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第一次手沖遇到了一些情況,想請版上前輩指點。
1.使用v60(02) ,磨豆機是楊家小飛馬600n 使用粗細刻度4,中淺豆,
悶蒸後開始加水發現咖啡粉在下面,
水在上面很清澈,看到粉在下面很平整,沒有翻滾狀,這是表示我水加太快?
還是豆子磨太粗?
因為我看網路影片加水時都是豆粉伴隨水跟氣泡融為一體的粥狀物。

2.朋友送的豆子有點奇怪,我以前用摩卡壺喝義式豆,豆子磨出來都是深咖啡色粉,
這次中淺烘的豆子,進磨豆機的時候,粉掉在杯子裡,
但磨豆機沒關時,還是不斷有輕的淺色碎屑飄出來 ,
這是淺烘的豆子都會有的情況嗎?
文章關鍵字
anima158 wrote:
新手第一次手沖遇到了(恕刪)


1. 因為是小飛馬,先試試篩掉些細粉看問題有沒有改善。重點是喝起來如何?我有個沖法會營造類似的情境。要翻滾,咖啡先吸飽水,稍有力道的水下去就翻起來了。

2. 銀皮。不要介意,也很難介意。有比賽選手將它挑出來,日常要這樣搞,我不喝了。
淺焙豆悶蒸不會澎起很正常,要澎試著把水溫提高
但是澎與不澎並不是那麼重要
風味有沖出來才是重點~
anima158 wrote:
新手第一次手沖遇到了一些情況,想請版上前輩指點。
1.使用v60(02) ,磨豆機是楊家小飛馬600n 使用粗細刻度4,中淺豆,
悶蒸後開始加水發現咖啡粉在下面,
水在上面很清澈,看到粉在下面很平整,沒有翻滾狀,這是表示我水加太快?
還是豆子磨太粗?
因為我看網路影片加水時都是豆粉伴隨水跟氣泡融為一體的粥狀物。


先看看小飛馬的粗細刻度有沒有跑掉;沒有附照片很難想像
沖煮正常的確是咖啡粉的各種顆粒會均勻的混合

anima158 wrote:
2.朋友送的豆子有點奇怪,我以前用摩卡壺喝義式豆,豆子磨出來都是深咖啡色粉,
這次中淺烘的豆子,進磨豆機的時候,粉掉在杯子裡,
但磨豆機沒關時,還是不斷有輕的淺色碎屑飄出來 ,
這是淺烘的豆子都會有的情況嗎?


銀皮這種東西在相同的後處理法情況下,淺烘焙的豆子通常銀皮會保留較多在熟豆上;那飛出來的不是細粉就是銀皮,這是大部分小飛馬這種平刀磨豆機的特性
還有小飛馬磨到差不多會吐一口細粉,那個細粉可以考慮捨棄不要(確定要捨棄細粉就比正常要磨得重量多放5~6顆豆子)
有關自行車與重量訓練或慢跑可PM交流互換意見,其他一律忽略之。
we543543 wrote:
1. 因為是小飛馬,...(恕刪)
感謝以上大指點。我第二次把磨豆刻度從4改為3,沖的時候注意水不要太快,就回復正常樣子了,只是用36克粉要沖到600ml,過400以後,豆粉都泡成泥,滴漏變好慢,不知道這樣擷取的咖啡液,會怎樣?因為新手,無法形容咖啡味道。
anima158 wrote:
36克粉要沖到600ml,過400以後,豆粉都泡成泥,滴漏變好慢


600ml算大量的,磨粗一點(比原來)試試。另外,會塞就是試著篩細粉。
anima158 wrote:
感謝以上大指點。我第(恕刪)


36g泡600ml?要不要改成18g 300ml沖兩次再混合呢?失敗率會大幅度下降
有關自行車與重量訓練或慢跑可PM交流互換意見,其他一律忽略之。
Arbicool wrote:
36g泡600ml?(恕刪)


600ml還好啦,不談商用以加侖計的咖啡機,h記自家的咖啡王咖啡機就是用02濾杯,可以泡600ml.

量越大,粉就磨越粗,控制水粉接觸總時間。磨更粗至少有一個好處,細粉相對少。
we543543 wrote:
600ml還好啦,不(恕刪)


畢竟02號的濾杯沖煮狀況跟01號有落差,越小的濾杯搭配15~25g都還可以很容易的控制手沖的狀態

對新手來說拆分成兩次沖煮,品質容易控制不容易翻車
有關自行車與重量訓練或慢跑可PM交流互換意見,其他一律忽略之。
Arbicool wrote:
畢竟02號的濾杯沖煮狀況跟01號有落差,越小的濾杯搭配15~25g都還可以很容易的控制手沖的狀態

對新手來說拆分成兩次沖煮,品質容易控制不容易翻車


樓主用的是02濾杯。

多數人一次沖兩三百是因為需求量就這麼多,習慣之後主觀認定這樣比較簡單。正因為是新手,沒有包袱,如果日常需求是六百,一開始就練六百沒有不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