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543543 wrote:刻度2還有點萃取不足(恕刪) 沒關係,還有1可以用,還有3格空間關於ODE即使調細磨出來還是偏粗已經聽過滿多但沒親自實際看過,也不知道到底刻度1和2磨出來是多粗我是覺得只要1夠用就行,就算能磨得再細,用不到也等於沒用ODE的豆槽蓋裡印的那個粗細度參考,仔細看它畫的線條,手沖建議其實是2到5影片中的畫面截圖可能是設計的關係,很多人都讀錯,以為建議值是4到5這現象也滿有趣的正好說明了在集資時我看到了某店家的評測後,便說了評測內容有偏粗的情形結果並沒有猜錯該店家的內文中也提到手沖原廠建議值是4到5,評測時也是用這個值去沖煮所以店家是真的有認真測,還是看圖說故事反正是業配,故事說得動聽就好,沖完喝起來怎樣,螢幕前的各位又喝不到還是該店家其實十分用心,明知道4到5太粗,又不想打臉業主(其實是自己看錯建議值)於是事先歸零到4以下都因為刀盤磨擦不能用,4到5其實等於原來的1到2James也看錯了那個建議值,以為是4到5,但他選擇用2刻度2剛好是建議的最小值專家就是不一樣他先前示範的V60沖法是用錐刀磨,影片中磨出來的粗細差異很大細的顆粒會補足body,不知道會不會是他習慣那個味道,所以判斷ODE萃取不足如果是這樣的話可能無解,因為即使磨細來補償,風味的展現還是會不一樣這就是有的人愛用錐刀做手沖的原因如果是因為先前的沖法使用錐刀磨,濾杯下水比較慢而ODE因為偏粗或細粉少,下水快,那就會是真的萃取不足HB有人使用拍照測粒徑的軟體,峰值粒徑以上的粗粉跟其他磨豆機比也有比較多這種情況,不想改變手法的話,磨細就可以處理根據我的經驗,手沖用30g粉,其實也不用磨到很細我覺得就算2以他這個手法真的還粗了點,1應該OK吧
ODE 磨出來的咖啡粉粒徑較窄,變成風味上比較單一,和其他的磨豆機用同樣手法來比,層次會不夠豐富感覺萃取會不足,建議在前段萃取多斷水一次即可改善,以我20g豆為例~40(悶蒸)-80-120-180-280~~刻度3.1ps.磨豆機味道太乾淨在水洗豆上也是致命傷~
James篩粉測試好像是調到1來磨了9:01那個數據有意思前陣子HB有一串關於鬼齒的討論有些人覺得鬼齒要磨粗一點,說雖然磨粗卻不會萃取不足還導出一個結論說可能在磨粉時,鬼齒撞擊咖啡豆的過程中把粉裡面撞個稀巴爛,所以很容易萃取如果這理論成立的話,也許James這杯過萃了
we543543 wrote:數據和喝起來如何看不出所以然 我覺得有趣的是,鬼齒數據看起來不差,喝起來卻不是這麼回事我沒玩過鬼齒,不過從他的形容,似乎跟一般人的經驗不一樣我猜他這杯應該是過萃,因為一般人沖的通常磨過粗,容易萃取不足而根據HB玩家經驗,鬼齒適合磨粗一點,可能正好互補了HB當時好像就是用這台XEOLEO為主,一部分是OE Apex小富士對他們來說太難買了(日文,電壓,售價加關稅)甚至連知名度都不行曾經在YouTube批判過咖啡器具抄襲歪風的James這回竟然找台山寨小富士來評比影片中好像有說到他覺得Wilfa那杯風味比較複雜一些(我英聽能力不行)而數據顯示Wilfa那台的粒徑是最集中的,細粉和粗粉都比Ode少這也跟有些人說「細粉是層次的來源,粒徑太集中會太單調」是相反的我對這個說法也不是很認同雖然我的確是在咖啡展上喝過國際級的名人(冠軍,老師,外國人)在站台時用ditting KR804沖出很單調的咖啡不過那是在展演前,還在調磨豆機的時候我去某個用同規格磨豆機出手沖的店家,人家沖的就不單調換句話說,會單調就是沖的不對對此我同時也認為,第一次看到一支不是自己烘的豆子,也不是自己的磨豆機,第一次沖就要能沖出好咖啡是神話不然就是對好咖啡的標準有點低(就像這壺試磨試沖的咖啡還是端出來讓人喝了)話說,為什麼Wilfa磨豆會這麼慢啊刀盤看起來跟Mazzer Mini很像,供應商也相同Tim本人都說The standard burrs are more or less the same as mazzer.58mm磨手沖會這麼慢,是因為轉速特別低? 還是Mazzer Mini磨手沖本來就很慢?有查到它是低轉速,但沒有查到明確的數字不過它也有磨完自動停機的功能,磨豆時可以放著不用管,這樣家用速度慢也沒關係
bakafish wrote:他覺得Wilfa那杯風味比較複雜一些 同一杯一開始是乾淨,甜..., 後來算硬比硬擠些話出來說吧。比較有意義的部分,我認為至少ode和wilfa在風味上算同級的,不是只賣外型來騙錢的。可惜了頭批工廠品管的出包。不過,刻度1變成沒有再下調空間,近似手法如果豆子再少怎麼辦(最近幾包豆子都是matt perger手法效果好一點,12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