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7888 wrote:
抱歉,你的肌肉重量...(恕刪)


inbody 測出來分兩種
一種是標示肌肉重
另一種是骨骼肌重
正常大家會比較常拿骨骼肌出來說
因為肌肉重有包含.......
我也忘記多包含什麼了

eason0628 wrote:
inbody上是這...(恕刪)


那個叫做骨骼肌 也就是連骨頭的重量都算進去了

體重78KG 體脂肪18KG 肌肉55KG 這樣就73了

你身體所有的水分+內臟器官 是不會只有5KG的

不過我們不用去管到底有多少肌肉的問題 因為肌肉量是用看的

用儀器測不出來的 應該在意的是體脂肪問題

燃脂最有效的方法從來就不是有氧運動

有氧 重訓 誰的燃脂效果好 這各有說法 但是這兩種運動的效果都比不上

1.飲食的控制

2.基礎代謝率的提升

飲食的控制 不是過度節食 而是吃得更乾淨 更正確 更穩定

基礎代謝率的提昇 重訓有氧都能夠達到效果 但是越高的肌肉量 越能夠提高基礎代謝率!!

相較於有氧 間歇性有氧的提升代謝率效果更好一點
針對減脂的話,看到很多人建議這兩個都練,既然教練都提供意見了,就先照著做
如果沒進展在調整這兩種訓練方式的比例

coffee681084 wrote:
那個叫做骨骼肌 也就是連骨頭的重量都算進去了...(恕刪)


不是喔
骨骼肌就一般肌肉的學名
人體肌肉分三種
骨骼肌/平滑肌/心臟肌
因為連接導骨頭上所以稱之為骨骼肌

話說以樓主的身體素質
骨骼肌55公斤不大可能
但是一般in body講的就是骨骼肌
矛盾啊
我沒記錯的話,你這個肌肉數據比輔大金剛狼還要高...

不過不管事實真相是什麼,聽你的教練就對了!
eason0628 wrote:
手機排版盡請見諒小...(恕刪)


其實你是想成有氧=燃脂吧

身體有一套複雜的消耗模式

不是有氧動一動脂肪就燒掉了

頂多你只能想成, 有氧=消耗熱量

至於消耗的熱量,除了從身體原本就有的基本存量,還有脂肪,肌肉

而你並不能靠意志力去決定是要消耗哪一部份或者哪個地方,所以才會有有氧過度,消耗脂肪又掉肌肉

有的燒總比沒得燒好,你掉肌肉,可是肌肉很多,現在體脂比較高,所以掉一點還好

你肌肉量不夠,你就只能越練越三逼巴,像難民一樣

再來就是體力會恢復,但是每日都有一個上限在,你有氧做多了,重訓表現就不好,表現不好,哪你也只是拿啞鈴晃來晃去而已

自己摸索就要有長時間調整的準備,每個人都有個體性差異在


既然有教練,那你就把你的需求告訴他,你想要怎樣

例如有人說,大肌肌好噁心之類的,那你就跟教練說我不想要大肌肌

雖然大肌肌離你想像中滿遙遠的

那他當然會幫你安排不會變成大肌肌的方式,不然你花錢要幹嘛


如果你想要線條,還是要有一定水準的肌肉量,不然你身高180,其實整體看起來不會很有料

同樣肌肉量,不同身高,不同肢體長短,看起來就會不一樣

另外你的肌肉重是不是看成最上面那個,細胞外水,細胞內水,蛋白質了,像我那行是寫72.4KG

底下還有一行是寫肌肉-脂肪分析,骨骼肌OO KG


如果是我,很想要有氧,我會練完以後有體力在去跑




p27888 wrote:
抱歉,你的肌肉重量有...(恕刪)

我體脂率18%
肚子也一團肉

eason0628 wrote:
手機排版盡請見諒小...(恕刪)

吃的部分有控制嗎?


eason0628 wrote:
手機排版盡請見諒小...(恕刪)


說句你不愛聽的話,想要捏不出肥肉,那務必以大肌肌為目標。 他們是最追求捏不出肥肉,並展現線條的人。 練跟吃都必須要很嚴謹。 然後一般人的毅力沒那麼堅定,所以基本上會練成那些他們所謂明星的身材。
Killer Guitars wrote:
吃的部分有控制嗎?...(恕刪)


目前飲料部分只喝水,戒糖

正餐是外食,都盡量多種蔬菜

假日有空偶爾自己煮水煮餐

已維持三四個月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