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冰塊下去 和果糖
超好喝的

那位前輩大概喝熱的吧 哈

bakafish wrote:
之前的一個討論串,有...(恕刪)

mbantust35 wrote:
加冰塊下去 和果糖
...(恕刪)


看完大大的文~真的來試一下,味道有點像喝啤酒的感覺~
不知道有沒有人感覺和我一樣

we543543 wrote:
很棒的文章。不過兩點...(恕刪)


的確日本是一個很容易被自我包袱受限而變成不敢大幅度改變的民族,
且台灣這一波流行起的手沖風,用的多半是中焙左右程度的豆子,只要沖泡的技術得宜,也都能有不錯的表現

不過有一點忘了說明一下,以我在日本喝咖啡的經驗來說,除了星巴克的口味之外,在日本咖啡館裡所謂的重烘焙通常都會比台灣人習慣的重烘焙還要淺一些,而他們所謂真的的重焙,有時候會以「炭焙」來表示,碳焙的意思有兩種,其一是「炭火烘焙的咖啡豆」取其炭香味,另一是「烘焙到跟木炭一樣的程度」<--這種口味真的很嚇人…想體驗的的其實可以去西門町的蜂大咖啡買半磅的「重烘焙曼特寧」來試試就知道了,真的是跟喝木炭水沒兩樣…

we543543大提到的真鍋咖啡,那就大概把一些日系連鎖咖啡館抓出來聊聊吧
個人印象中最早的日系連鎖咖啡館應該算是「真鍋咖啡」,真鍋在1992年被引進台灣時展店十分快速,當時少有的洋食餐廳風格的咖啡館(像是現在的skylark加洲風洋食館)受到許多年輕學子與上班族的喜愛,但是展店快速加上資金周轉不良,真鍋後來易主經營,並改名為kohikan。
當時的真鍋咖啡主打商品為炭焙咖啡,不過使用的器具是當時流行的虹吸壺,店內沒有禁煙,而且大多數分店都為24小時營業。
早期的真鍋咖啡算是以特許加盟模式被引進台灣,日資實際上並沒有進入台灣,爾後於2006年左右日本真鍋咖啡才又正式進入台灣

早期日本ucc會社多半在百貨商場設點,名稱也直接以ucc作為店名,後來日本ucc會社的另一連鎖體系店ucc上島珈琲才進軍台灣,上島珈琲有別kohikan複合式家庭咖啡館風格,走的是較精緻路線,以手沖珈琲為主力珈琲風味。(順帶一提,有機會在羽田機場搭機的話,在羽田機場內有一間上島珈琲,大片窗外是往來機場的高架電車,店內的蒙布朗蛋糕很值得一試,搭機前還有點空閒時間的話很推薦去坐坐)
提得一提的是在大陸開設的上島咖啡跟ucc會社一點關係也沒有,單純只是台灣人搶在日本ucc之前註冊了這個名字,並開設連鎖咖啡館

因此,要說是早期的真鍋咖啡把手沖的沖咖啡方式帶進台灣比較不是太合理的說法,因為那時的真鍋以及爾後的kohikan有很長一段時間使用的都還是早期早台灣較流行的虹吸壺,台灣開始手沖咖啡的習慣推估應是這5、6年左右才發生的事情,我想跟早期日系連鎖咖啡的關係應該是沒有想像中的大


hua_dog wrote:
的確日本是一個很容易...(恕刪)


真鍋這段咖啡史小弟腦海一段空白。大概1991年退伍
到去年年中,小弟咖啡總量可能不到100杯。去年才重
拾喝咖啡樂趣的。

會以為真鍋和台灣手沖有關,是看了某中部手沖店老
板談過十幾年前在真鍋體系工作時,就是手沖為主。
因為台灣興手沖時間不長,所以有此聯想,因為是聯
想,若有錯也是剛好而以,請hua_dog見諒。

we543543 wrote:
真鍋這段咖啡史小弟腦...(恕刪)


we543543大客氣了,我只是把知道的一些無聊的東西分享出來罷了…如有誤謬還請不吝指出,大家討論討論啦

其實我也不敢確定台灣咖啡手沖壺開始較風行的正確時間,畢盡我自己開始注意到有個人咖啡館以法蘭絨手沖為重點較明顯有變多的的時間點大約是在5年前左右,像是在基隆路聯合報大樓後方的「巢」,以及永康街2home coffee樓下的小店…等,大約也都是這個時間點冒出來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在更早之前就有提供手沖咖啡的咖啡館存在,像是有名的「湛盧」、或是晚一點的「馬札羅咖啡館」都是在很久之前(有多久我也不知道耶…)就提供手沖單品的服務
而且早期的真鍋在某些店也的確有提供手沖咖啡的服務,因此到底台灣的手沖咖啡文化是從什麼時候比較明顯的出現的,實在很難判定

只知道在星巴克帶起義式咖啡機風潮之前,台灣較主流的煮咖啡器具是虹吸壺這一點是比較能確定的

mbantust35 wrote:
加冰塊下去 和果糖
...(恕刪)


di2002 wrote:
看完大大的文~真的來...(恕刪)


小弟也來做了一杯
很不錯

不過我先準備好氣泡水跟冰塊
然後倒果糖跟濃縮下去...

就爆氣了...

所以要嘗試的網友們可能要注意一下順序或者杯子跟打算調製的量

哈哈 這實在太有趣了
還好我是照著日本店家的順序

最後才到氣泡水下去 沒發生氣爆

小彭新城 wrote:
小弟也來做了一杯很不...(恕刪)

mbantust35 wrote:
哈哈 這實在太有趣了...(恕刪)


我就看著咖啡色的泡沫一直撲出來...傻在旁邊 哈哈 好險在廚房用的 可以馬上做清潔

hua_dog wrote:
we543543大客...(恕刪)


早期台灣咖啡館除了用虹吸式煮熱咖啡外,冰咖啡都是用手沖處理,只是一次手沖出較多的量,調好奶精及糖後放入冰箱冷藏.等客人點用時,再取出到入杯中呈給客人.手沖設備如影片:http://www.youtube.com/watch?v=0d5VfoUjNZw
後來才漸漸演變成現在的2-4人份的手沖設備.嚴格說來,虹吸式及手沖應是同期引入台灣的.

terry886117 wrote:
早期台灣咖啡館除了用...(恕刪)


原來如此。

請教terry886117大有沒有印象,(台灣)咖啡手在吧台帶
有表演性質現場手沖一杯給客人,大概是哪段時間出現
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