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MAX155 車主開箱與騎乘一個禮拜心得

jamesbond_z8 wrote:
算錯了吧 只能加400...(恕刪)


好的 是我算錯了

12000 我卻是跑兩年
不過再講也是 辯
承認錯誤 我表達最大的勇氣
錯了就錯了 沒差 反正 也只能吞下去
當作日行一善 被笑笑 反正 誰沒被笑過
下次就再看看阿

看出來這件NMAX事件 堅持做山葉黑
<<那怕像是光陽柯 抱怨 是貨物稅的問題
他才會向政府施壓 減除貨物稅
不讓自己(光陽)背黑鍋>>

有這樣的壓力出來
才是讓台葉更進步的積極方法
當狗肉成為信仰,狗腿子們當然要誓死捍衛,根本講不通道理。
royher wrote:
好的 是我算錯了12000...(恕刪)
沒事沒事 給你加分
royher wrote:
閣下暗諷小學程度不如 那請問 哪些又是你想到了(恕刪)

我有暗諷了嗎? 在下只是好意提供實質性建議而已,
難不成請您老兄多練習微積分或是工數才有幫助?
想說嘴省油無用論,至少也提供正確資料吧,
要說大道理,省油降了多少碳排放量,要怎麼算經濟效益?
怠速熄火算在省油裡? 不用錢? 擺明了睜眼說瞎話,
請您老兄說服所有機車廠,免費升級怠速熄火,證明您的大論。
煞車、加速性比 SMax 差是事實,但是差多少?
不是同時擁有二部車的人拿來嘴?
NMax 煞車在怎麼不濟,也勝過7、8成路上的機車了,
不安全? 這 7、8成機車主的安全不是更令人擔憂了?
之前您也發表碟盤直徑對煞車的物理大論(雖然只對了一小部分),
想必您也知道煞車距離和煞車阻力成反比,
但是煞車距離和速度平方成正比,
煞車系統再怎麼改也追不上速度,
想安全就別挑戰速度極限,命是自己的!

最後給這些對別人買新車,卻只會在旁邊酸言酸語的人建議,
請您分享您的坐騎,也讓大家公評。

錢沒有不見,只是換成你喜歡的東西而已。
在此祝福所有買到自己喜歡機車的車主。
rockwu wrote:
我有暗諷了嗎? 在下(恕刪)


早已承認 我算錯
之前講過了 然後勒 我也把之前的都刪掉了

但是您態度還是 像是在護航某車
我也表明過了 為何台葉拖那麼久才會有動作
就是消費者給的壓力不大

我沒說省油無用論
就真的是算錯 阿摩里斯咩阿諾
當狗肉成為信仰,狗腿子們當然要誓死捍衛,根本講不通道理。
rockwu wrote:
我有暗諷了嗎? 在下只是好意提供實質性建議而已,
難不成請您老兄多練習微積分或是工數才有幫助?
想說嘴省油無用論,至少也提供正確資料吧,
要說大道理,省油降了多少碳排放量,要怎麼算經濟效益?
怠速熄火算在省油裡? 不用錢? 擺明了睜眼說瞎話,
請您老兄說服所有機車廠,免費升級怠速熄火,證明您的大論。
煞車、加速性比 SMax 差是事實,但是差多少?
不是同時擁有二部車的人拿來嘴?
NMax 煞車在怎麼不濟,也勝過7、8成路上的機車了,
不安全? 這 7、8成機車主的安全不是更令人擔憂了?
之前您也發表碟盤直徑對煞車的物理大論(雖然只對了一小部分),
想必您也知道煞車距離和煞車阻力成反比,
但是煞車距離和速度平方成正比,
煞車系統再怎麼改也追不上速度,
想安全就別挑戰速度極限,命是自己的!

