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菌之外的菌種在食材中的活動?通常那叫腐敗。低溫發酵的意義在於將已活化的發酵行為延緩,而非推進。溫度夠低的話,酵母會進入冬眠。我放冷凍十幾年的商業酵母最近拿出來用,回到室溫,一樣一尾活龍。我們將食物放在冰箱的目的,也是延緩雜菌的活動,延長食物保存期限。不會有人說,食物放冰箱(比方隔夜咖哩較好吃)的目的是為了發酵,咖啡是特例?發酵有發酵箱這個產品,工作溫度三十幾度。
we543543 wrote:酵母菌之外的菌種在食...(恕刪) 哈哈哈 所以 優格、味噌、醬油、梅乾、納豆、起司、米糠醃菜、泡菜、魚露 都是腐敗?學習了 學習了你有沒有喝養樂多?乳酸菌 應該也稍微有聽過吧?基本上你說的這些我上微生物學都有上過,至於冰釀咖啡與冰滴咖啡請上網找循答案很高興跟你討論
zapper wrote:哈哈哈 所以 優格、...(恕刪) 以上部分是酵母發酵,部分是泛酵母族群菌種。你要不要先研究一下那些製品製作的環境溫度?又有哪一個不需要starter, 直接放冰箱就很神奇隔天或隔兩天自我完成?牛奶放冰箱兩天,自動變優格?將starter加入牛奶,沒有適切工作溫度,不加溫直接放冰箱也不會產出優格。
小野牛 wrote:有時會覺得,怎麼有的冒出像是「酒味的味道」 我做的冰滴,冰釀,熱手沖放冰箱,熱espresso放冰箱放再多天都不會有酒的味道也喝過市面上說有酒香的冰滴我喝了只感覺在胡扯所以我認為這只是個人感官類比作用罷了不是真的有發酵而且咖啡裡的含糖量極低,更不太可能在低溫環境才幾天就發酵出酒精一些奇奇怪怪新處理法的豆子,那種強烈的氣味應該比較容易讓人產生錯覺感官的類比作用,就像是豆袋上標示的風味有人覺得像,有人覺得不像對我來說那只是咖啡界為了溝通喝到的味道所衍生出來的東西只要有幾%像就說像而我是沒有辦法類比的人
個人經驗 咖啡沖好後 密封冰在冰箱, 第一天 第二天 甚至1星期 確實味道會有變化。至於這變化是怎麼作用的? 氧化或是發酵 我不確定。通常味道會下沉並帶輕微的酸性,尾韻也會變深。這種變化有人可能會認為是發酵,我覺得可能用熟成來形容比較合適。這並不是腐敗,應該跟肉類低溫熟成的作用很相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