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kafish wrote:
這兩天磨完3.5公斤豆子
只有一開始磨的1公斤放了3年的豆子卡碎豆會卡到塞死
中淺焙的豆子,50g要6分鐘...

我錯了,我不該把放了三年的過期豆寄給您開鋒

bakafish wrote:
出油的豆子磨得最快,50g豆子4分10秒可以磨完
表面有油光的豆子,50g要5分鐘
中淺焙的豆子,50g要6分鐘...

我以為我的SW刀盤已經很離譜了,磨100g中焙豆費時5分鐘我就快抓狂了
沒想到您的鍍鈦186C更誇張,幸好您還有黑刀可以挽救

今天收到Denis寄來的MC4配置確認信
我回信問能否取消刀盤鍍鈦選項,現在就等他回覆了
chuan07
可能省下鍍鈦的US$150,拿去補貼黑刀會是個好選擇[笑]
bktangle
我也收到邮件了,好纠结啊,到底该怎么办
Daniel WYS wrote:
我錯了,我不該把放了三年的過期豆寄給您開鋒

不會啊,也是很好的實驗
可能放了三年,豆子變得特別乾澀吧,連手沖細度都卡死
調到比法壓還要粗的刻度才能磨得動,1分鐘出不到10g,磨出來又沒那麼粗
再次驗證就是卡碎豆的影響
HB上有人說,Denis說不可能卡碎豆,那個只是前次磨剩的
最好是咧,如果是前次磨剩的,沒有上面進豆就推不出來,要怎麼解釋磨那麼慢又出粉變細
我也很不客氣的回覆,I am tired of what Denis said about the MC4
順便舉了之前有人反應異音的問題,Denis也說正常
結果人家自己解決了

粗磨1分鐘出10g有多慢?
後來用出油的深焙豆,鎖死退半圈,磨出來超細,4分多鐘能磨出50g


這是我之前玩繪意71時的186C,就黑斑不好看,沒有紅褐色的鏽斑,眼不見為淨
主要是我對186C沒信心,不想再花錢買來裝



鍍鈦廠商有辦法做洗掉鍍鈦的還原嗎

鍍鈦刀盤的味道其實還不錯,龜速反正也是機器在磨
只是我不喜歡沒有衝擊性,質感輕飄飄的espresso
還有自己個性上的問題
一台機器的味道特性不是來自機器或刀盤本身的設計,而是某種錯誤造成的結果
這點我不太能接受
Daniel WYS
這個月收到的MAX+LM刀盤還真的又變香了,而且是超級香[笑到噴淚]目前手上的二台MAX完全是不同級數的表現,一台被我棄之如敝屣、一台被我點香膜拜,只能說選對刀盤帶你上天堂[偷笑]
bktangle
刀盘是关键这个没错的
ee21 wrote:
我也收到信了. 但還在遲疑要不要取消鍍TiN, 看過刀盤銹後的樣子, 有點不敢沒鍍TiN.

我的MC3刀盤沒鍍TiN,怕生銹所以也從沒有用過RDT
有段時間沒拆開來清潔了,今天拆開來清潔順便檢視刀盤有沒有生銹或黑斑
結果用了三年的狀況還不錯,這才有勇氣跟Denis要求MC4取消鍍TiN



刀刃夾縫是沒清乾淨的殘粉,不是生銹

we543543
有咖啡油保護應該還好,除非磨豆機沒怎麼在用[笑]
bakafish
以前在對岸論壇有人分享一個防止刀盤生鏽的做法,在底部打入鋅粒,用的好像是什麼電位差的理論,鋅會代替刀盤生鏽,如果有用的話,內刀盤還好,Mazzer的本來就有孔,外刀盤要打在哪? 用完就把刀盤轉到鎖死?
ee21 wrote:
那這樣的話, 我也想取消鍍TiN了. 即使魚大的情形是千分之一, 我也不想成為分子..@@ 如果Daniel回你可以, 那再麻煩告知一聲. 我也想取消鍍TiN了

No, sorry, there are no cancellations at this point. We have already ordered and coated the burrs.

