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焙咖啡豆,關於升溫曲線

bradytan wrote:
聲音過小,代表火力太小,水份動能不足,將造成脫水不足(澀感、走味),因一爆點是脫水效率較大點;熱能不足,也造成各種化學變化反應不完全。
這部分是經驗分享。


感謝經驗分享。
之前爬了些文都說一爆是爆水,但都180多度了對於爆水這論點一直有疑問,若是爆氣就比較說得通。

個人經驗想烘淺焙但只要沒烘到一爆密就有草味,一直以為是150度前脱水不完全所致,所以試了一些微波爐電鍋等想在前期將豆子蒸熟,不過效果不大没太大改善,看來一爆時的火侯掌握才是重點。

豆子要爆得大顆不知有沒有人試過爆米香機那種高温高壓的烘焙,或是低温高壓試試能否直接將水氣爆掉同時保留香氣。
小弟也還是新手 .
但是最近只要過回溫點約一分鐘左右就試著直接拉高最大火力到轉黃點將近一爆才慢慢降火緩緩進入一爆 .
一爆完一分鐘內就下豆了 .
有時有青草味有時沒有 , 其實不是這麼確定到底怎樣叫做好與不好 .
因為喝起來自己都還是覺得不差 . 都蠻特別的
不知道版上有沒有前輩能解釋一下所謂150度前脫水期期火控的粗略分析呢?
爬了好多文和自己試了好多次總是還是無法拿捏 .

chuang136 wrote:
小弟也還是新手 . ...(恕刪)


幾點工作感想提供參考:
1.沒有所謂脫水期...烘豆全程都在脫水,生豆擺在溼度正常的環境也會"脫水",加熱會加速蒸發,如同吹風機吹濕襪子。但烘豆會有脫水效率較佳期,轉黃與一爆就是。
2.重點還是RoR,不須控火亦可,一火一風到底也可,主要是全程提供的熱能與脫水率是適當的。RoR的具體建議請參考前回文。
這篇文章可參考看看http://blog.xuite.net/withes1018/twblog/132510052
tea5914 wrote:
這篇文章可參考看看http...(恕刪)


這篇和我常爬過的文差不多,所以才會試著拿去電鍋(約有150度)蒸過後大火烘進一爆。
比較少人會談到180-190度一爆時的具體做法,開始爆後一般都說火力調小風門開大然後30秒-3分鐘後關火下豆,但自己試過一爆後的火力時間是決定草味和焙度關鍵,要找到個無草味卻是淺焙的恰當適合點非常困難。

bradytan wrote:
一爆主要是水份與二...(恕刪)


感謝您分享寶貴的經驗.

在外面買了幾次好喝的豆子,
看外形都是烘的很飽滿,
所以想著豆裡含水量多的話,
一爆才有機會讓體積膨脹的夠大.
但是含水量多又容易使豆子酸澀.

過猶不及,看來還是得拿捏個中庸之道.
weird@ wrote:
之前爬文大部份都是150度前時間拉長,150度後水份差不多没了要盡快烘進1爆(約180度),以150度為時間中點前後各佔一半時間。
不知這說法是否足以參考?



用美工刀切開豆子檢查。火力有沒有透,豆心有沒有熟。

焦糖化反應與美拉反應比例如何

兩個加熱程序是一樣,豆量 160 但含水率不同。

這是印尼 藍湖
中間黑黑就是很明顯的焦糖反應產物。




這是非洲 西達摩.
晚了30-40秒這個酸度就不夠。算是失敗只能來混豆用.




兩種豆款我比較喜歡藍湖。家裡人不喜歡喝酸。

豆子140-170度 是美拉反應
豆子170-185度 是焦糖反應

豆子表皮溫度跟豆心溫度有差,所以在後面階段多數推薦7C/min,讓豆心熟透表皮不要出現焦。


這邊有些說明
http://www.tres.gov.tw/view.php?catid=1492&print=1

我的機器比較難掌握一爆末 比較不明顯加上家裡人有不喜歡喝太酸。
我都是中焙+中深之間



烘培曲線
伯爵紅茶 wrote:
用美工刀切開豆子檢查...(恕刪)


日曬耶加,先電鍋蒸過後烘6分鐘進一爆,爆第一聲後降火力再烘3分鐘,期間未再聽到爆音,手沖有酸香無草味,但沒有外面店家賣的那麼酸香,不知是豆子還是烘焙問題?

左邊是店家很酸的日曬耶加,右邊是自烘豆。

weird@ wrote:
日曬耶加,先電鍋蒸...(恕刪)


有很豐富的草味嗎 ?

看右邊照片有很明顯的內外色差
FZ6盧魚 wrote:
有很豐富的草味嗎 ?...(恕刪)


無草味,只有外表黑(手網直火)焙度應屬淺焙,一直以為焙度夠淺就酸,但酸度卻比不上左邊那店家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