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Zpresso E-Pro [ Pro series:K-Pro & Z-Pro / ZP6 ]

edenqkimo wrote:
從他們自己工廠境外...(恕刪)

價格有沒有貴很多消費者最清楚了
畢竟一隻4-5千元的手磨並不算便宜
一般消費者幾乎都是以價格為優先
同樣的商品當然要精打細算來比價
哪裡便宜就到哪裡買....

XTR wrote:
1Z E-Pro ...(恕刪)

要比就要加運費,不是隨便都有朋友幫忙帶回來的@@

試算一下淘寶活動含運費若使用你之前提的順豐(43+849.2)*4.55=NT$4059.51
蝦皮4390,借個會員95折=4170.5
蝦皮4170.5-淘寶含順豐4059.51=110.99,蝦皮貴不貴見仁見智
拿蝦皮現在沒活動的價格來比淘寶有活動的價格有失公允就是了...

這比較只能說蝦皮活動少,蝦皮活動時廠商折扣爛。
但要以現時這價格來說淘寶比較划算嗎?我倒覺得還好而已
淘寶把台灣算包郵才叫划算XD
小虎999 wrote:
要比就要加運費,不...(恕刪)

折扣永遠不嫌多
價格越低越好
消費者能有多樣選擇
可依據自身需求來評估價格划算與否~

========
20190319 update
========
今日淘寶特價活動~

988 ==> 799




========
2020/6 update
========
淘寶618特價活動~

988 ==> 808




========
2021/1 update
========
看到一個消息
淘寶1Z官方停止海外發貨了....

XTR wrote:

折扣永遠不嫌多
價...(恕刪)

自從決定買1Z E系列後
卻又陷入選擇障礙
約一千元的價差,該買E or E-Pro?
E 雙軸
E-pro 三軸
兩支細粉表現似乎都不差
不過e-pro   似乎比E版表現更好一些(從XTR大大實驗看來⋯⋯)
想參考有買E系列的前輩
您當初的考量點是什麼呢?
minniepipi wrote:
自從決定買1Z E...(恕刪)

E與E-Pro兩者的中軸結構與刀盤都一模一樣
只差在上方的粗細調整裝置不同

E-Pro所謂的“第三軸承”只是提供給上端外掛的刻度盤使用
第三軸承與中軸精度/細粉率無半毛關係
雙軸承與三軸承的中軸精度都會是一樣的
而這兩款實測的細粉率也大同小異,都在伯仲之間

E-pro外掛刻度盤調整粗細時既方便又直覺
噠噠噠...轉起來心裡爽度很高
但筒身上端體積與高度會大一截
價格也貴不少
還有手搖柄與上蓋是一體式設計無法分離
豆艙上蓋不能獨立
接上電動起子時如果沒有蓋子會跳豆

如果您將來會考慮外加電動起子/電鑽的需求
那建議選有“獨立上蓋”的E會更適合
因為E的豆艙蓋可與手搖柄分離
使用電動起子時才能防止跳豆

---

E刀家族三兄弟:

E-Pro: (零件數12件+手把2件)


E: (零件數9件+手把2件)


E7: (零件數7件+手把2件)



--------------
2020.8.08

試磨了一下:
7.5g淺焙豆,退2.5圈(1.25mm),約20圈磨完
7.5g淺焙豆,退3圈(1.50mm),約20圈磨完

唰! 唰! 唰!
感覺這組刀盤切削研磨效率不錯
筒身押花不打滑,不鏽鋼搖炳很長,手感扎實,研磨不需要很費力
XTR wrote:
E與E-Pro兩者的...(恕刪)

謝謝XTR大大點光明燈
剛好對我而言花4千多元會有心理障礙
所以已下訂E版一隻
XTR大分析的很精準,再補充一些個人使用上的看法。

E上調的刻度需要自己記憶,如果您有多台磨豆機、或是刻度常調整(尤其是義式與手沖間切換),除非記憶力很好、否則有可能會發生忘記刻度的事,這時只好歸零再回到預定刻度,外調機構就沒這問題
為改善刻度記憶問題、我在刻度盤貼上輝柏黏土做記號、必要時配合目視內外刀盤距離就不會不知道目前刻度了,給有E上調的同好參考


最後想建議1Z,關於Pro版的拆裝方法:說明書可否詳細到每個步驟都有、影片也可以讓使用者更容易看懂。會提到是觀察論壇和FB社團看到的現象,對於機械結構理解較弱的用家(無歧視之意、請見諒)、會對他們照成困擾,對此1Z客服應該是接過不少這樣的求助
scorpioliu wrote:
XTR大分析的很精準...E上調的刻度需要自己記憶,如果您有多台磨豆機、或是刻度常調整(尤其是義式與手沖間切換),除非記憶力很好、否則有可能會發生忘記刻度的事,這時只好歸零再回到預定刻度,外調機構就沒這問題...(恕刪)

好的
等到貨後再來照您的方法定刻度
謝謝
XTR wrote:

E與E-Pro兩者...(恕刪)

今天收到的1Z-E 歸零後調到14格,結果水過不去,
退到19格,感覺流速又偏快,看來這台TSK-1817 已經老態龍鍾,無力了…


然後照說明書建議刻度以25格磨手沖,感覺太細了
測試後,目視似乎要退到40-45格才比較適合


今天磨深焙的曼特寧與淺焙的耶加雪夫,並不覺得費勁
這支手磨很適合兩三天才會使用一次的我
謝謝XTR大的建議
跟1Z客服人員聊過這方面,他們是反問我用的刻度習慣,討論一下後的結論是Epro手沖的確比較建議4~4.5,他們自己手沖測試時常是用4.0(有用電鑽來磨,細粉會略少;粗粉會略多)。參考X大的篩粉測試,按粗細分佈比例來看,手沖使用4-4.5的刻度也比較合理。

至於說明書為啥沒改呢?這就不清楚了,也許一次印大量所以庫存說明書還太多吧。
也或許還在收集市場反應數據(所以才反問我用的習慣)。

minniepipi wrote:
今天收到的1Z-E ...(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