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沖單品,研磨刻度、溫度

wonlai1234 wrote: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最...(恕刪)


所以上來問問各位前輩的做法,
想和自己的做法比較,
希望也可以有驚人的口感或者發現自己平常沒有想到的做法~
謝謝提供意見!
看大大描述,似乎跟我也是同樣迷上手沖咖啡的新手(今年年初接觸),
為了更了解手沖還去朋友推薦的uGLY DUCKLING上手沖咖啡入門課,有講到手沖沖法,
我目前磨豆機使用小富士,扇形單孔濾杯(1~2人份),手沖壺是Yukiwa M5,溫度計,HIRODA秤重計,
初階老師說要提升手沖技術首要就是先將可能變數先fixed(溫度/重量),再來控制自己手感,
溫度部分控制在88度,粗細刻度維持在3.5刻度,16g咖啡豆/200cc水(1:12.5),每天至少兩沖,
喜歡淺烘培豆,目前已報名上近階咖啡課學習圓形濾杯沖法,想問有住在頭份的手沖同好嗎?
NEI0527 wrote:
不難的,參考8-14...(恕刪)


我的長方鍵在拆解時不見了 .. 變成一磨豆就卡住 , 馬達無法帶動刀盤

請問這有替代零件嗎 ?

(已經解決了)
看你想品嘗豆子的哪種特色~
小弟一般拿到豆子都是先看豆子的烘培度跟特色

偏果酸感->水溫85度以下,刻度4
偏苦甘感->水溫90度以上,刻度3

不清楚豆子特色時,先以水溫85-90 刻度3嘗試,再去做調整

chienting1980 wrote:
偏果酸感->水溫85度以下


有點怪怪的。偏果酸感多為偏淺焙,這類的豆子通常溫度高一點效果好一些。個人偏好九十度以上起跳。
以咖啡的萃取過程來說,首先是酸味(前段)被萃取出來, 再來是甜味(中段), 苦味(後段), 最後是雜味,
若想要沖泡出甜度高, 酸度低, 苦味低的一杯咖啡, 也就是說要萃取中段多點, 請問要以什麼手法達成, 如何做?

2258TW wrote:
以咖啡的萃取過程來...(恕刪)


直接找這種特性的豆子是不是比較輕鬆。

低酸偏甜不苦的豆子印象較深刻的是巴西的甜蜜總匯(還是甜蜜啥的)。

一般豆子烘越深也越不酸。

酸是很值得探討的部分,不喜歡酸的,通常喝到的是不好的酸(根本就臭酸,非果酸)。

之前有家兄朋友來聊天,說不喜歡酸,然後喝我泡的,濃濃果酸的日曬耶加,他說這不是酸。
2258TW wrote:
以咖啡的萃取過程來說,首先是酸味(前段)被萃取出來, 再來是甜味(中段), 苦味(後段), 最後是雜味,
若想要沖泡出甜度高, 酸度低, 苦味低的一杯咖啡, 也就是說要萃取中段多點, 請問要以什麼手法達成, 如何做?

we543543 wrote:
直接找這種特性的豆子是不是比較輕鬆



肯亞AA個人烘過到City,會大幅減少酸味。但要很小心再深點風味就沒了...
類似的還有哥倫比亞雪峰,一般烘Medium,我也烘過High,算是很接近甜高、酸苦低的要求。

以豆子特性來說,還有一款『安晶莊園 象豆』本身就屬於這樣的風味。
烘到High Roast,20g豆、水約300g、小飛馬600N刻度3.5、金屬濾網悶蒸30秒不斷水手沖。
入喉滑順細緻,有淡茉莉、野薑花香、無明顯酸味,微苦味瞬間轉甘甜,冷卻後則有堅果、焦糖氣息。

我自己是很喜歡這支豆子......
塔綠斑網軍頭子已成淡水河浮屍,各位綠網軍繼續助紂為虐不怕成下一位?

RR wrote:
安晶莊園 象豆


不確定是不是同一支,喝過幾次象豆,應該都很淺焙,都很酸,比常被拿出來說嘴的肯亞還酸。

2258TW wrote:
以咖啡的萃取過程來...(恕刪)


方法有很多種,略述如下:
1、快速進入中段萃取,利用灌水的方式跳過前段。
2、拉長萃取時間的同時將顆粒調粗。
3、沖煮時不壓低水位,但用較銳利的水流。
4、沖煮時較低水位,用較圓的水流。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