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版)HELOR 102簡單開箱

chuan07 wrote:
我沒有Helor106(恕刪)...壓完1杯esp後手很痠...

還好我用的豆子是中深焙或深焙,磨了8個月也習慣了.(1天就2杯)


hoba wrote:
106 又義式的話問砸魚大....(恕刪)

砸魚大的106是黑刀. 可能與原刀盤走向不同.再加上黑刀後金額比102還高. 不過一般106的評價還好. 就看哪天失心瘋忍不住.....
chuan07
配服用手磨磨義式的人,我連用Helor102可以很輕鬆地磨都堅持不下去,要改用電起磨....
carrot2258
當口袋深度<<<<咖啡需求度的時候, 只好用勞力來換取了. [鬱卒]
SSP的mazzer 187c redspeed買回來裝上Helor102,一個多月下來最後還是裝回去原廠的187c刀盤.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鍍層導致咬豆能力奇差無比,用手搖時幾乎無磨豆時的阻力感,用電起磨義式刻度時更要轉老半天才磨得完,出粉品質也奇差無比,不知道是不是咬豆能力差粉推不下去,使粉停留在刀盤內的時間變長,粉被重複研磨機會增加導致細粉過多

就算磨粗一點細粉也很多,這狀況導致手沖悶蒸時粉不太吸水(我其他磨豆機或刀盤都不會這樣),用星芒濾杯水也下得很慢,義式刻度也很不穩定.雖然說187c很多人說要開刀後才會好,但我印象中去年原廠187c剛開始用時狀況也沒那麼糟.

剛好最近對岸版的HG-1很便宜,不帶刀盤下敗了一台回來,裝上這顆mazzer 187c redspeed,試了幾把感覺咬豆能力比Helor102好很多,出粉狀況感覺有好一點,但還是一樣手沖悶蒸時粉也不太吸水,再試試磨一陣子看會不會有改善,不然這顆只能拿來做收藏了
chuan07 wrote:
SSP的mazzer(恕刪)



我從19年底買到新版的Helor102就直接裝了SSP的redspeed刀盤,使用的經驗幾乎跟你完全一樣,一開始使用真的會非常的灰心喪志,細粉(或者說極細粉)看起來真的很多,使用大概1年才"突然"覺得原來這台磨手沖好喝,磨義式配nomad也有應有的水準(粗細度還是很難找)。
給您一些經驗參考,手沖我覺得他適合悶蒸後一次注水不適合分段,沖煮時間大致都落在1'30''內,換言之是萃取的效率極好,從一開始使用的刻度三圈半,現在大約是三圈一大格,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即使顆粒度調細也好像幾乎不會影響流速。義式的部分變因實在太多也就不詳細分享了,搭配nomad的粗細大約是落在2圈上下調整。
Sin-go wrote:
我從19年底買到新版...(恕刪)


感謝您的經驗分享,原來確實是這鍍層的特性造成的問題。

但我最近將這顆刀盤裝上對岸版的HG-1改造成的電磨後,感覺表現比在Helor102上好,雖然還在調校中,但義式刻度大致上可以穩定下來,手沖悶蒸也不太積水,可能調校中多磨了一些豆子,內刀盤底部平面稍上的刀紋刀鋒鍍層也被磨掉一圈,可能因此稍微磨合了一點吧。

不過調校完後,我還是會拿它磨義式為主,手沖我還是習慣平刀的味道。
chuan07 wrote:
SSP的mazzer 187c redspeed買回來裝上Helor102,一個多月下來最後還是裝回去原廠的187c刀盤.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鍍層導致咬豆能力奇差無比,用手搖時幾乎無磨豆時的阻力感,用電起磨義式刻度時更要轉老半天才磨得完,出粉品質也奇差無比,不知道是不是咬豆能力差粉推不下去,使粉停留在刀盤內的時間變長,粉被重複研磨機會增加導致細粉過多

朋友把他的Helor 106 Mazzer 186C刀盤拿去鍍鈦,然後寄來我幫他組裝
鍍鈦前他磨18g espresso是鎖死退一圈半
我剛組裝好用Rossa PG試做兩杯
退兩圈磨17g萃取34g要一分鐘
退2又1/4圈也還要47秒,差1/4圈竟然只差了13秒
萃取完的粉餅表面沒有明顯粗顆粒,跟我以前使用沒鍍鈦的186C完全不同
喝起來也沒有我以前用Mazzer 186C時的刺激感
感覺是鍍鈦之後,同樣的刻度間隔,對出粉的粗細度影響變小了,均勻度也改善了
細粉應該沒有變多
否則粗粉也會變更多,萃取後的粉餅表面粗顆粒與喝起來的刺激感都會很明顯才對

鍍鈦後的確咬豆效率變很差,轉動搖把需要的力道變很小,但圈數變成要好幾百圈
所以上電鑽就變輕鬆了,不用很大力的抓握固定
用低速檔(Bosch 12V低速檔約350 rpm,Helor 106刀盤實際轉速約90 rpm)磨約90秒
感覺不到磨豆阻力時,大約還會有1克碎豆在裡面出不來
這時要反轉一下再正轉,可以磨出大部分碎豆,但此時磨出來的粉粒會粗很多
這現象跟大錐刀磨豆時頭尾的顆粒比較粗,道理應該是相同的
如果是用手搖的話,會覺得一直有很小的磨豆阻力存在,一直磨不完
原因是有些小碎豆會卡在內刀盤上,總量大約不到0.1g
可以把刻度調粗再用毛刷從底部刷出來
Wein yan
請問這樣鍍鈦要花費多少呢?也有想把刀盤送去鍍鈦
bakafish wrote:
鍍鈦後的確咬豆效率變很差,轉動搖把需要的力道變很小,但圈數變成要好幾百圈(恕刪)


