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Honda CBR1000RR HRC 20 週年紀念版閃亮開箱


生為台灣人 死為台灣鬼 wrote:
這排氣管好特別......(恕刪)


我討厭吵的排氣管

所以改裝的目的是為了俐落

而不是要吵

如果要吵的話

直接燒一隻白鐵直通管就好啦

聲音就會像我把排氣管拔掉的那個影片一樣

那樣騎可能不到十分鐘我就先崩潰了吧
singal303 wrote:
是嗎 我記的去年的新...(恕刪)


V4是原來本田的主力跑車才搭載的引擎
CBR則是同等的直四跑車

不過隨著市場沒有像80.90年代這麼大
本田也玩不起多規格引擎跑車同時在市場
所以後來只剩下日系車為主的直四系列的CBR

而且V型引擎成本太貴了
汽缸、缸頭都需要兩組
而且組裝難度比直列還高
在說近幾年的直四發展
隨材質越來越精進
直四和V型性能差距越來越小
所以現在只保留了直似的CBR
VFR、VTR、NR這種V型汽缸跑車就絕跡了.....

而V4不管是本田還是其他車廠,都搭載在些特殊車種
如:V-MAX、RSV4、VFR1200F、VFR800F、D16RR

不過還是希望本田能推出RVF 1000RR
What we see or seem is but a dream within a dream

Luna Zen wrote:
過了16年,我又回到...(恕刪)


12年的CBR外型我很喜歡
有點回復到舊款銳利的頭燈
而且CBR年年越來越苗條,越來越有DUCATI苗條美人的感覺
實在很棒~~

希望R1也能越來越瘦
R1現在正面看起來還是好大一隻........
What we see or seem is but a dream within a dream
Luna Zen wrote:
如果HONDA肯推出...(恕刪)


這我知道

當年那一戰 我有看過

真的是經典

不過現況是本田該出一台V4

在SBK挫一挫豬腳蹄了

不然只在motoGP電豬腳蹄實在是稀鬆平常的事
夏天的涼風 wrote:
V4是原來本田的主力...(恕刪)


玩不起???

應該是本田不想玩吧

日系對手都用直四

用V4實在太過多餘

也違背本田喜歡以小博大的精神

但可惜為了市場

我在本田市售直4引擎上看不到應有的馬力表現.....


說到材質 這幾年本田轉投資航太後

對材料力學有不少的收穫

看看motoGP

本田引擎耐用程度就可知了....


singal303 wrote:
這我知道

當年那一戰 我有看過

真的是經典

不過現況是本田該出一台V4

在SBK挫一挫豬腳蹄了

不然只在motoGP電豬腳蹄實在是稀鬆平常的事



singal303 wrote:
玩不起???

應該是本田不想玩吧

日系對手都用直四

用V4實在太過多餘

也違背本田喜歡以小博大的精神

但可惜為了市場

我在本田市售直4引擎上看不到應有的馬力表現.....


說到材質 這幾年本田轉投資航太後

對材料力學有不少的收穫

看看motoGP

本田引擎耐用程度就可知了....



是不想玩嘛?是玩不起!沒那資金
摩托車銷售已經沒有80.90年代這麼高了
相較於騎車娛樂
現在人的3C產品、電影、娛樂實在太多
在加上大環境不緊氣(本田前幾年都退F1了)
本田並沒有這麼多資金把同樣市場定位的跑車(VTR、CBR、VFR、NR)
給他這麼多引擎規格
本田也沒有以小博大這種概念,他比賽車能出多少就出多少~~

在加上本田宗一郎去逝,本田並沒有像以前一樣這麼熱情於賽事(本田之前差一點因為資金都投資在比賽上面差點倒掉)

V4一直以來都是很特殊的規格
V4、V6最早期是義大利比賽車上面才有的配備,市售車根本看不到
DUCATI很早期也有一台警用V4機車(雖然胎死腹中...)
本田重新回到GP一開始就是採用四行程V4拼二行程直列(雖然拼輸)
V4引擎重心集中、輸出曲線線性、車身狹小
本田也是率先在市售跑車用V4規格的車廠
可是因應大環境不緊氣
本田也沒那本錢搞成本高的V型多缸車
在加上日本車廠直列四缸一直都為主力
V型配置的市售跑車從此就消失了

本田市售車和比賽車是兩回事
本田比賽車出力強大家都知道
市售車卻又是同級最小,因為他們顧及了市售車的耐用與平順
但是小不代表跑不快(看看日本原廠訪賽跑場地誰最快)

本田引擎耐用度不管市售車、比賽車從以前到現在都是超有名的耐用!!(F1的不算,常看到HONDA的引擎操盜刷缸.......)

