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Zpresso J-series & 各式手磨粒徑分析 (continue...2021/2/22)

看到現在大概邏輯了解了.

對磨豆機而言

手沖是一個小坑,濃縮咖啡是非常大的一個坑.

難怪魚大之前在我版上留言說,還好你沒要前進義式...
we543543 wrote:
細粉太少壓力也建立不起來...(恕刪)

細粉少就要磨得更細做補償
但是磨細到某個程度後,就很難說是磨不夠細還是細粉太少

例如SSP,仿KR804的刀盤要做espresso,SSP都說磨不夠細
我沒有KR804,只能以Guatemala和LAB SWEET來看
Guatemala調到最細還是經常6 bar就流速超快了
肉眼看起來已經非常細,大概跟LAB SWEET刻度2.5~3差不多
(這句話這表示LAB SWEET還可以磨得更細)
過細的粉,攪拌與搖動時會結塊,這個結塊的現象也很類似
(LAB SWEET在刻度3以上這個結塊現象就減輕很多)
而Guatemala填壓後的粉餅厚度會比LAB SWEET在這個刻度範圍磨出來的粉餅厚很多
這是一個很奇特的現象

LAB SWEET磨刻度3的流速就已經很慢,2.5可以塞死一狗票義式咖啡機
更不用說2.5以下最小可以到1(我沒試過能不能用1來磨就是了,最細用過2)
如果Guatemala可以磨到像這麼細,也許細粉雖少也能有正常流速
所以,要說它是細粉太少,還是磨不夠細呢
bakafish wrote:
Guatemala調到最細...(恕刪)...大概跟LAB SWEET刻度2.5~3差不多
...(恕刪)...所以,要說它是細粉太少,還是磨不夠細呢XD

此時主要目標粒徑應相似吧?!
EK43粒徑分布來推想此一狀況, 主要粒徑已夠細(eg:280um), 但Guatemala 100um以下粒徑太少, 所以粉餅整體阻力不足?

bakafish wrote:
而Guatemala填壓後的粉餅厚度會比LAB SWEET在這個刻度範圍磨出來的粉餅厚很多
這是一個很奇特的現象

Guatemala幾乎無100um以下粒徑, 全部集中在280um?

補:
SC上Ditting與其他磨豆機粒徑分布圖.
chan.chenhao wrote:
此時主要目標粒徑應...(恕刪)

我覺得跟粉餅厚度可能有關係
因為Guatemala的粉餅比較厚,表示它的密度可能比較小,水比較容易通過
但是什麼原因造成它的粉餅比較厚呢?
會不會是因為均勻度比較高,所以顆粒間就有比較多空隙,粉餅的體積自然比較大
如果均勻度比較低,則小顆粒會填入空隙中
但是顆粒都是不規則的,也沒有絕對均勻的磨豆機,真的會有這種現象嗎?

如果說Guatemala在espresso細度其實均勻度很差,粗粉多,所以粉餅比較厚
就像一般磨豆機磨粗,粉餅就會變厚
我也不認為這個說法成立
就像前面說過的錐刀粉餅在逼出水份後,表面就會出現很多粗粉
Guatemala並沒有這個現象
bakafish wrote:
我覺得跟粉餅厚度可...(恕刪)

若把SC上Ditting/EK43的圖跟EK43的粒徑圖疊起來看呢?
SC圖上, Ditting的主粒徑重(55g?)是EK43(38g?)的1.44倍, EK43在兩張粒徑圖的主粒徑約都在250um附近.
或可推論
1.SC當時(2015)在100um以下的解析不足.
2.Ditting在100um以下顆粒極少.
3.主粒徑決定粉餅厚, 故Ditting粉餅會比EK43厚(1.44倍?)