最後給這些對別人買新車,卻只會在旁邊酸言酸語的人建議,
請您分享您的坐騎,也讓大家公評。

錢沒有不見,只是換成你喜歡的東西而已。
在此祝福所有買到自己喜歡機車的車主。


好吧 要談就來談 之前因為算錯 我刪文了
你要戰 我就戰
我該做的都做了 除了 不想向你這樣趾高氣昂的人道歉而已
而且你這樣趾高氣昂 我也覺得沒必要再說甚麼

我就說出我的想法 不要再那哭邀說我怎樣
首先我的出發點就是之前講過
1.要給壓力 2.凡事無絕對 新科技不一定就是最好
省油部分 35KM/Lvs 45KM/L 聽過吧
車價差距 10000 左右 比較好算
既然要講 我就用我比較有利的方向
現在每公升 22元左右(規定九二,不要偏執)
10000/22=454.5(公升)
換言之 SMAX 要跑 35*454.5=15907 公里以後
才會跟NMAX 的車價差(10000元) 打平
因為兩車同時買 也要經過大約16000公里以後 才會持有成本相等
這個16000公里 快的一年 慢的 三年都有可能
或是說我可以用這一年 或 三年 的時間 或是再等更好的車 或是 推出更好的配備
怠速熄火的目的就是要減少怠速時的油耗 所以是整個已經算在省油裡面了
所以你再跟我 輝甚麼 我搞不懂 請指證
怠速熄火 就是增加省油優勢的
問題也是要付出代價(價格等...)的阿 難道沒怠速 車就不能用了嗎
講到碳排放 就更不要說了 就連專家也會算錯的東西 好像被你拿來當口號了
當然我不是說不重要 但是 還是那句老話
就目前的系統模型來討論 如果刻意要增加變數進來
碳排放 這個變數 目前樣本不夠多 很難掌握
不然你來提出個系統模型架構理論出來 或許 國科會 會發經費給你研究
老衲 是沒辦法了 用碳排放來當殺手鐧 也不錯 但是七傷拳阿
我想你自己也沒練到家(崆峒五老嗎?) 還是你是張無忌

不是同時擁有兩台車的人拿來說嘴
請問 有多少車評 是擁有全部的車的
所以他們不能說嘴
你這樣是 沒事找事做 沒理由再凹理由
而且我覺得你這樣的講法很有情緒 已經不具客觀合理的條件


我也早就講過了 煞車 沒有夠用 只有要求更好 因為事關安全
另外為何拿SMAX 來比 簡單來說 就是 父母 親戚 朋友 都不可避免的
拿你哥跟你比 或是 拿你跟你爸比一樣
一個是算是上代 裝備比起來竟然不是全面優秀 而是有好有壞 然後 價格還更高
(當然他是進口的沒辦法 但是 如果 當地比 他也是只有七萬多(當然又會碰上GDP 跟匯率的問題、離岸價格,又是複雜的問題) 但卻是全配)

這台哩台葉進口的幾乎是算低配車
然後台葉自己的定位哩 看過圖表沒
他定位於SMAX 之上 XMAX 之下 結果配備(部分) 還比不上SMAX
那他要打誰的臉 你的臉 還是台葉的臉

煞車部分>>
對了一小部分歐 我不知道 哪一大部分錯了
我看你是真的有看懂嗎
(碟盤直徑*卡鉗力道*來令片與碟片的磨擦係數)*輪胎與地面的磨擦係數(非定數會有上限之後 會變小變成動摩擦)=摩擦力
然後 摩擦力 要施加反作用力(反向力) 給 動能物體 最後讓他停下
基本上不能稱之 煞車阻力 那叫摩擦力
那不就變成 阻止煞車的力量?
或是 要說是 阻止物體前進的阻力 煞車一詞 就代表了 對物體的反作用力了
你連這邊的定義都講不清
有何資格批評我

你引用的是 E=1/2*M*v*v 動能公式 基本上沒錯 還算有唸過國中物理
別忘了 還有最大靜摩擦力>動摩擦力的
還有 滑動摩擦 跟 滾動摩擦 的問題
平常行駛 用的是輪胎地面的的靜摩擦跟滾動摩擦 在煞車的時候 用的是 動摩擦
動能遠大於煞車的摩擦力是絕對的
但不是 你可以 降低煞車系統效能的藉口
這不是 你可以因為自認為有七八成優了 就放棄更高標準的理由

是不是勝過七八成 哪我也要反問 你統計過了嗎 還是看過別人統計過了
這樣像是在信口開河 為了藉口而捏造事實

以前諾基亞說的好 科技始終來自人性
最近看了影評 極速車王(福特與法拉利的競爭)
如果一昧的求安全 人類如何能進步
不過我想 你的別挑戰速度極限的理由 也只是個為了替煞車效能不足 推諉的藉口