很遺憾,來不及取消鍍TiN了

現在到七月還有二個多月,我覺得是Denis太忙了不想增加額外的工作負擔

七月收到MC4後如果鍍鈦186C的研磨狀況不理想的話,就跟我的另一台Robur互換刀盤,利用Robur比較快的500rpm來開鋒。

不然就用#6000或#10000的水砂紙把刀盤磨光滑一點,或者乾脆用羊毛輪+20000番的研磨劑把刀盤拋光

再不行的話就只能買黑刀了
bktangle
pullman的mk3就是TiN镀层,那个非常光亮像镜面
bakafish
最初注意到TiN刀盤表面粗糙是買玲瓏手磨ACE48S,那時還以為是玲瓏的鍍鈦不好,因為當時有些人拿到的玲瓏刀盤鍍鈦確實鍍得很差,不過用起來除了費力以外還挺正常的
今天跟公司A了一些華司回家
規格是內徑12mm,外徑19mm,厚1mm


把粗磨內刀盤拆了,可以看到轉軸有兩段粗細
底下裝186C內刀盤的部分是14mm,上面裝粗磨內刀盤的部分是12mm,高10mm


放上10個墊圈,高度剛好


裝回原廠的墊圈和螺絲,撥豆器已經沒作用就不用裝了


我覺得擋跳豆的安全上蓋很礙事
機身做斜的,入豆口又縮小,我沒有比較好用的倒豆容器,很難倒
乾脆也拆掉不裝了
很久以前訂做Rosco的鋁製粉杯,但拿到後已很少使用Rosco,這個粉杯就成了我的秤豆杯
秤完豆倒扣上去剛剛好


拿掉安全上蓋後還是可以用puff(前提是粗磨內刀盤和撥豆器已拆掉)
按壓時只要一根手指按著中間的孔壓下去就行了
我比較不愛用手掌拍,帶給機器額外的震動


今晚開封小豆大的義式配方3號
烘得更油,果然磨豆時間就有比較快
有沒有粗磨都是32秒磨完18g,出粉17.5g
(沒粗磨有稍微快一兩秒,應該是一開始入豆沒有阻礙的關係)
Bianca變壓,稍微拉長幾秒低壓預浸的時間,等濾杯底面都出咖啡才加壓到9 bar
0-9 bar用9秒,總時間34秒,萃取36g,萃取率19.3%
有沒有粗磨在萃取率和味道都沒有什麼差別

HB有人說磨完25磅有差,哈哈,那得再過兩年
seanlam1234
我是用出廠報告那刻度去磨的[笑到噴淚]每次一磅/500g, 磨了就冷卻
ee21
看了HB的留言,25磅豆才能開刀完成的話, 那這應該要在廠內就先做完才是.不太覺得需要這麼大量,我在想或許可以用很粗的刻度先磨一次後,再將刻度調細後倒入粉後再磨一次,這樣可能可以省點豆子
根據Denis在Kafatek 的論壇上寫的

It is not unusual that conical burrs need 20-30lbs of coffee through the burrs to season, sometimes in rare cases even more. This has been very well documented on HB with Roburs and Compaks going back for sure 10-15 years. There are reports here of the same and I have posted about it.

簡單的說, 他認為錐刀需要20-30 lbs開刀,
那這是應是沒有鍍TiN的情況下,
現在鍍了TiN, 如果鍍了TiN的硬度能增加5-10倍.
不也代表著需要更大量的咖啡豆開刀???
ee21
以我來說,一天18g,一年就是14.4lbs,那25磅就是要2年.一台機器要2年時間才能開刀完成達到最佳狀態,不覺得這問題很大??如果廠家都這麼說了,那他應該要協助開刀過程才是
chuan07
其實weber賣的鍍鈦187c就說是有預先seasoning,但沒說用什麼方式,買家也是有各種狀況,結果也是說使用後會慢慢更進步[orz]但什麼原因造成鍍鈦robur刀盤不穩定性,真的耐人尋味...
ee21 wrote:
根據Denis在Kafatek...(恕刪)

這段隨便看看就好
我記得Mazzer錐刀早在幾年前出貨的就是pre-seasoned刀盤
就算沒有說磨得很多,也不至於要二三十磅豆子來磨
除非你追求極致,確定刀盤要完全進入狀況,不會再有變化了,才要開始用
而我現在要的只是刀盤正常工作而已,不要磨一份豆子給我拖三四十秒

我今天順便去考古一下
之前MC3在HB上po出來時,這位跟Denis有關係的人是怎麼說的
#29
https://www.home-barista.com/grinders/user-experience-kafatek-mc3-t56385-20.html#p630751

Denis又是怎麼回覆user的
#127
https://www.home-barista.com/grinders/user-experience-kafatek-mc3-t56385-120.html#p632705

上面這兩個在一起的人
一個說鍍鈦後的味道一模一樣
一個說鍍鈦不需要seasoning
綜合起來,就是TiN刀盤不需要seasoning,味道跟沒鍍鈦的一樣

現在又說需要二三十磅來seasoning,這是在我po HB之前還是之後說的?

