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光陽鐵克諾150小鐵輪胎更換選購最佳配置組合之疑問

最近曾因騎乘愛妻小鐵急殺而滑倒犁田
雖我磨破傷口經休養已漸痊癒
但同樣受傷的小鐵外觀機殼
卻多了一片無法復原磨損痕跡
每每看到甚為心痛
也因此覺得或許是該換輪胎了吧
之前一直拖沒有助益不知不覺也騎了7-8000公里有
帶去車行檢查
師父也說只能在騎1-2000公里左右(後輪預估還可以騎較久些)
個人現在愛駒小鐵舊鞋配置好像是前輪馬吉斯M6039(110/80-10) 後輪M6029(110/80-10)
因有些愧疚心理
這次給小鐵換新鞋希望能有比舊鞋更好更穩定舒適的組合
雖現在舊輪胎平時使用算是相當穩定
但在雨天操作性就變很差(好在今年雨天日子並不多)
一直是我所稍有不滿地方
這也是這次受傷原因之一
所幸行車速度並不快
人車都只有表皮擦傷並無太重內傷
我個人主要是通勤用
除市區短程外
也常走省道(台3線)中程山路
平均用車速度40(市區)~60(山路)左右
鮮少會飆破100(大都高速只到80上下)
以上期望
不知各位大大有無好的推薦否

這幾天跑附近車行(鄉下地方都沒甚麼車輪可選擇)
車輪型號品牌看得我都眼花撩亂
不知如何下手選購
每間師傅都推薦的不一樣
從7-8百耐磨防爆無名小牌10層胎
到一條兩千多超級名牌米其林S1歐洲進口矽膠胎都有(說矽膠胎會比半熱熔或全熱熔胎還好是真的嗎?)
光我原本用的馬吉斯就有許多不同型號難以區分選擇(說什麼鯊魚王也是跟瑪吉斯同家品牌)
而我預估換胎預算約兩千多
目前所接觸產品較有映像是馬吉斯新出來的鑽石胎(MA-3D)
除了胎紋滿漂亮
滿有特色
推薦商家說其性能抓地力跟小鐵原本就舊鞋相近再好一些(價錢也相近)
但主要對排水性有做提升
雨天騎程穩定性幫助比原本用的型號產品更有優勢
不知這說法正不正確
還有跟另一條MA-PRO又有什麼差別呢
有人說前後輪要裝一樣操作性和穩定性才比較協調(不一樣也建議不要等級抓地力相差太多)
但150小鐵也不算是太輕的車
後輪一般磨損較快
所以也有一種說法後輪要裝胎質較硬或較前輪等級好一些的輪胎(也有前輪要用比後輪好的說法.相是為了提升操作性等理由)
有家店員給一個建議
若前輪用110後輪就用同牌子型號120的輪胎
這樣前後平均使用時間距離就能拉近
不知這方法有人用過嗎
合理好用否
另外還有其他TT92和不知道什麼牌較犀牛皮的新輪胎產品
(TT92聽說是半熱熔.師傅說所謂熱熔材質都較軟.摩擦發熱後會產生黏性.所以抓地力都很強.但相對磨損很快.壽命較短.多主要是高速競賽設計用.其胎紋較少.排水性比我現在用的還差.這條市面上滿多仿冒.或模仿其胎紋很多.選購要小心.且似乎不太符合我設定需求)

內容問題很多
還望諸位不吝指教發言
共同討論分享
渡邊純一 wrote:
最近曾因騎乘愛妻小鐵急殺而滑倒犁田
雖我磨破傷口經休養已漸痊癒
但同樣受傷的小鐵外觀機殼

同是鐵克諾車主,一定要回一下

個人推薦前輪 BT39 或 TT92 ,後輪 B02
其實像39和92這類胎質較軟的胎
只要下雨天速度不要過快,還是有不錯的抓地力的
而且前輪磨損的比較慢,比較不用擔心磨損的問題
至於後輪的選擇可能你要多測試幾種,才可以找到你適合的胎吧
我裝的是
前6012
後6103
都有運動版磨的比較快
你可以不要裝運動版的
不然後輪裝鯊魚王二代
耐磨也還不錯
渡邊純一 wrote:
最近曾因騎乘愛妻小鐵...(恕刪)


如果不嫌棄的話,小弟目前後輪使用中的DM1092A 110/80-10想要換掉(使用1000KM,在中壢巨人換的)

因為小弟的車是新車(目前總里程數近1300KM),所以從未惡操輪胎跟壓車

想換掉是因為總覺得跟之前用慣了的ML50有差,所以還是想用回ML50

1092A的評價在板上不錯,只是小弟不是很喜歡

不介意用落地胎的話就請PM我吧(我在台北,輪胎可檢查,無中釘)
同是小鐵車主+1

個人配置是
前BT39SS + 後ML50
就算是雨天 還是可以安心騎

鯊魚王是正新的
的確跟MAXXIS同一家
在01 就只是個01用戶 所有發言僅代表個人立場
好久沒看到有和小鐵有關的文了

同樣是小鐵150 10"當然回一下囉

我個人除了剛買車的前一萬多KM是用原廠胎外...