另外 也有人提出了 省油 就是容易吃機油 我也提出過了 後來把它刪掉了
所以 我就把基礎原理再說明一次
車子在高轉的時候 會刻意多噴氣油 為的是 散熱
所以現在油車省油的方向 不外是
1.提高壓縮比
2.改進渦流效果.稀薄燃燒(燃燒更完全,油噴的少)
3.降低引擎內摩擦造成的阻力

這些都做過以後 就是 只能朝可能降低引擎的耐用程度的地方來下手
把高轉的噴油取消 讓引擎更熱 熱效率更好 更省油(省掉了噴油散熱)
但是高熱的副作用就是 周邊容易老化 機油容易碳化 或是 因為更高溫被稍微燃燒掉(吃機油)
引擎汽缸可以硬化處理 變的比較耐磨 但是溫度 就是個竅穴了
剩下的自己想

但是但是 我真的不是要反駁你科技進步節能減碳過程
就只有強調 不要把新科技都看的一定是美好的
凡事無絕對 或許 它是犧牲現在可以被犧牲的某一部分 換來的

煉金術定律 等價交換(開玩笑的!)

分享坐騎歐
好啊 我最喜歡分享坐騎了 重機就算了 以前都是騎沒排的
RZX135>FZ150>NSR150(同學的騎過短暫幾個月)>訊光125>勁戰I>勁戰III>Force 155
車子就不用了吧 車子通常會被叫 坐駕

6/17再桃園的某店,剛好去換機油
也有過試乘過*3(很重要 要講三次)

嫌貨才是買貨人
我只是算錯 被你抓到了一支槍 就以為可以無敵天下?

再野人獻曝一下 算錯了的話 再指證
有人說關稅18% 貨物稅 17% 營業稅5%
整個乘起來 沒錯稅率是用乘法的
1.18*1.17*1.05=1.449(算1.45)
如果印尼當地拿七萬
(業界價 不可能拿零售價來只會更低不到七萬,而且因為不是全配 所以價格一定不會到七萬)
7*1.45=10.15 , 8*1.45=11.6
所以 這樣看來 台葉是用 8萬塊的離岸價格 再算的
你說哩 台葉 賣多少 當然也沒很多啦 就看它跟 印葉的盤價是多少 我想真的只會比七萬更低
各位看機車零件行的材料價格很低就知道了
而且 聽說 台葉 也是進口零件後 自己組裝的 所以哩 那個18%關稅是不是有那麼高 還不清楚

錢當然不會不見 但只是還要多拿錢幫人試水溫 然後 錢不見得花的有價值而已
當然 我也說過 如果像是版主那樣身材的朋友買下去 當然是對的
因為 需求的條件上 真的沒有其他甚麼好車可以買了

它不是不好
就只是要給壓力
不要老是幫他找藉口
而後就原諒他 那它永遠不會進步 最後最輸的永遠是消費者
當狗肉成為信仰,狗腿子們當然要誓死捍衛,根本講不通道理。
welsonchen4530 wrote:
你可以當水貨商進口機(恕刪)


西方俗諺
我不認同你 但是我堅決擁護你有講話的權利

討論事情 你不接受 就講出理由
不需要講這樣很幼稚的話
當狗肉成為信仰,狗腿子們當然要誓死捍衛,根本講不通道理。
royher wrote:
好吧 要談就來談 ...(恕刪)

對不起,我不是要戰哦!
怠速熄火的目的就是要減少怠速時的油耗

怠速熄火的目的就是要減少廢氣排放,降低空污才是最主要的目的吧!
royher wrote:
引用的是 E=1/2*M*v*v 動能公式 基本上沒錯 還算有唸過國中物理


漂亮,
言之有物,
回的很用心,

的確嫌貨才是買貨人,
不買誰鳥它是方是圓,
要的就是希望合理的價格得到相當的品質.....
顆顆~有些人真是
算拉反正只要有愛就沒問題了
tonnychen wrote:
對不起,我不是要戰哦(恕刪)

謝謝 我也認可這樣的說法
當狗肉成為信仰,狗腿子們當然要誓死捍衛,根本講不通道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