粗度,細粉量就很多
多到把磨好的粉放進杯子裡,搖晃一下,就會看到上層顆粒較粗,下層全是細粉
還有很多細到會產生結塊的現象,幾乎可以沖煮espresso了

而同樣是38mm錐刀的LIDO與Rosco,LIDO的細粉量就比Rosco少一點
這我是用同一種豆子磨手沖,使用KONE金屬濾網,從下壺沈澱的細粉量來看

轉速對味道有沒有直接影響,這我其實不清楚
高階磨豆機不是低轉速就是加強散熱,我想主要是馬達轉速高,溫度就高,容易把熱帶到刀盤上吧
最近Mazzer還出了一台Kold,用皮帶帶動,更能有效阻隔馬達的熱傳導


華府代號9527 wrote:
??
我一直以為手搖機的機構清楚簡單,應該沒有殘粉...(恕刪)

您誤會啦
我的意思是我用慣了手搖,手搖沒有殘粉問題
所以用電磨的時候,我實在很不能接受電磨的殘粉


華府代號9527 wrote:
困擾魚大的刀盤調校問題是指那方面? 調整?校正?會鬆動?還是刻度不準?...(恕刪)

就是內外刀盤的間隙,無法調校到360度完全一致
在中軸帶動內刀盤旋轉的時候,甚至用肉眼都看得出轉到不同位置時間隙會不同
把粗細度調到很細的時候,還會感覺到旋轉到某處時內外刀盤會磨擦到,離開此處又沒有磨擦

原因到底出在
1. 沒調校準,內外刀盤沒有同心
2. 刀盤沒有真圓
3. 內刀盤預留穿過中軸的那個孔根本就偏心

如果原因只有1,應該不會造成我說的現象,而是磨擦始終發生在同一個位置
手搖柄不管怎麼轉,磨擦都發生在相同位置
2和3是否存在我就不清楚,外刀盤有內徑與外徑,重點在內徑
3如果存在,是故意的,還是機器製造的公差問題?

OE的老闆Doug曾說這是錐刀的天生特性
當你由粗往細慢慢調,內外刀盤間隙越來越小
到某個細度時,磨擦必發生在某一處,不可能一下子360度全磨擦到
但他現在在製作LIDO 2,卻又說目標是zero位置時360度磨擦,離開zero就無磨擦
howard1204 wrote:
真圓用游標尺是量不出來的
得上顯微投影放大機.


howard1204 果然夠專業,對精度的要求也很高

小弟手上的錐刀刀盤,看的出來是cnc加工過的
以cnc加工精度來說,誤差0.05mm算是差的了

這0.05mm對咖啡研磨粒徑而言
我想應該是可接受了吧!
華府代號9527 wrote:
...(前略)
開工前,想先集思廣益一個課題:『一部好磨豆機應該具備的條件』
請版上大人多多提供建議,或是有國內外資料可供參考,也請分享,先謝過!
(恕刪)...


小弟不才,但最近也在思考這個方向的事
先說說我的想法吧

首先,當我們在閱讀一些咖啡書籍時,書上總會告訴你「Espresso用的咖啡需要極細研磨...」、「手沖咖啡的顆粒粗細是小飛馬 / 小飛鷹刻度 2 .x(之類的)...」

問題來了,極細研磨是有多細?大家總說小飛馬 / 小飛鷹刻度幾點幾,但我手邊沒有這台磨豆機啊!我怎麼知道它們磨出來有多粗!!!

既然有很多人都以「micron(微米)」這個單位提及各種萃取方式的所需要的粉粒粗細,那麼接下來磨豆機有沒有可能用這單位做為基準?


再來,其實簡單來看,所有磨豆機的原理其實都是一樣的,不一樣的是,昂貴的機器較大,而且有為了達成其他目的而附加上去的複雜設計。所以,電動磨豆機跟手搖磨豆機的最大差別在於前者有電動馬達。

很多手搖磨豆機在設計上都可以作為參考-因為它們體積小、結構簡單,因此可以達到少殘粉、清潔容易的目標,設計電動磨豆機也應該如此,甚至可以簡單到就像改裝成電動版的HG One一樣。

另外一點要注意的是,用於Espresso與用於其他萃取方式的磨豆機應該分開設計。Espresso因為粉末很細微,容易氧化(變得不新鮮)、流失香氣,再加上研磨時應避免產生熱能,所以設計前提是:低轉速、一次便可以研磨出大量粉末。因此,應該採用較大的磨盤才是。
其實‥小弟家的設備超入門~ 相信也不少人的磿豆機也很入門,就是小飛馬

而小飛馬很多大大都說僅是堪用‥

不過煮出來的咖啡比小7、屎搭爸好,對小弟來說就很幸福了~ 用最少的錢達到我的要求,不就是幸福嗎?

而小飛馬最麻煩的就是殘粉問題~

裏面的溝槽太容易留下殘粉,常常少掉1、2g~
這樣還會有要常清及老粉造成味道不對的問題~

以上就是小弟的看法

小弟沒有小飛馬
但有二台手搖、三台電動(其中一台Rocky磨espresso)

殘粉一定會有拉,每次多耗費幾g推出殘粉就好,負擔也不大
細粉才是最大困擾阿!
以kalita來說,篩粉後要得到20g,勢必得投入24~25g的豆量

平常喝中價位豆還好,高價位的豆子就好想哭


onymoe wrote:
其實‥小弟家的設備超...(恕刪)

mbantust35 wrote:
小弟沒有小飛馬但有二...(恕刪)

多耗費幾克豆子推出殘粉
和多耗費幾克豆子篩掉細粉
不都是要多耗費幾克豆子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