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富士R220鬼齒 vs Helor 102 187C錐刀 - 溫度變化


bill-ion wrote:
我家中用Helor 102, 做手沖為主, 目前在考慮外用應該買Helor 101還是Comandante (最近有看到Comandante ig post了與Ditting 804的手沖分佈的比較, 令我很意外, 因為兩者價格差十倍)。
有沒有大大有用過101和Comandante 比較兩者特性如何呢?

這種資料隨便看看就好
https://www.instagram.com/p/BJclF7WjGNA/

如果主要是外出用,在等級相同的磨豆機中挑最輕便的就行了
bakafish wrote:
這種資料隨便看看就...(恕刪)


漁大兄, 轉給我那位同好、我當然很好奇的請教他:哪隻磨豆機能好到讓他把Helor 102 187C 賣掉。他告訴我:Commandante C40 MK3, 而且很建議我去光景先試試。

小弟最近如果再買東買西,一定會被太座趕出家門,暫時不敢再亂瞄。不過Commandante 搞不好還真的值得大家去光景試試看。


Yiyans wrote:
不過最近好像升級症候群有復發的徵兆淚
難怪我媽叫我不良場所(01)不要去,免得受到朋友的影...(恕刪)


Yi大:Commandante C40 MK3 在呼喚您。。。。
BBdog3388 wrote:
漁大兄, 轉給我那...(恕刪)

我貼出那張圖,不是要說誰的資料比較準確
測試的儀器不一樣,磨的粗細度不一樣,就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甚至磨豆機本身,同型號也不見得就有相同結果
比方說EK43在Socratic Coffee的多次測試,結果幾乎每次都不一樣
最後,從曲線來看,能看出什麼嗎?
看那條彎彎曲曲的線,有辦法推測出味道的走向嗎?
比方說您分享的這篇,光是從曲線,看得出溫度變化時咖啡的味道如何改變嗎?

所以我的想法是,管他那條線是什麼樣子
你看哪個順眼就買哪個
一切的結果都得等你買回來用了才會知道
即使在店家試用一兩次都不能代表什麼
你換支豆子,換個沖法,結果可能都不一樣

磨豆機沒有黑科技
還記得Cafe LuLu在World Brewers Cup拿下第五名用的是LIDO 2嗎?
當時的LIDO 2刀盤跟現在不一樣,也沒有什麼鍍層,LIDO 2的結構更沒有精準度可言
但Cafe LuLu用它站上了國際舞台
實際上,人和豆子的表現,比磨豆機重要多了

以外出使用為主的話,如果體積過大或者重量過重,你絕對不會想帶出去
而且帶出去使用的次數,夠讓你完全了解那支磨豆機嗎?
所以外出使用的話,我認為同等級的差異都不會太大
(其實我認為就算不同等級,差異都不會太大,關鍵還是在人和豆子)
不如以輕便好攜帶為主要考慮點


義式和手沖玩的這幾年,我已經不迷信什麼刀會做出什麼樣的咖啡了
剛入門時把某些現象奉為圭臬,現在我已經不這麼想
雖然磨豆機造成的差異確實存在著
但我越來越了解如何去改變調性,改變不了的部份我也越來越隨性
磨豆機換了又換的我,這樣說好像不太有說服力
但也是因為換了又換,我終於清楚了解,或者說實證某些事
咖啡這種東西,在網路上可以找到很多資料,但是來源不知道來自哪個阿貓阿狗
即使看起來很專業的個人或團體,或者已經是成名的大師,說出來的都未必一定正確
又或者,只有在某些條件下是成立的

關於187C會表現出豆子本身的暇疵這點,186C也是這樣
好在71mm的186C有Gorilla Gear可以換
不過換個想法
換支暇疵不明顯的好豆子,或者想想暇疵是怎麼沖煮出來的,如何改善,CP值也許更好
改善未必能完全改善,但是過程能學到不少東西
bakafish wrote:
所以我的想法是,管他那條線是什麼樣子
你看哪個順眼就買哪個
一切的結果都得等你買回來用了才會知道
即使在店家試用一兩次都不能代表什麼
你換支豆子,換個沖法,結果可能都不一樣
...(恕刪)


漁大我的看法跟您一樣,還是要自己買回來試才知道,而且要試還是要像漁大兄測EK43S有科學化的測量儀器才準,不過您的測量設備小弟實在是買不下手。

這邊有趣的是,很多同好都會買回來試。大家分享實測,買新玩具比較不會踩到地雷。但缺點是,在這邊聊天分享心得,常常會忍不住就又跟著買來玩。這次的102就是看橘子大的PO文,實在忍不住就買了。 還好漁大您這次的新玩具 EK43s 小弟實在買不動。。。。

BBdog3388 wrote:
Yi大:Commandante C40 MK3 在呼喚您。。。。...(恕刪)


對小刀比較沒有期待了
目前在觀望EK43s, Titus EK, Monolith Flat Max, 或者變頻EK43, 也想看看也許會出現的手搖EK

Yiyans wrote:
...(恕刪)...也想看看也許會出現的手搖EK

對手搖EK也有興趣, 請問Y大是哪家有可能會出這樣的商品? 謝謝.
bill-ion wrote:
這個是Comandante...(恕刪)

我知道啊,所以才拿Socratic Coffee之前的資料拿出來對比
再加一張
https://www.instagram.com/p/Bf4HjCADLgj/
不管哪家做的,都是隨便看看就好,不必認真
剛才有機會試磨Comandante C40, 感覺確實很實在,亦很順暢,我沒有計時,但20克豆,25 click (手沖刻度),應該用了不用1分鐘就完成。目測出粉也很均混,但有一堆細粉 (很集中的一堆細粉,這個奇怪地不像一盤的錐刀)。


最終都沒有機會親自試一下風味,在未有親身試過之前,還是聽取魚大的教誨!


所以又將話題回到手頭上的Helor 102,小弟想再請教一下魚大大,如果用上102的Mazzer大錐刀做手沖時,有什麼關鍵可以將瑕疵感降低,並將風味突出呢 (問題好像有點矛盾)?
bakafish wrote:

我知道啊,所以才拿...(恕刪)
bill-ion wrote:
所以又將話題回到手頭上的Helor 102,小弟想再請教一下魚大大,如果用上102的Mazzer大錐刀做手沖時,有什麼關鍵可以將瑕疵感降低,並將風味突出呢 (問題好像有點矛盾sorry)?
..(恕刪)


小弟今天也不曉得為什麼,把原用的V60 濾杯放下換用Kalita 102。覺得Helor 102 + Kalita 102 的風味比較漂亮。 換102濾杯對風味突出應該負面的,但Kalita 102 好像平衡了錐刀+V60 風味太單薄的缺點,讓風味有多一些的厚度。

有空再搞個 Helor 102 match V60 vs Kalita 102 vs Kalita 155 的對測。。。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