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豆商所描述的風味,你有嘗到幾種?


舌頭只能分辨酸甜苦甜鮮
其他的要靠嗅覺
要想分辨出花香味,特殊的水果味
可能要讓咖啡在嘴裡或咽喉停留久一點
水溫不要太低
今天早上喝到同事所沖煮的手沖咖啡
熱熱的喝倒還好
想不到冷了之後卻出現淺淺的荔枝味
但是我們都搞不清楚那是甚麼豆子
(之前都是貼著便利貼,但...掉了)
這真是一件蠻奇妙的狀況
hrean wrote:
之前有聽說 SCA 建議烘焙的時間在 8~12 分鐘之間...(恕刪)


那個是 Roast for Cupping 的 standard,我記得SCA應該是沒有獨立的標準烘焙建議/Roast Standard這項規範...

您開版問的問題,不是小弟我能回答的。只是猜想應該是因為豆商是用cupping的感覺來陳述,而不是使用我們一般的烘培沖煮方式。

這個等級的問題太專業了,還是建議您找真正的專家去問。 絕大部分人恐怕連cupping的Framework 跟一般消費者在享用咖啡的Framework 完全不同都不知道....



KCLin0423 wrote:
不管怎麼烘,就算是...(恕刪)


我喝過耶加雪夫有鳳梨味,買了熟豆,看了包裝上的風味描述,第一次沖煮就喝出來。是入口吞完後,舌頭最裡面的二側可以感受到淡淡的鳳梨味道。其他味道都比較是典型的耶加雪夫味道,也不太會形容,就盲測都可以知道的典型耶加味道。

Davidkswang wrote:
我喝過耶加雪夫有鳳...(恕刪)


我喝過最好的咖啡是在台南東山一位莊園的老闆娘用小飛馬600N以賽風煮密處理半磅900元的豆子、裝在紙杯給我的。入口風味隨時間在口裡美麗的變化,真的就如我們在豆商陳述看到的正SCA精品級咖啡那樣神奇。

話說回來,我手上手沖/賽風專用磨豆機有Helor 102,新玩具Sette 270、小富士r220鬼齒,也用過KNC、600N。搞到現在還不如那位老闆娘用600N賽風煮的咖啡! 真的要好好檢討,我的錢是不是都砸錯地方了!
KCLin0423 wrote:
有人說他喝到杏仁味...(恕刪)

我沖煮的美式,如果我覺得過萃了,我媽就會說她喝到杏仁味

bakafish wrote:
我沖煮的美式,如果...(恕刪)


厲害,過萃還能入口

我沒沖好,我太太會說,你又在搞什麼了,昨晚一直看Youtube,就料到今天會用什麼新招,踩地雷了吧

就用最慣用的方式吧!好好的豆子,太糟塌了!如果豆子差一點,我看會變喝中藥了

bakafish wrote:
我覺得過萃了,我媽就會說她喝到杏仁味


人蔘味應該也是過萃。
有時意外也會迸出新滋味...曾經失誤把耶加烘到了應該接近二爆,當然花香果酸啥的都沒了,但沖煮後有豐富的花生香與奶油感。


自己煮過品嘗出最多風味的
肯亞AA(自烘)10、曼特寧(友人贈)7、安晶莊園象豆(自烘)3,共20g。
天鵝金屬濾網、小飛馬600刻度3.5,悶蒸40秒不斷水手沖300cc,最終成杯270cc。
初嗅:烤鮮奶土司香味(很意外,我聞了數次,真的挺像烤土司...)
入口:柑橘(肯亞)與黑可可苦味(曼特寧),迅速轉回甘(安晶象豆)與奶油口感(肯亞)
尾韻:些微烤堅果風味(安晶象豆)與黑糖味(肯亞)


店裡喝過最特別的是印度豆,應該是復古日曬法,有超明顯的皮革味...當下的想法就是這咖啡該怎麼宣傳...結果腦袋冒出這些詞彙:

小日本、美人女子高生、皮鞋......



(我錯了,我去面壁)
塔綠斑網軍頭子已成淡水河浮屍,各位綠網軍繼續助紂為虐不怕成下一位?

KCLin0423 wrote:
不管怎麼烘,就算是...(恕刪)


我也是,就大略分出,好喝的酸和不好喝的酸,堅果,香和不香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