這就是我將我的Helor102裝回去無鍍層187c的主要原因,雖然需要的扭矩變小,但用Bosch 12V電起還是要開最大扭矩及全速去轉(不開全速會停),電起全速在耳邊轉1~2分鐘的噪音耳朵實在受不了,用手搖又要轉個老半天

刻度也比無鍍層刀要調粗多大半圈才有大致相同的萃取時間,萃取率表現也沒比無鍍層的好(可能新刀盤與已磨合的舊刀盤表現差距也有關係),當時我確實很後悔買了這顆鍍red speed的187c,但很神奇的是,裝在我買來玩玩看的山寨HG-1上,可能沒有減速裝置的關係,咬豆效率好了很多,改了電機用40RPM左右的轉速去磨與Helor102接電起磨一樣也只要1分多鐘(但噪音差很多),雖然我的山寨HG-1中軸不直轉動會晃,導致出粉不太均勻,萃取率也拉不高,目前等廠商補給我根新的中軸後再來調校看看能不能將這顆187C red speed刀盤的潛力榨出來

*前幾天將這顆187c red speed又裝到Helor102再試試看,但磨了幾把還是受不了電起噪音又拆掉了
chuan07 wrote:
裝在我買來玩玩看的山寨HG-1上,可能沒有減速裝置的關係,咬豆效率好了很多,改了電機用40RPM左右的轉速去磨與Helor102接電起磨一樣也只要1分多鐘

我在Helor 106(減速比約4:1)用手搖以大約150 rpm,刀盤實際轉速約37 rpm
搖了200多圈,刀盤實轉5,60圈,大概只出10g粉,如果磨完17g需要刀盤實轉約100多圈

對比Bosch 12V電鑽350 rpm,刀盤實際轉速約87 rpm,90秒磨完,刀盤實轉約130圈
根據以前用繪意71調轉速的經驗,差異來自轉速較快時跳豆也較多,所以單圈出粉量減少

如果自己訂做一支Helor 106無減速的搖把,以120到180 rpm來搖
刀盤實際轉速比用電鑽配4:1減速的87 rpm更高,磨完可能要150圈
單圈應該也是滿省力,也許有人可以接受吧
我是寧願單圈多出點力,最多80圈以內磨完

不知道Monolith Conical的Mazzer刀盤是如何處理刀盤,才能在鍍鈦後不影響進豆效率
MC4磨一份豆子也是需要將近1分鐘,不過那是因為有一組粗磨刀盤在上面的關係
chuan07
我想MC4粗磨刀盤比較容易咬豆,被粗磨的豆子下到下刀盤應該比較容易咬進去,另外撥豆器應該也有作用,不然以MC4的轉速選鍍鈦刀盤磨一分應該也挺花時間,豆倉形狀應該也有影響,等明年到貨再研究。
chuan07
不過我更想看魚大將大猩猩黑刀裝到MC4上的效果^^
Helor 102自從山寨HG-1改電磨及MC4到手就一直當擺飾品,雖然很喜歡102,但要手搖就是懶,自己改裝成電磨也懶,就一直放著。直到今年4月發現對岸有人自己開發台102專用支架,且外型也滿喜歡的,當6月中開始第二批接單後就立馬下訂一台,8月底準時交貨

支架配置如下:
中大電機 400W 2200rpm 無刷馬達 220V
5倍減速箱/102 4倍減速 共20倍減速
終端刀盤輸出扭矩約20Nm
製作者建議轉速
淺~中焙 2000~2500rpm 刀盤 100~125rpm
中~深焙 2500~3000rpm 刀盤 125~150rpm

支架套件內容:


組裝102後





刀盤使用無鍍鈦的Mazzer 187c,調適時磨了16g,義式刻度(鎖死退1圈又10大格),大約10秒就磨完,比MC4快很多。
jywange
請問這電磨改裝套件哪裡可以購買..方便提供嗎? 謝謝
chuan07
已私信給你
chuan07 wrote:
Helor 102自...(恕刪)

如果能設定自動停止就更好了
我覺得這個功能超方便
按個鈕開始磨,然後就可以不管它

要試試神山錐刀嗎?
借您玩玩
bakafish wrote:
如果能設定自動停止就更好了
我覺得這個功能超方便
按個鈕開始磨,然後就可以不管它


有自動停止確實很方便,所以當時P100用起來爽度很高,當然現在有很多新機開始也追加這功能就變得不是很特別了。

102這支架也有幾個我認為的缺點。
1.開關按鈕及調速都做在背面,應該是為了外觀犧牲了便利性。
2.擺接粉杯的高度太短,手上多數接粉杯都放不進去,把木墊拿掉會多點空間,但容易刮傷。
3.支架加上102本體近20Kg,太沉重。
4.支架深度太深,我原來擺MC4的位置擺不進去

另外這支架也有銀色版的,覺得也挺好看。


感謝魚大的好意,我確實對神山刀盤有興趣,但人在香港,來回有點不便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