一直到現在四萬KM

前輪:BT-39 後輪:ML-50

雖然朋友都說39的排水線有跟沒有一樣

不過基本上下雨我也不會騎很快,也不會刻意去騎水坑

所以都還不錯用啦

50磨耗有點快倒是沒錯,不過真的夠黏阿

樓上小鐵倩影跟我家好像喔
只可惜外表受傷後更羞於拿出來見人比較
沒想到那麼快有人回應
就目前來看
似乎推薦BT-39 和 ML-50組合大大較多

m0663 wrote:
前輪:BT-39 後輪:ML-50

雖然朋友都說39的排水線有跟沒有一樣

不過基本上下雨我也不會騎很快,也不會刻意去騎水坑

(因為有時是走山路.雨天也有4-50車速.排水性不強是否會像M6039有飆浮滑動的感覺.另外輪胎尺寸規格和特性能再說明清楚嗎)
gundamalexfa wrote:
前BT39SS + 後ML50
就算是雨天 還是可以安心騎

(好奇問BT39和BT39SS有所差別嗎)

基本我的機車常識自認有些不足
才會特別來此請教
相對保養和改裝升級也比較保守(多是指定原廠改裝精品和光陽F1頂級機油)
輪胎組合也是之前車行師傅推薦
藉這次機會
還望各位神人大大回應能更詳細
讓小弟有所受教學習之處



補充:聽說光陽新車有置入馬吉斯鑽石新胎.不支評價如何.跟各位大大所推薦輪胎組合特性又有何差別呢?


ML-50算晴雨胎
工作溫度低、熱胎快且胎質軟
排水性強,且乾地抓地力也不錯
不過也因為如此,磨損很快

個人是前3.50 後110/80


MA-3D目前評價還不差

如果是常雨天通勤的話
可以考慮鯊魚王系列
(個人比較喜歡C6016N(一代) 二代感覺太硬)

渡邊純一 wrote:
(好奇問BT39和BT39SS有所差別嗎)...(恕刪)

可以去爬文一下
不難找
在01 就只是個01用戶 所有發言僅代表個人立場
渡邊純一 wrote:
呵樓上小鐵倩影跟我家...(恕刪)


很像嗎?!!

老規矩要有真相阿~~不妨讓他們相認一下嘛~~

其實我對這方面也沒特別研究,我好像也該換輪胎了...

下次去在注意一下是不是SS的

關於大大的問題,我有爬到一篇文,可以參考一下

請問BT39 & BT339ss差別


渡邊純一 wrote:
(因為有時是走山路.雨天也有4-50車速.排水性不強是否會像M6039有飆浮滑動的感覺.另外輪胎尺寸規格和特性能再說明清楚嗎)


這部份,我也蠻常走山路的(台三線 三峽往大溪)

有的彎蠻大的,下雨天60~70 km/h(快樂表...實際請-20)過也還OK,不會很飄

不過通常晚上經過...那太暗了...比較常騎50~60km/h
我這幾天又跑幾家機車行去做功課(多數機車少有輪胎庫存樣品可看.只有一些改裝店和材料店才有較多選擇)
又有滿多家都在推薦瑪吉斯MA-3D(鑽石胎)這產品(平均單價900-1300不等)
我當然也有拿各位所推薦
BT339ss和ML-50詢問(BT39SS一條約1400-2000.ML-50則1200-1800)
老闆比較不建議的理由
是說考慮我行車習慣速度與通勤而非競速的目標
BT339ss ML-50 TT92 這些抓地力都很好
但相較確使用壽命都太短(理論大都能騎3000-6000左右以上)
因此CP值無MA-3D高(理論從7000-10000公里壽命不等)
且MA-3D雨天排水性抓地力也很優(說ML50較偏雨胎.雨天很好.但晴天容易過壽命熱燒得更快.且台灣近年雨天數越來越少)
這些都是商家給我推薦的理由(聽說MA-3D是介於運動胎與通勤胎之間的設計.有兩者優點.光陽最新原廠新車也適用這款的說)
所以我有點心動
但卻因此產生新的問題
若前後輪用同型輪胎
後輪所需磨損必然大過於前輪
所已有一種配置說法
是前輪要用較尖的胎(說是能提升操作靈巧性.如3.50 90 或100)
後輪要用較扁的胎(說是強化行車穩定性.如100或110 120等)
而我之前配置
前輪 M6039 110/80-10
後輪 M6029 110/80-10
有些車行師父看了有些怪
說這樣配置我直現騎乘小鐵會很穩
但過彎效率就會打折
且容易脫重
浪費動力
長途騎乘較可
市區通勤就不夠靈巧
請問店家這樣分析合理正確嗎
如果我選擇同型輪胎配置
那怎樣前後輪尺寸會是更佳更適合的組合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