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手沖討論-不要走錯間了] 喜歡手沖咖啡的人進來聊聊蓋大樓吧

用不鏽鋼濾杯跟用濾紙的流速是不是不

同呢?用小飛馬大約幾號?
kb1020 wrote:
用不鏽鋼濾杯跟用濾紙...(恕刪)

不止流速不同,整個沖的過程感覺都不太一樣
用KONE只要水柱過大,咖啡粉翻攪,濾的速度就會忽然加快
粉壁的厚度也影響濾的速度
所以我前面才會說粉量太少很難沖
因為水柱要控制到很細,液面又要很低
但KONE又那麼高,水柱下到咖啡粉時很容易攪動咖啡粉

好在KONE只要往正中間注水即可,不必畫圓,所以水柱大小很好控制
我自己是覺得粉20g左右就很好沖

我沒有小飛馬,沒辦法告訴您幾號
而且聽說小飛馬同刻度的粗細度也是每台不太一樣的
刻度大小只能在同一台做為粗細的相對值

我覺得用KONE可以比一般手沖再細一點
收到~我再試試看...神農嘗百草中...

現在悶蒸完後流速都好快

之前太細又會有點卡不銹鋼濾網...

現在磨5號有點快...但味道還不錯! 帶點酸
bakafish wrote:
不止流速不同,整個沖...(恕刪)

kb1020 wrote:
收到~我再試試看.....(恕刪)


我有一個金屬濾器,但很少用
因為每次沖出來殘粉很多跑到杯子裡
雖保留住咖啡的油脂,但我不想喝渣渣呀

你用五號太粗了吧,沖出來的味道應該很單調吧
Eddychiu wrote:
我有一個金屬濾器,但...(恕刪)


我也有一個金屬濾器,覺得最麻煩是清潔!
喝還好,就最下面不要喝;
但是清潔很麻煩,
直接沖怕久了塞水管,
用手挖也是會有渣渣,
濾網濾還是會有渣渣。

所以後來我就乖乖用一般濾杯或是聰明濾杯了....
有塞濾紙的不怕塞水管
To boldly go where no one has gone before. -小兔
bunnylai wrote:
我也有一個金屬濾器,...(恕刪)

我用KONE覺得細粉與清潔都不是問題啊

如我在前一頁的照片,細粉都沈到杯底,喝到底就剩那一兩cc
整個呈現泥狀,其實喝下去也沒有感覺
也許還有更細的是懸浮在咖啡液裡沒有沈澱,也看不出來
反正喝不出來,我也不在乎
我知道有人很在乎就是了,這些人往往也因為同樣的原因不能接受法國壓

洗的時候我就先在垃圾筒旁敲一下,大概70%~80%的粉會掉進垃圾筒裡,剩下的20%~30%就沖掉
顆粒小數量少又不會黏在一起,要塞水管應該不至於吧
我也擔心粉卡水管,

後來就用下壺裝滿水直接對著濾網

沖進馬桶。

昨天試磨了3.5,有點苦味,5是酸感重

不過冷掉時3.5又回到酸的口感。

20克的豆子沖200〜240cc覺得有點淡,

水太多嗎?
大家好

我也想嘗試手沖咖啡

打算買V60 01濾杯跟分享壺 (分享壺好處是量份量?)


其中一個要準備的是溫度計

我原本有一個溫度計打奶泡用..但我發現好像不準確

如果水/奶覆蓋溫度計長度愈多, 結果愈準確..

這是正常的嗎?


如果手沖時需要量溫度

我應該繼續用這支, 還是買一支電子的..我看到上一頁也有人用橙色的電子溫度計?


另外有人用過K型溫度計嗎?..感覺上很好



最後一個問題..Amour/Timao的手沖壺, 這個合適嗎? 有1.2L/700ml


http://freshcoffeentea.no-ip.info/store/images/700.bmp
細水_翀 wrote:
大家好我也想嘗試手沖...(恕刪)

有個有刻度的下壺在手沖時比較容易控制水量沒錯
也有人會在電子秤上沖,用重量來看

我的是寶馬0.7L手沖壺,和您圖片這支很像
缺點是壺蓋的頭是金屬的,裝了熱水後會燙手
不過我是沒差,因為我把它拿掉,那個洞正好可以穿過溫度計

700ml實際在用時不可能裝到滿,大約只有600多ml
還要溫杯,溫壺,洗濾紙
實際沖咖啡的水量大概剩400多ml
單人用是很夠了
昨天喝了星巴克手沖,他們悶蒸五秒後
直接中心注水到最後。 有這樣的手法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