有user買了鍍鈦的刀盤,他的經驗跟我以前用過沒鍍和鍍DLC的MC1是差不多的
#131
https://www.home-barista.com/grinders/user-experience-kafatek-mc3-t56385-130.html#p632740

以前的經驗是新機磨半磅到一磅,會發現espresso刻度一直在調細,之後就不用常調
通常豆子會常換,一種豆子就只買半磅或一磅
換了豆子要調刻度是正常,所以這時候就不太會發現刻度有變化
直到某一天才想起,以前我常用刻度A,現在常用刻度B,或者箭頭跑到刻度外了才會注意到
這時已經是用了很久,磨過不知道多少豆子了
這次拿到這個鍍鈦的不知道是怎樣,磨了3.5公斤一點變化也沒有
bakafish
Kafatek最初一季好像就只出平刀或錐刀其中一種,後來一起出,再後來又增加了MAX,產量變成3倍,看來很多事就無法細心處理了,就連測試報告都沒有之前用心
bakafish
在打響名聲之前,標榜測試味道和萃取率都達標才出貨,才獲得信賴,現在萃取率18%都能出貨,鍍鈦的磨豆速度和味道都跟沒鍍的很不同,測試標準在哪,磨豆機裡有咖啡粉,所以測試是真的有做,但恐怕已淪為形式了
bakafish wrote:
這段隨便看看就好我記...(恕刪)


看了討論串回去檢查自己兩個鍍鈦的刀盤,雖然一個是83一個是71,但都是Mazzer

下面這張是HG one的83鍍鈦
清乾淨之後磨了兩次18G 中深豆,跟魚大情況一樣,清乾淨以後第一次磨完上機偏粗,調細一大格第二次上機竟然流速接近⋯


下面這張是磨完3磅的MC4


HG one在使用上時間比MC4多個大概1年多快兩年,但HG one沒有特別去seasoning,就是正常一天兩杯到三杯,一次18-20g,不知道這樣跟斷斷續續磨了6-7磅的MC4比,算不算都有seasoning,但感覺真的吃人品⋯⋯
供各位參考
bakafish
這樣看起來大概會卡的就是會卡,跟磨了多少豆子關係不大,也許跟刀盤在製造時或是鍍鈦的厚度有關係吧,前面50樓版友的187C沒鍍也會卡
kaqw0116
應該是這樣
爬到Denis以前對鍍鈦方式做過以下說明.

The PVD process is vapor deposition process. What is vapor? Small droplets. Since deposition cannot be turned off instantly the droplets will be floating in the deposition chamber for quite some time. The base layer that was deposited will be drying and the shell will be faster to dry than inside. The vapor droplets that are floating around will drop onto the surface but will not bond strongly since temperature is dropping and they are solidifying as well. Deposition temperature is 700-800F So I imagine you end up with tiny droplets on top that are not bonded well. They create fines in coffee and add friction but are much easier to detach from base layer since they have very small area which actually attaches them to the surface.

所以說鍍層表面有些不穩定的微粒造成表面較粗糙,所以可以靠磨咖啡豆去除這些不穩定的微粒,讓表面變光滑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鍍鈦完又為何不進行物理拋光去除這些微粒,還要讓用家自己去磨20~30磅豆子開刀
chuan07 wrote:
爬到Denis以前對(恕刪)

以前HG One推出的選購鍍鈦刀盤,原廠網站有說磨豆圈數會增加
當時大家猜是因為鍍鈦後表面摩擦力降低(TiN的特性的確是這麼寫的)
比較難抓住豆子的關係
如今看起來,當初的推測都是錯的

Gorilla Gear刀盤貴不是沒道理
500紐幣,約330美金
表面處理得很光滑
Titus以前還po過拋光成鏡面的各類鍍層刀盤
鍍過的確可以拋光

不過我印象中當初買MC1時選購加買的鍍DLC刀盤表面也不像鍍鈦這麼粗
bakafish
這就不知道了,官方沒說,只有寫2,500 - 3,000 HV,磨擦係數0.1,Gorilla Gear也不是全無缺點,我的外刀盤外側有一小片鍍層剝落,不知道是不是放在背包裡攜帶時被便當盒刮到
bakafish
然後我用指甲去摳,竟然還可以從那個剝落處再摳掉,之前HB上有人說DLC用在磨豆機刀盤上很容易剝落,不過我這個顯然跟磨豆無關,磨豆的部分都好好的,但萬一真的內側剝落了恐怕就會全毀了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