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W Motorrad 在 2017 年發表了電動概念車款 Concept Link ,在當時融入了源自於自家的 iX 電動車技術、大尺吋 TFT 液晶儀錶、前衛的外型為主打,讓人不禁期待後續定案上市
的車款會是怎樣的型態。正當電動汽機車如火如荼的發展時,在 2021 年 BMW Motorrad 正式將這台車命名為 CE 04 ,並宣佈在 2022 年第二季於歐洲開始販售。
2022 BMW Motorrad CE 04 規格表
電機:EMP 156 水冷永磁式同步馬達
最大功率:30.7 kw @ 4900 rpm
最大馬力:42 hp @ 4900 rpm
最大扭力:61 Nm @ 4900 rpm
電門控制:電子油門
變速箱:固定齒比變速箱
傳動方式:皮帶傳動
車台:雙搖籃鋼管車架
前避震:正立潛望式前叉
後避震:中置單槍避震
前輪煞車:雙固定式對向雙活塞卡鉗,浮動式碟盤直徑 265mm
後輪煞車:浮動式單向單活塞卡鉗,碟盤直徑 265mm
前輪尺寸:MAXXIS MA-SC,120/70-R15
後輪尺寸:MAXXIS MA-SC,160/60-R15
長度x寬度x高度:2,285mm x 1,150mm x 855 mm
軸距:1,675mm
座高:780mm
裝備重量:231kg
最大乘重量:179kg
輔助配備:BMW Motorrad ABS 防鎖死煞車系統 (可選配升級 ABS Pro 彎道 ABS 功能)
、ASC 自動穩定控制系統、DTC 動態循跡防滑系統 (選配)

本次受到 BMW Motorrad 邀請在二輪總經銷台北意德來做開箱拍攝,後續 CE 04 便會在 9/1~9/4 為期四天的 2022 國際重型機車展來跟大家見面,若有來不及北上近距離賞車的朋友也可以透過文章先睹為快,而台灣 BMW Motorrad 也在評估是否要引進該車款販售,若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在這一篇回文許願喔~~
- 外箱識別字樣

- 逐步開箱

- CE 04 俯瞰

- 正面開箱

- 車頭樣式

- 側面線條

正當我剛收到新車開箱邀請時,心裡就想著最近 BMW Motorrad 還有哪些車款還未引進台灣販售,直到當天在現場看到箱子上的車款型號後,哇噻~~居然是電動車款 CE 04 來到了台灣,在意德技師的協助下一邊開箱也透過幾個角度讓車友先睹為快,正當我第一眼看到前輪設計時,讓我回想到這不就神似 1988 年大友克洋推出的科幻電影 Akira 中的車款前輪外型嗎?在電影中的年份設定是 2019 年不由得說當時的電影根本就是超前部署。
- 固定帶鬆開

- 車輛落地

- 清潔整理

說實在的還好 CE 04 是以固定帶的方式搭配木箱來做運送,在技師的協助下幾片木板輕輕鬆鬆的就被拆解完畢,但要將車輛推落地時除了發現整台車有一定的重量外,發現這台車的軸距真的有夠長,因此要多人協助才能順利的將此車從棧板上移動至地面。從德國遠渡重洋而來的 CE 04 在拍攝前當然要好好的幫它接風洗塵一下,接著就讓我們快速的來看一下這台車的實際樣貌。

CE 04 的車頭以子彈頭樣式加上運動化的空氣力學設計,在車身後半段則是近似圓筒狀的拉長車身,這讓我想到在美國猶他州鹽灘上不斷追求車輛極速子彈賽車。BMW Motorrad 此車命名為 CE 04 代表該車款,意味著馬達最大功率輸出可媲美 400c.c. 級距車款,在該車廠發表過的速可達車型來說動力卻剛好介於 C600 與 C400 車系之間,而根據外媒資料後續也可能推出 CE 02 與 CE 06 來做對應,這就要看 BMW 後續的評估計畫了。
- CE 04 車標