相對於航太科技,本田在F1 20年的科技那才是他摩托車強的地方
GP電子系統本田的最強,他們動用到了HRC F1部門
而且對於汽車界本田引擎實力也很強
F1最強輸出的引擎就是本田製作的引擎
------------------------------------------------------------
DUCATI是個很有意思的車廠
03年GP改為4行程,沒幾年07年DUCATI就奪下車手、車廠、車種的世界冠軍
這已經很不容易了(歐洲車廠30多年後拿下的GP世界冠軍)
而且DUCATI是小車廠,這實在很用力打了日本四大廠一個耳光
而且相對於日本車廠耕耘GP三四十年
DUCATI07就拿下世界冠軍其實很厲害了(只是08年後日本車廠都繼續進步,改用F1等級的氣壓氣門來對抗豬腳蹄的機械氣門,而豬腳蹄在07年後就在原地打轉....雖然尾速、馬力還是很強大,可是出力太不線性了)

P.S:有看過2007GP一定知道那年DUCATI多威...在賽季前車子測試訪問場邊人員,他們賭說07年800CC首年DUCATI肯定拿冠軍;07年改成800CC排氣量改小,使用機械氣門的豬腳提高轉變能更發威,那年出彎咬到GP7的尾流也是沒用,出彎直接把你拉掉.....

DUCATI車子最有意思的地方是他們比賽車和市售車規格差距很小(市售比賽車同一批人員)
連GP車和市售車差距都不大(規格用比較緊繃、運作更精密、電子系統更強)
實際上根本就是一樣(所以他敢市售道路版GP賽車,本田、山葉根本不用想)

------------------------------------------------------------
本田也曾經出了台V2去打SBK豬腳蹄
拿下兩年SBK冠軍(好像2000、2001)
不過一時意氣,並不太符合本田市售車原則(VTR根本是為了比賽而製作的市售車)
-------------------------------------------------------------
WSBK與GP也不能混為一談
GP廠車的技術在GP賽事表現,過幾年後會下放到市售車,在用市售車改裝的WSBK來一較高下,這是個循環

大廠有大廠的優勢,小廠有小廠的優勢
大廠相對有大廠的包袱
本田、山葉比賽部門基本上不能和市售車擺在一起討論
是有擺在一起討論的時候,那是在80年代
那是日本車廠真的是請比賽部門來打造市售車(TZR、NSR)

而豬腳蹄小廠也有他們優勢的地方
他們比賽部門和賽車部門是同一個
而且技術下授超級快(2011的GP技術在2012的1199就可以看得到)
而且說實在豬腳蹄GP系列和1199脫下整流罩根本就很像
(也有日本市售車部門主管拆DUCATI的車子後說,市售車根本不需要用到機械氣門、乾式離合器等等比賽車配備,但是DUCATI就是想帶給車主最接近比賽車的感受)
這也是小廠優勢的地方,並沒有這麼多包袱
相對於GP7比賽車道路版
來看看本田技術下移要多久
1970左右的NR500(NEW RACING)的橢圓形汽缸、紅路燈氣門系統
在1993年才有市售化的NR750
本田1993-1970=?
豬腳蹄的2012-2011=?
(來看看山葉的十字型點火技術也是在08年才出來,2008-1993=?)
這也是豬腳蹄為什麼會有這麼多死宗的粉絲
就是因為其他們市售車就和騎比賽車一樣
What we see or seem is but a dream within a dream

singal303 wrote:
這我知道當年那一戰 ...(恕刪)

影片這台是sp2
是V2並不是V4喔
當年的夢幻車種A死批兔
What we see or seem is but a dream within a dream

夏天的涼風 wrote:
本田也玩不起多規格引擎跑車同時在市場


相信我 原因絕對不是本田玩不起
CBR1000RR SP 炎の刃

soryu1215 wrote:
相信我 原因絕對不...(恕刪)


並沒有那市場~
V4跑車和自家直四跑車市場根本重疊到(日本四廠市售車也都是玩直四)
相對於70.80.90年代本田對比賽的熱情,本田宗一郎入土後本田主力比較在賣車
大環境也不允許本田這樣玩重複市場的多種規格跑車
買機車娛樂的人已經沒有以前這麼多,日本幣值又一直往上漲

V4車本田還是有
在旗艦的旅跑VFR800F與其後續車種VFR1200F

思考整個因果,如果本田再度喚起對賽事熱情
可能會向當年旗艦NR750做出限量製作的V4戰車
RC60(RVF1000R)也可能等得到
What we see or seem is but a dream within a dream

夏天的涼風 wrote:
影片這台是sp2是V...(恕刪)


呵呵

我知道阿

朋友 當初還是我跟你請教本田兩輪歷史

不過我想要的是V4引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