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5歲 173cm 75kg
平時在家健身 訓練重量只有自體重1.5倍
算是健身2年級生
嘗試TABATA 1組8個動作各20秒中間休息10秒

1、單槓正手寬握12下
休息10秒
2、槓鈴硬舉90kg10下
休息10秒
3、雙手盪壺24kg10下
休息10秒
4、槓鈴滑船45kg13下
休息10秒
5、波比跳10下
休息10秒
6、壺鈴高腳杯深蹲24kg13下
休息10秒
7、登山者30下
休息10秒
8、蜘蛛人伏地挺身12下

1組做完快登天成仙
雖然還沒吐但是喘到不能說話
後續的訓練都只剩低強度可做

看到別人都說TABATA一次可做3組
大家的體能都好好
文章關鍵字
能夠做三組的叫做 banana,
不是 tabata.

taiwan.vinson wrote:
看到別人都說TABATA一次可做3組..(恕刪)


說真的,別人說的,聽聽就好
這類型的高強度間歇一開始是設計給運動員的
我們這些凡夫俗子,還是乖乖的一步一腳印好了
看內容感覺你在炫耀
taiwan.vinson wrote:
今年45歲 173cm...(恕刪)
小弟超弱的哪敢炫耀
只是很好奇大家說的TABATA動作
都是低強度只能算暖身
最大心跳率無法到達80%

看到以下的影片、才只自己有多弱
希望能練成這樣
https://youtu.be/ieQLwxA2qGY
https://youtu.be/LXf3kl31rlE

追求強度沒有意義, 只是讓自己受傷
小傷就可以讓你一個月沒辦法運動
大傷就不用說了..
運動的重點在持續, 要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不是短時間追求效果, 尤其是我們中年人
關節都比年輕時容易受傷的多, 恢復的又比較慢
這是我運動15年來的心得
真正的tabata 是要在數秒內直接將心跳催到80% 以上, 很多專業運動員都做不來, Youtube 上的大多僅能算是HIIT 的暖身初階版,

順帶一提, Izumi Tabata博士在論文中並未提到Tabata 對減脂的作用, 主要著重在肌肉攝氧和厭氧, 提升運動員能力方面.
因為每天可以運動的時間不多
只能利用TABATA訓練法
熱身+訓練+緩和只要30分鐘
1週3次訓練效果還不錯
肌力肌耐力都有明顯提升

中年人受傷的確復原很慢
膝蓋膕窩肌拉傷要2個月才不會痛
有年紀就不想追求大重量怕受傷
多變的健身種類讓運動變得很有樂趣
taiwan.vinson wrote:
小弟超弱的哪敢炫耀只...(恕刪)


樓主是問坊間那種強調一定是做20秒休息10秒為一組,
8組4分鐘結束,但強度明明不強...也沒效果
個人看了一些健身書籍其實都沒看到這方面介紹,最近才找到一些資料,
大致上Hit 和Tabata 一開始都是一次超到爆的概念..都是給專業人士用的..
延伸變化的一般版就變強度降低的間歇版但不知為何一些人還是維持著同樣的時間..
有下載計時器的應該發現運動和休息時間是可調的.
基本上做多長時間至多休息一半時間這樣..
個人是只做開合跳和伏地挺身,10組共15分鐘,至少到一半後就開始
爆汗爆心跳...個人覺得一般版至少要這樣才有效果所在⋯⋯(求健康)
強度輕重要自行調整才是..
現在做完成習慣後回頭做以前騎一小時的健身車及小重量啞鈴根本沒難度了.
(變成假日看youtube時打發時間用)..
話說結果因為肌腱疼痛又學習到了拉筋(原來肌腱也能鍛練)

ujm wrote:
樓主是問坊間那種強...(恕刪)


沒什麼一般版,
其實那叫做有氧舞蹈,
三十年前就很多阿嬤在跳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