- 造型風鏡

- LED 方向燈

- 擾流設計

- BMW 廠徽

從金屬灰車色上看到使用了亮眼的風鏡點綴車頭,除了以跳色方式來凸顯外更增添了時尚氣息。方向燈使用 LED 燈條來做顯示,畢竟電動車還是要選擇功耗低且高亮度的產品。車頭兩側採用大面積的立體切割,將上下兩處的線條區隔開以表現立體感。兩側接近船底的外殼與 BMW 標誌處皆融入空氣力學設計,將 WSBK 上所得到的經驗下放到 CE 04 的外型中。
- 模組化大燈組

- 點亮狀態

- 晝行燈

大燈的部分使用模組化的投射式 LED 大燈,投射式燈具將發光源、反射面、透鏡結合在一起可以有效的縮小大燈體積,而大燈中的底部配色與晝行燈樣式則可以任意發會不會受到干擾。大燈中靠近中央的燈組為近燈 ; 遠燈則是採用近燈亮度減弱並搭配兩側遠燈同步照明,更提供 Adaptive Headlight (適路性照明系統) 可作選配,針對過彎時的照明不足來做輔助。由於 CE 04 的晝行燈亮度達到歐洲安規標準,晝行燈亮度在白天可以清楚的讓其他用路人辨識車輛,所以設有大燈開關不採用全時點燈設計。
- 騎士視角

- 左邊把手

- TFT 數位儀錶

- 右邊把手

- BMW Motorrad 字樣

在原先的概念車款是將儀表配置在內裝上方使用大面積的液晶螢幕顯示,龍頭把手則是在上方做懸浮意象設計,但這變成要低頭才能看清儀表資訊,對於騎乘中的實用性與直覺觀看就並非那樣便利。從騎士視角看過去最終量產化的 CE 04 還是回歸到較為習慣的主流配置,儀錶板使用 10.25 英吋 TFT 多媒體全彩樣式並帶有與手機 APP 連線功能。左邊把手配置:遠近燈切換、超車燈、駐車燈、大燈開關、選單切換按鍵、常用功能記憶、倒車鍵、方向燈、喇叭、多功能選單控制輪 ; 右邊把手配置:加熱握把鈕、動力模式選擇、馬達斷電開關、啟動鍵。右把手上則是多出歐洲標配的一鍵求救鈕,遇到緊急狀況時可以連線到求救中心尋求支援,不過目前這項功能還尚未在台灣啟用。
- 內裝部分

- 啟動開關

- Keyless 設計

- 充電孔

- 家用充電線

- 歐規 12V 充電座

- 手機置物箱

從內裝處可以看到 CE 04 採用 Keyless 感應鑰匙,鎖頭上按一下就可以啟動車輛,若是在斷電情況下長按則是鎖定龍頭,這點在部分 BMW Motorrad 車款上都有採用此套系統。內裝上的配置主要分成三個區塊, 右邊是車輛充電接口為歐洲的 Type 2 規格,在充電時對應 2.3kw 標準充電需耗時 4 小時 20 分,快充 6.9 kw 的充電規格,僅需 1 小時 40 分即可完成充電,若有選配原廠快充配件原廠宣稱從 20% 充到 80% 僅需 45 分鐘就可迅速達成。中間配置歐規 12V 車充接孔讓車主使用,為了提供穩定的車聯網功能左邊設置的製物箱是用來擺放手機,手機坐上使用彈簧夾具固定並在旁邊提供 USB-C 接孔,而手機長時間邊充邊使用下會讓溫度升高,別擔心在置物箱內提供風扇可以讓手機降溫。
- 腳踏空間

- 置腳空間

- 後座踏板

看到腳踏處由於車身中央規劃成車箱空間,在腳踏方面變成是有龍骨的設計,前置腳空間有平踩與斜踩兩處方便騎士在長途騎乘下舒緩腿部不適,後方乘客的腳踏外型則是略為平庸,但在表面上使用橡膠材質不僅吸震更有止滑效果。
- 標準座墊