Lab Sweet可萃Esp, 或許可將其粒徑分佈約當於EK43?

chan.chenhao wrote:
1.SC當時(2015)在100um以下的解析不足.
2.Ditting在100um以下顆粒極少.
3.主粒徑決定粉餅厚, 故Ditting粉餅會比EK43厚(1.44倍?)
Lab Sweet可萃Esp, 或許可將其粒徑分佈約當於EK43?...(恕刪)

1. SC用的粉篩是這些
https://www.home-barista.com/grinders/grinder-studies-by-socratic-coffee-t38826.html

2. 這裡有Guatemala和KR805的粒徑分佈圖
https://theotherblackstuff.wordpress.com/2009/04/01/dear-god-not-another-post-about-the-mahlkonig-vario-or-why-the-mahlkonig-vario-is-not-a-filter-grinder/

3. 可是ditting的粗粉也少很多啊

LAB SWEET的均勻度比EK43S好很多
EK43S的粉餅逼出水份後,表面會像錐刀一樣有粗顆粒,LAB SWEET沒有
bakafish wrote:
1. SC用的粉篩...(恕刪)

若有75u,125u,180u的篩子, 是何原因在圖上,即使是Robur這類錐刀,150u以下就趨近於0了? 困惑中...
又, 想起了SC篩粉萃ESP的實驗:
http://socraticcoffee.com/2016/06/exploring-the-impact-of-particles-on-espresso-extraction/
初步重看了一下, 篩掉177u以下的粉似乎也不會造成先前說的壓力無法建立的狀況? 有力氣再看了...

補:
3. 可是ditting的粗粉也少很多啊
=>重看了一下圖, ditting 250u多出的面積跟EK43在300以上多出的粒徑面積感覺上差不了多少...
=>粒徑相近(STD小)堆疊體積 > 粒徑差距大(STD大)堆疊體積?

補2:
若依SC的177-250-300實驗來看, 粉餅的主要阻力來源為177-300. 而依另一張同出SC的粒徑分布圖來看. Ditting在177-300範圍內的粉量應多於EK43, 但粉餅阻力卻較EK43的小(萃取40g的時間短). 所以? 即使同為平刀, 顆粒形狀不同? 且SC小於150u以下的細粉量與雷射粒徑相較之下少了許多...

補3:
KR805雷射粒徑分布圖.
http://caferedbean.blogspot.com/2015/11/espresso-grinder-particle-size-analyser.html
數據太多看不懂,那就用最土炮的方式.

用一個義式錐刀和1Z主打的手沖錐刀ZPLUS.
(官網上很明確的說只能用在1Z出的手壓濃縮咖啡機,並不能用在其他的義式咖啡機上)

我只有Niche Zero(義式刀盤)和ZPLUS 。

那用在1Z自家出的手壓濃縮咖啡機會怎樣.

NICHER ZERO刻度是20 ,ZPLUS刻度是1 , 咖啡豆是中培豆.


niche zero可以一直很有壓力順暢的壓完60CC的水.而ZPLUS中間放了兩次屁..水直接噴出來...

我的心得是,義式刀盤也可以用在手沖上面,但是手沖專用刀盤沒辦法用在義式機(不管味道為前提)
jaydon wrote:
我的心得是,義式刀盤也可以用在手沖上面,但是手沖專用刀盤沒辦法用在義式機(不管味道為前提)..(恕刪)

感謝分享!

義式機沖煮時條件嚴謹
所以對義式粉品質要求很高
手沖手法繁多也沒有統一的標準
對磨粉的要求就很隨興了~

之前看過1z官方示範手壓濃縮咖啡機
他們是拿1z-E磨(38mm七芯刀)接電鑽來磨義式粉
示範當時手壓機壓得還蠻順的~
(去年還沒有Je這款48mm義式錐刀專用磨~)

jaydon wrote:
手沖專用刀盤沒辦法用在義式機(不管味道為前提)...(恕刪)

這因素有很多
有的手沖刀盤本身就無法磨到espresso需要的細度
有的是豆子的問題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