- 熱壓 CE 04 標誌

- 雙色配置

標配的座墊採用雙色全平面式設計,在前端有熱壓的 CE 04 字樣,後方則是有帶點小翹尾並貼上 BMW Motorrad 標誌。
- 車箱位置

- 開啟按鈕

- 車箱空間

- 安全帽擺放

- 車箱燈

特別拉長的車身設計不是為了容納更多電池或是更強勁的馬達組,BMW Motorrad 在車身中樣區塊做出了可以容納 3/4 帽款的車箱空間,車箱開關在座墊前側處按下後,右邊外殼會開啟並帶有油壓桿配置,在實際放置下只要是不要帶有大鴨尾的 3/4 帽款基本上都是可以放入並蓋上,同時在車箱前方配有車箱燈提供照明使用。
- 車尾線條

- 後擋泥板

- 後土除

- 尾燈組

而在車尾線條的部分採用飽滿充實的設計將馬達與傳動組包覆在其中,馬達組後方則是後輪並使用後擋泥板遮蓋,這要是不遮下雨天不管是單人騎乘或是雙載背後都會很精彩

,尾燈組與方向燈整合車輛通電後中央的紅色 LED 會亮起,方向燈則是與前方相同使用外緣 LED 燈條顯示。
- 馬達組

- 高壓線材包覆

- 車身動態偵測感應器

動力來源使用 EMP 156 水冷永磁式同步馬達組馬力最大輸出可達 42 hp,CE 04 的最高速度設定在 120km/h ; 官方給出的單次電量可行駛里程為 130km ,車輛上的最大電壓接近 149 伏特因此高壓線路識別上採用國際上常見的橘色來做表示,高壓線路要具備良好的傳導性、防水、抗拉扯、抗干擾、抗突波等特性。另外為了提供車輛動態資訊給 ASC 自動穩定控制系統或 Adaptive Headlight (適路性照明系統) 使用,在座墊下方配有一顆 IMU 慣性測量單元,即時監控車輛的加速、減速、傾角、上下坡狀態來調整煞車比例,以維持車身最佳動態。
- 前輪組

- 前輪框

- 前煞車卡鉗

- 土除裝飾蓋

- 水冷散熱排

看到前輪的配置使用重力鑄造製成的 15 吋鋁合金輪框,並在碟盤與前土除裝飾蓋的點綴下營造成包覆式的輪框造型,但往中間看到有著五爪造型減輕重量用以提升前輪的轉向靈活度,在輪胎的配置使用台灣製造的 MAXXIS MA-SC 為標配輪胎大小為 120/70-R15,在煞車的部分使用雙 J.Juan 固定式輻射對象四活塞卡鉗搭配 265mm 浮動式碟盤, 其中 J.Juan 為西班牙老字號品牌並在 WSBK 賽事中也有不少廠車選用,而該品牌也被耳熟能詳的大廠 Brembo 併購,其信賴度是不用太過於擔心的。
- 後輪組

- 中置避震

- 後輪框

- 後煞車配置

在後輪組的部分看到 CE 04 在動力傳遞上採用皮帶輪組,但目前尚未有近一步的皮帶材質規格可提供,皮帶輪上方有防捲入支架但後座乘客或是有馬鞍包裝載的情況下還需多加留意,後輪框同樣使用重力鑄造的鋁圈但為一體造型無開孔樣式,這我都俗稱為鍋蓋樣式居多。在輪框尚未確認是否能做改裝的情況下,我會拿去做碳纖維花紋水轉印讓整體質感更加虛華

,後輪框尺寸同樣配置 15 吋大小並使用 MAXXIS MA-SC 輪胎尺寸為 160/60-R15。後煞車的部分使用浮動式單向單活塞卡鉗搭配 265mm 固定式碟盤,卡鉗由 Brembo 印度子公司 Bybre 製造,前後輪速訊號由碟盤中央的霍爾效應傳感器來偵測,並轉換給儀錶板提供時速與車輛上的電控輔助配備使用。

為了讓大家近距離欣賞 CE 04 的車輛線條與設計感,BMW Motorrad 總代理汎德將在本次國際重型機車展會期間現場展出,對電動車款有興趣的朋友們千萬不能錯過喔!!
BMW Motorroad 展位:F01
展會日期:9/1~9/4
展會地點:新北五股工商展覽館
展會進場時間:
09月1日星期四 11:00-18:00
09月2日星期五 10:00-18:00
09月3日星期六 10:00-18:00
09月4日星期日 10:0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